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黑木耳茶菌保健饮料的研制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以黑木耳菌液、红茶菌液为主要原料,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对黑木耳茶菌保健饮料进行了研究,优选出风味独特、酸甜可口的保健饮料。试验结果表明,黑木耳茶菌保健饮料的最佳配方为黑木耳发酵液30%,红茶菌液25%,白砂糖8%,稳定剂(CMC)0.1%。
作者
李颖跃
王永宏
机构地区
吉林省吉林市船营区农业水利局
吉林省长白县人参产业发展研究中心
出处
《食用菌》
2013年第1期57-58,共2页
Edible Fungi
关键词
黑木耳
红茶菌
保健饮料
分类号
TS275.4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9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74
同被引文献
157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30
参考文献
4
1
刘雅静,袁延强,刘秀河,刘可春.
黑木耳营养保健研究进展[J]
.中国食物与营养,2010,16(10):66-69.
被引量:67
2
桂向东.
黑木耳饮料的研制[J]
.农产品加工,2010(5):76-78.
被引量:10
3
洪镭.
红茶菌的开发与应用[J]
.吉林农业(学术版),2010(5):70-70.
被引量:3
4
陈秀清,杨润贤.功能性饮料红茶菌研究进展[J].福建茶业,2009(2):12-13.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29
1
黄国清,曾三宝.
红茶菌饮料及其抑菌作用研究[J]
.韶关学院学报,2002,23(12):152-155.
被引量:2
2
林敏,吴冬青.
天然黑木耳与栽培黑木耳的营养成分比较[J]
.食用菌,2003,25(S1):6-7.
被引量:16
3
黄滨南,张秀娟,邹翔,汲晨锋.
黑木耳多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0(6):648-651.
被引量:43
4
周国华,于国萍.
黑木耳多糖降血脂作用的研究[J]
.现代食品科技,2005,21(1):46-48.
被引量:96
5
谢意珍,周静文.
木耳降血脂作用的研究[J]
.吉林中医药,2006,26(10):59-60.
被引量:23
6
韩春然,徐丽萍.
黑木耳多糖的提取、纯化及降血脂作用的研究[J]
.中国食品学报,2007,7(1):54-58.
被引量:58
7
张莲姬,张敬爱.
盐酸浸提木耳黑色素最佳工艺参数筛选研究[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7,38(3):434-436.
被引量:11
8
宗灿华,于国萍.
黑木耳多糖对糖尿病小鼠降血糖作用[J]
.食用菌,2007,29(4):60-61.
被引量:42
9
胡小松,莆彪.软饮料工艺学[M].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86.
被引量:1
10
Seon-Joo Yoon, Myeong-Ae Yu, Yu-Ryang Pyun, et al. The nontoxic mushroom Auricularia auricula contains a polysaccharide with anticoagulant activity mediated by antithrombin. Thrombosis Research, 2003, 112: 151-158.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74
1
董越,武爽.
长春市退休干部血脂异常患者膳食干预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医药,2012,7(1):253-255.
2
范春梅,刘学文.
黑木耳核桃复合乳饮料的研制[J]
.食品工业,2012,33(3):7-9.
被引量:12
3
韦汉昌,黎海澜,韦善清.
即食黑木耳食品加工工艺条件的研究[J]
.农业机械,2012(8):144-146.
被引量:2
4
倪兆林,申元英,白丽,陈红云,李润兵.
云龙黑木耳中多糖的提取与测定[J]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12,11(3):31-34.
被引量:6
5
苏丽娟,周谢,杨忻怡,赵立艳.
黑木耳脆片微波真空干燥工艺的研究[J]
.农产品加工(创新版)(中),2012(9):59-62.
被引量:8
6
邱静,赵芸,邹礼根,姜慧燕,刘军波.
黑木耳营养粉加工研究进展[J]
.农产品加工(创新版)(中),2013(4):49-51.
被引量:3
7
何彩梅,唐政.
黑木耳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J]
.北方园艺,2013(7):156-158.
被引量:3
8
吴琼,陈丽娜,邹险峰,张莉弘.
黑木耳复合饮料的研制及物性分析[J]
.食品科技,2013,38(9):79-82.
被引量:4
9
徐春放.
浊点萃取分光光度法测黑木耳中锌的含量[J]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3,33(6):72-74.
被引量:2
10
付娆,徐曼旭,孙安敏,卞辑,曲菲,于国萍.
纤维素酶提取黑木耳残渣中膳食纤维的条件优化[J]
.食品工业,2014,35(1):41-44.
被引量:13
同被引文献
157
1
黄维安,蒙毅,魏小明,陈磊,滕广,谢晓萍.
黑木耳葛根饮料的提取工艺研究[J]
.轻工科技,2020,36(5):1-3.
被引量:5
2
杨春瑜,方迪,王萍,马岩.
Preparation technology of ultra-fine powders of Auricularia auricular[J]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2004,15(2):150-152.
被引量:12
3
赵厚坤,刘学爽.
黑木耳固体和液体接种栽培的成效比较[J]
.食药用菌,2008,17(6):37-38.
被引量:1
4
莫艳琴,陈孟林,黄智.
IC反应器处理罗汉果加工废液的启动研究[J]
.环境工程,2012,30(S2):88-90.
被引量:3
5
张介驰,王玉江,马庆芳,孔祥辉,李景鹏.
黑木耳液体种发酵培养试验[J]
.食用菌,2004,26(4):15-15.
被引量:7
6
肖彩霞,王玉红,章克昌.
黑木耳深层发酵工艺条件的研究[J]
.生物技术,2004,14(5):70-72.
被引量:12
7
斯建勇,陈迪华,常琪,沈连钢.
