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言语互动与表达的自我实现——黄厚江“共生写作”教学思想试论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黄厚江老师的“本色语文”教学思想中,共生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理念,也是一种基本的教学方法。共生写作,是共生教学的重要方面。
作者
徐飞
机构地区
江苏省苏州大学附属中学
出处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
2013年第1期22-24,共3页
Bulletin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关键词
教学思想
共生
自我实现
言语互动
写作
教学理念
教学方法
语文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5
1
黄厚江.
共生写作和再生作文[J]
.中学语文教学,2012(1):31-36.
被引量:16
2
黄厚江.
作文教学尤其要弄清楚教什么[J]
.中学语文教学,2010(9):27-30.
被引量:5
3
帕克·帕尔默(ParkerJ.Palmer)著,吴国珍,余巍等译.教学勇气[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被引量:1
4
(宋)苏轼著,崔承运选注..苏轼散文选集[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4:284.
5
(清)唐彪辑撰,白莉民等点校..读书作文谱[M].长沙:岳麓书社,1989:201.
共引文献
19
1
吴连助.
何须用“感激”唤起“感动”?——读《共生写作和再生作文》的两点想法[J]
.中学语文教学,2012(6):41-42.
被引量:2
2
许悦.
作文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多元化探讨[J]
.中学教学参考,2012(34):51-51.
3
郑良芝.
“下水文”教学岂能“一厢情愿”[J]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13(7):70-72.
4
康慧娟.
打开写作教学的“黑箱”——以《记叙文故事情节的展开》为例[J]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2014(5):51-52.
5
赵利安.
言为心声,巧为心声——高一学生写作能力培养摭谈[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2):31-32.
被引量:1
6
陆彩萍.
小学语文课堂内外和谐互促路径探析[J]
.中国教育学刊,2016(9):71-75.
被引量:5
7
刘蓓.
借助生活体验教写作[J]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2017,0(5):35-37.
8
王俊霖.
黄厚江作文教学中的测评特色研究——以《风》作文评讲为例[J]
.语文教学研究,2019(6):18-22.
9
仲玉梅.
构建写作共同体 合力“再生”好作文[J]
.中学语文教学,2019,0(12):43-46.
10
龙南霞.
利用自主互进模式构建高效的作文讲评课堂[J]
.求知导刊,2020(20):28-29.
同被引文献
4
1
陈旭远,杨宏丽.
论交往教学[J]
.教育研究,2006,27(9):37-42.
被引量:39
2
张克中.
中学写作教学观察[J]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2016,0(6):4-7.
被引量:1
3
李晗菲.
小议中国古代句读观[J]
.文教资料,2017(14):14-16.
被引量:1
4
叶黎明.
支架:走向专业的写作知识教学[J]
.语文学习,2018(4):56-61.
被引量:60
引证文献
3
1
金泓.
完整写作过程教学指导[J]
.写作(中),2017,0(7):69-72.
2
王卓妍.
以活激活:实现文体与文化的共生——评向浩老师流动生长的课例《诫子书》[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2018(10):49-50.
被引量:1
3
朱婷.
建构·融通·引源——语言简明的三级进阶[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4(42):22-25.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李明泽.
高中语文《唐宋八大家鉴赏》中文言文的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19,0(34):65-65.
被引量:1
1
唐冬梅.
课堂教学中提问方式探究[J]
.教师博览(下旬刊),2016,6(2):60-61.
2
饶红涛.
关于课堂教学互动的实践与思考[J]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6(3):17-19.
被引量:2
3
严金洪,陆红铃.
关注学生需求 构建有效学习[J]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2013(11):59-60.
4
黄厚江“本色语文”教学研讨会剪影[J]
.中学语文教学,2012(12).
5
张焕利,章国华.
有限的故事,无限的思考——观黄厚江老师记叙文指导课[J]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14,0(12):13-15.
6
黄厚江,曹国庆,沈中,杨永法.
选修课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J]
.中学语文教学,2008(6):69-72.
7
康培.
在情境中共同体验写作过程——黄厚江《写出特别之处背后的故事》课例研习[J]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15,0(3):16-17.
被引量:1
8
庞铮.
认识黄厚江老师[J]
.七彩语文(初中),2015(1):41-43.
9
冒爱玉.
作文课应以训练为主线——黄厚江老师《材料的理解和叙述》课例研读[J]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16,0(6):40-41.
10
蒋祖霞.
让课堂成为语文学习的实践平台——解读黄厚江本色语文的学生立场[J]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2013(4):12-14.
被引量:2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
201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