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创伤记忆的历史复活与公共建构——论电影《一九四二》的见证叙事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纵观影史,尽管不少艺术家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艺术探索精神,用影像见证历史灾难,并奉献出一些堪称经典的作品(比如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的名与勘),然而,不论是从数量上看,从涉及题材的广度和深度上看,还是从影片在唤醒人类良知,重建公共心灵秩序的作用上看,都是远远不够的。
作者 王岩
出处 《创作与评论》 CSSCI 2013年第6期80-83,共4页 Criticism and Crea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 1张一兵.阿多诺:奥斯维辛之后不再写诗[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01) 被引量:1
  • 2余虹.奥斯维辛之后:审美与入诗──中西审美诗学批判[J].外国文学评论,1995(4):108-115. 被引量:6
  • 3宋致新编著..1942:河南大饥荒[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218.
  • 4南帆..文本生产与意识形态[M],2002.
  • 5乐黛云,张辉主编..文化传递与文学形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377.
  • 6(德)阿多尔诺(Adorno,Theodor,W.)著,张,峰译..否定的辩证法[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412.

共引文献5

同被引文献35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1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