鲜罗汉果中黄酮甙的分离及结构测定[J]
.药学学报,1994,29(2):158-160.
被引量:61
8
潘旭琳,张东杰,姚鹏伟.
黑木耳饮料的研制[J]
.饮料工业,2005,8(2):22-25.
被引量:11
9
翟东升.
食用菌在调味生产中的开发与应用[J]
.中国调味品,1989(10):8-10.
被引量:9
10
吴宪瑞.
黑木耳的质量标准及营养成份[J]
.中国林副特产,1996(1):21-22.
被引量:46
引证文献
6
1
李家磊,洪滨,卢淑雯,姚鑫淼,吕世祥,高扬,谢学军,周野,任传英,赵蕊,张英蕾.
黑龙江省黑木耳加工进展与开发前景[J]
.中国食物与营养,2014,20(8):33-37.
被引量:7
2
钱雪婷,陈文强,邓百万,彭浩,解修超,陈琰.
秦巴山区黑木耳液体种培养基的响应面优化[J]
.北方园艺,2015(18):157-162.
被引量:7
3
孔祥辉,韩冰,张琪,张介驰.
调味黑木耳饮品生产工艺研究[J]
.中国调味品,2015,40(11):84-88.
被引量:10
4
温秀荣,顾雅君,刘建荣,王世英.
富硒黑木耳浆液的配制[J]
.南方农业学报,2017,48(1):114-118.
被引量:3
5
陈鑫,谢微,苏小建,何星存,蓝福生.
无甜苷罗汉果汁发酵制备果醋的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7,38(18):72-76.
被引量:1
6
周超,马银鹏,包旭翔,李春君,张介驰.
黑木耳液体发酵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综述[J]
.食药用菌,2022,30(6):399-404.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0
1
赵永恒,王佰灵,邱婧然,戈振凯,金尧,谢勇,潘宗红,杨光义.
黑木耳产品开发研究进展[J]
.亚太传统医药,2016,12(17):39-42.
被引量:11
2
刘雅芳,胡妮娜.
黑龙江省黑木耳产品研发策略探讨[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18,25(1):1-3.
被引量:3
3
孔祥辉,张宇,杨国力,韩冰,马银鹏,刘佳宁,陈鹤,张介驰.
木耳酥性饼干配方、质构和保质期[J]
.食品工业科技,2018,39(12):164-170.
被引量:16
4
林花,车成来,王霞,王欣宇,王宇辉,玄东哲,金龙哲,宋洪花.
长白山有机黑木耳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7(10):95-98.
被引量:2
5
孔祥辉,于德水,陈鹤,张介驰.
黑木耳多糖提取、功能及应用研究进展[J]
.黑龙江科学,2018,9(22):12-13.
被引量:15
6
王文亮,王月明,弓志青,崔文甲,王延圣,贾凤娟.
毛木耳红油风味休闲即食食品加工工艺优化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2019,51(8):123-126.
被引量:4
7
刘鼎,丁成泉.
富硒食用菌的研究进展[J]
.农村科学实验,2019,0(24):11-12.
8
张介驰,戴肖东,刘佳宁,马银鹏,张丕奇,韩增华,孔祥辉,马庆芳.
关于发展黑木耳工厂化栽培的思考[J]
.食药用菌,2019,27(5):307-311.
被引量:14
9
孔祥辉,李定金,罗舒函,段振华,韩冰,杨国力,陈喜君.
猴头菇山楂饮料制备工艺及稳定性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2020,41(7):154-160.
被引量:18
10
冯彩月,王正金,王力,赵浩岚,李思瑶,陈瑞琪,张钧雅,杨琳,王欣.
黑木耳荠菜大黄米韧性饼干生产工艺的优化[J]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20,32(2):51-59.
被引量:3
1
符乃方,吴俊才,符启俊,吕律,何继军,李开绵,叶剑秋,蒋盛军,蒋小强,邱红辉,高李泽,何萍,谢峥嵘,陈吉雄.
中草药红茶菌的制备及其体外抗口蹄疫病毒活性[J]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17):5500-5502.
被引量:6
2
罗长辉,但忠,赵凯,符乃方,雷博林,蒋盛军.
红茶菌固体发酵SC5木薯块根-银合欢蛋白饲料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4624-4626.
被引量:4
3
沈光华.
莴苣深加工技术[J]
.农村新技术,2006(9):37-37.
4
蒋小强,邱红辉,林长平,何萍,符乃方,蒋盛军.
利用中草药红茶菌微生态制剂辅助建立非免疫无疫区的试点试验研究[J]
.中兽医学杂志,2016(6):4-5.
被引量:1
5
陈宁,符乃方,吴俊才,符起俊,蒋盛军.
中草药红茶菌制剂治疗猪高热病的初步研究[J]
.中兽医学杂志,2016(5):8-10.
被引量:1
6
蒋小强,符乃方,符启俊,徐培平,张奉学,蒋盛军,邱红辉,高李泽,何萍,谢峥嵘,陈吉雄.
中草药红茶菌体外抗甲I流感病毒(H_1N_1)作用研究[J]
.中兽医学杂志,2017(1):3-4.
被引量:1
7
程章峰.
家庭如何培养红茶菌[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02(5):39-39.
8
王硕,王侃,甘旭华,唐欣昀.
振荡通气快速培养红茶菌工艺[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8,34(8):95-97.
被引量:6
9
林锦愉.
红茶菌家庭培养技术[J]
.农村新技术,2006(3):11-11.
10
吴薇,盖宝川,籍保平.
红茶菌菌种主要代谢产物的试验研究[J]
.食品科学,2004,25(12):147-151.
被引量:21
食用菌
201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