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如何获得学生思维深入、认识发展的证据——以化学课堂教学为例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与使用课堂前测和课堂后测、课堂观察量表以及学生问卷调查等工具,从教师和学生角度探查学生思维和认识发展的状态,以获得学生思维深入、认识发展的证据。
作者
任宝华
机构地区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
出处
《教育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6-60,共5页
Educational Science Research
关键词
课堂教学
化学教学
思维深入
认识发展
分类号
G633.8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0
参考文献
5
1
陈爱苾.课程改革与问题解决教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3.
被引量:5
2
任宝华.
创设连续性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思维不断深入——对一种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J]
.化学教育,2010,31(10):16-19.
被引量:15
3
张文广.
中学生化学思维品质的训练探索[J]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4,24(3):41-47.
被引量:2
4
胡久华.
从促进学生认识发展视角对教科书的分析[J]
.教育科学研究,2011(3):44-47.
被引量:6
5
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5
1
王祖浩 刘知新.简明中学化学学科教育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14.
被引量:2
2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7月第2版.
被引量:1
3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2.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7月第2版.
被引量:1
4
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被引量:10
5
心理学百科全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4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24
1
胡曼玲,黄亚茹,刘畅.
体育教学设计中的“问题解决”[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7,23(5):85-86.
被引量:3
2
孙同明.
新课程标准下的中考化学试题探析[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0(5):50-51.
被引量:2
3
陈建华.
“问题解决”教学若干问题研究[J]
.上海教育科研,2011(8):67-69.
被引量:12
4
孙天山.
“目标导航、问题驱动”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实践——以“含硫化合物及其应用”一节内容为例[J]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2(4):23-27.
被引量:4
5
任宝华.
运用连续性问题情境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认识发展——“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教学案例[J]
.化学教育,2012,33(11):41-44.
被引量:7
6
陈建华.
中学物理“问题导学式”教学的研究[J]
.上海教育科研,2013(6):88-90.
被引量:7
7
任宝华.
优化学生活动的过程 寻找学生认识发展的路径——以氧化还原反应教学为例[J]
.化学教育,2013,34(10):13-15.
被引量:5
8
王素珍,严明华.
“问题驱动”教学模式在高三化学复习中的实践研究——以“铝及其化合物”的复习为例[J]
.化学教与学,2013(11):23-25.
被引量:2
9
钟晴伟,廖芳.
以问题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探索[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0(18):253-254.
被引量:2
10
苗慧,崔玉民,张文保,陈继堂.
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与实践[J]
.大学教育,2014(17):106-108.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11
1
尤炜.
听评课的现存问题和范式转型——崔允漷教授答记者问[J]
.基础教育课程,2007(11):41-44.
被引量:13
2
宋心琦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35-41.
被引量:1
3
Robert J.Sternberg,WendyM.Williams.教育心理学[M].张厚粲,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242-252、276.
被引量:1
4
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53-59(上册),50-60(下册).
被引量:1
5
杨玉东.
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策略[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0,11(3):18-21.
被引量:46
6
任宝华.
创设连续性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思维不断深入——对一种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J]
.化学教育,2010,31(10):16-19.
被引量:15
7
谢兆贵.
化学概念的多重表征及教学建构——基于“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调查研究[J]
.化学教育,2011,32(11):25-27.
被引量:10
8
黄梅.
化学陈述性知识加工阶段与教学条件[J]
.中国教育学刊,2012(1):67-70.
被引量:8
9
王锋.
化学教学中基于多维视角促进学生认识发展[J]
.化学教育,2012,33(6):30-32.
被引量:11
10
任宝华.
运用连续性问题情境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认识发展——“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教学案例[J]
.化学教育,2012,33(11):41-44.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3
1
任宝华.
优化学生活动的过程 寻找学生认识发展的路径——以氧化还原反应教学为例[J]
.化学教育,2013,34(10):13-15.
被引量:5
2
任宝华.
新授课中不同类型学生活动的课堂观察量表的设计研究[J]
.教育科学研究,2015(5):46-51.
被引量:4
3
沈耀炫.
高中化学思维课堂构建策略研究[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2):74-7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沈利妹.
化学思维课堂的内涵与教学策略[J]
.高考,2019,0(31):42-42.
2
王伟,王后雄.
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的三个基本问题[J]
.教学与管理,2019(1):50-53.
被引量:19
3
胡胜利,杨刚.
教材呈现方式对高一学生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学习影响的研究[J]
.化学教育,2015,36(23):23-29.
被引量:11
4
陈庆.
运用课堂观察提高小学英语听评课的有效性[J]
.文学教育(中),2016,0(8):76-77.
被引量:1
5
陆庭銮,王少剑.
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J]
.化学教与学,2016(10):77-80.
被引量:1
6
李敏.
教师课堂观察:理论检视、知识归因与经验修正[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2):47-49.
被引量:2
7
王冲.
计算机与化学教学如何有效结合[J]
.天津化工,2018,32(1):56-57.
8
闫春更,倪俊超,沙靖,周青.
基于文献分析的“氧化还原反应”概念教学逻辑[J]
.化学教育(中英文),2018,39(13):6-9.
被引量:3
9
胡莹,高品.
“教学做合一”思想指导下的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以“关注家庭生活安全之现场急救”一课为例[J]
.中学生物学,2020,36(2):154-155.
被引量:2
10
李晓光,杨仁茂.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科学概念教学——以“氧化还原反应”为例[J]
.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43(13):42-46.
被引量:3
1
杨芳.
观课的试金石——课堂观察量表[J]
.读书文摘(青年版),2014(6):115-115.
2
寇瑛.
带着问题“做”课堂观察——基于“学生活动观察量表”的听评课[J]
.中华少年,2017,0(6):33-34.
3
程彧立.
基于量表的课堂观察实践与反思[J]
.新课程(中学),2015,0(8):169-169.
被引量:1
4
任宝华.
基于课堂观察的中美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比较[J]
.教育科学研究,2013(12):72-77.
被引量:1
5
王海花.
如何运用课堂观察法评价教学活动[J]
.甘肃教育,2012(24):47-47.
被引量:2
6
侯建成.
高中地理动态课堂观察量表的设计(连载一)[J]
.地理教育,2016,0(7):10-12.
被引量:2
7
文朝晖.
运用课堂观察量表提高小学英语听评课有效性的探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14(25):120-121.
8
张黎.
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观察量表的开发和应用[J]
.科学中国人,2016(6Z).
9
康安福,崔雪梅.
基于“课堂观察量表”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师提问技能的研究[J]
.物理教学探讨(中学教学教研版),2016,34(1):41-43.
被引量:1
10
纪红.
基于教学实践的课堂观察量表开发[J]
.海外英语,2014(24):46-47.
被引量:2
教育科学研究
2012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