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谈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重要关系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施于一个人身上的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教育必须相互配合,协调一致。这是社会主义教育本质的要求。因此,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规模地培养新的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合格人才,是社会主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共同任务。
作者
刘福娟
机构地区
葫芦岛市青少年宫
出处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3年第6期1-1,共1页
关键词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社会教育
关系
分类号
G78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5
1
康喆清.
试论汉代社会教育策略及对当代的启示[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5(1):141-144.
被引量:1
2
侯怀银,张宏波.
“社会教育”解读[J]
.教育学报,2007,3(4):3-8.
被引量:89
3
侯怀银.
中国社会教育研究的若干问题[J]
.教育研究,2008,29(12):39-43.
被引量:36
4
侯怀银,张宏波.
中国社会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3):119-124.
被引量:12
5
王耀平.
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协调一体化[J]
.教育教学论坛,2012(29):83-84.
被引量:7
6
甘少杰,吴洪成.
近代日本社会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借鉴[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4(5):100-103.
被引量:2
7
温轶群.
学习氛围对学习能力培养的作用[J]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2013(7):4-5.
被引量:3
8
卢维良.
论马克思社会教育思想的当代意蕴[J]
.毛泽东思想研究,2013(6):112-116.
被引量:3
9
韩素梅.
利用网络,有效进行家校沟通的途径[J]
.文理导航,2014(5):95-95.
被引量:1
10
李仁卿.
论马克思社会教育思想的人学基础[J]
.黑河学刊,2014(1):14-15.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陈虹,罗宇.
巧用互联网平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J]
.广西教育,2021(2):87-88.
2
郭建斌,侯怀银.
近十年我国社会教育研究的进展、问题和趋势[J]
.终身教育研究,2022,33(5):13-19.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王晓璇.
社会教育理论流派及其教育学价值[J]
.终身教育研究,2023,34(4):59-65.
2
钱怀宁.
教育合作中“社委会”的缺位及弥补对策[J]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23(7):10-12.
3
郑滢.
21世纪以来我国终身教育视角下社会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展望——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J]
.运筹与模糊学,2023,13(4):3687-3698.
1
褚彧.
浅谈如何做好高职学校班主任工作[J]
.中国科技信息,2005(21B):221-221.
被引量:2
2
郑启慧.
高职院校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J]
.北极光,2015,0(11):88-88.
被引量:1
3
庞广.
重视学校管理创新工作,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J]
.科技资讯,2008,6(27).
4
李宗国.
从高职院校的特点探索如何构建和谐校园[J]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7,16(3):66-68.
被引量:7
5
冯宝泉.
谈中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
.职业教育研究,2011(S1):41-42.
被引量:3
6
刘琴.
浅谈职业院校学生能力的培养[J]
.中国校外教育,2009(2):120-120.
7
张薇之.
谈职业技术学校的专业设置[J]
.教育与职业,1986(4):24-26.
被引量:1
8
李谊.
老公绐你最大的帮助[J]
.父母世界,2013(4):40-40.
9
鲜词大扫盲[J]
.天天爱学习(五年级),2012(1):31-31.
10
陈思,马建华.
浅议诚信教育在就业推荐中对高职毕业生的影响[J]
.中外企业家,2016(5Z).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3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