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智、圣之辨与早期儒家的认知观
被引量:
9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战国楚简"五行"是早期儒家的一个重要思想观念,其中包含仁、义、礼、智、圣。但这五类并不在一个层次上,仁、义、礼大致在伦理的层次上,智、圣则在认识的层次上。这是两种不同的范畴。认知范畴的"智圣说"相当于西方哲学中"哲学"(philosophy)的本义,是值得我们去探讨的。
作者
王晖
机构地区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12,共8页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关键词
智
圣
认识观
儒家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133
同被引文献
63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17
参考文献
19
1
章太炎.《子思孟轲五行说》,《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9页.
被引量:3
2
谭戒甫.《思孟五行说》,《古史辨》第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704-727页.
被引量:1
3
郭沫若.《十批判书》,《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3,16页
被引量:9
4
顾颉刚.《五德终始下的政治和历史》,《顾颉刚古史论文集》第3册,中华书局,1996年,第257-260页.
被引量:1
5
范文澜.《与颉刚论五行说的起源》.《古史辨》第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9月版,645页.
被引量:2
6
庞朴.
马王堆帛书解开了思孟五行说之谜——帛书《老子》甲本卷后古佚书之一的初步研究[J]
.文物,1977(10):63-69.
被引量:38
7
杜维明.《论儒家的“体知”--德性之知的涵义》,见《杜维明文集》(第五卷),武汉,武汉出版社,2002年版,第342-353页.
被引量:3
8
《儒家"体知"传统的现代诠释》,《杜维明文集》第5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64-376页.
被引量:1
9
郭齐勇.
再论“五行”与“聖智”[J]
.中国哲学史,2001(3):20-26.
被引量:16
10
李零著..郭店楚简校读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44.
二级参考文献
2
1
邢文.
楚简《五行》试论[J]
.文物,1998(10):57-61.
被引量:8
2
庞朴.
马王堆帛书解开了思孟五行说之谜——帛书《老子》甲本卷后古佚书之一的初步研究[J]
.文物,1977(10):63-69.
被引量:38
共引文献
133
1
渡边英幸,张西艳(译).
战国时期秦的“邦”与畿内[J]
.法律史译评,2020(1).
2
孙希国.
思孟“五行”说与《洪范》“五行”[J]
.兰台世界(下旬),2012(9):30-31.
3
甘伟,冯雪华.
简帛《五行》篇的结构及哲学意义[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5(S1):35-38.
4
曾小华.
现代视野中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J]
.浙江社会科学,2004(6):140-146.
被引量:5
5
张涅.
五行说由经验性认识向先验信念的异变[J]
.中国哲学史,2002(2):106-111.
被引量:5
6
郭齐勇.
再论“五行”与“聖智”[J]
.中国哲学史,2001(3):20-26.
被引量:16
7
王永平.
郭店楚简研究综述[J]
.社会科学战线,2005(3):252-261.
被引量:8
8
陈勇勤.
晚清知识分子褒贬荀子的背后[J]
.安徽史学,2005(4):47-51.
被引量:3
9
谢军.
儒家的“和”伦理[J]
.道德与文明,2005(4):39-41.
被引量:5
10
李锐.
仁义礼智圣五行的思想渊源[J]
.齐鲁学刊,2005(6):19-25.
被引量:18
同被引文献
63
1
赵双阁,魏媛媛.
元宇宙社交:重塑部落化时代的人际传播新景观[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44(11):129-136.
被引量:18
2
韩钟恩.
“出现代记”个案研究[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0(2):14-16.
被引量:2
3
苏雅军.
用“心”听音乐[J]
.电影文学,2007(15):128-128.
被引量:1
4
张德胜,金耀基.
儒商研究:儒家伦理与现代社会探微[J]
.社会学研究,1999(3):39-49.
被引量:14
5
韩钟恩.
音响媒体被极度关注,并感性作为最初的人本驱动——通过20世纪音乐回望之后的前瞻[J]
.人民音乐,1999(8):27-30.
被引量:2
6
韩钟恩.
主体意向设入,客体存在还原(下)——关于音乐存在方式与音乐审美意向研究的复合叙事[J]
.人民音乐,1998(2):30-34.
被引量:3
7
刘沛.
音乐风格的多维度量表分析法[J]
.中国音乐学,1995(4):119-127.
被引量:1
8
韩钟恩.
对音乐分析的美学研究——并以“[Brahms Symphony No.1]何以给人美的感受、理解与判断”为个案[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7(2):9-17.
被引量:20
9
尤金.纳莫,陈丹布,何乾三.
音乐内含的后天系统和先天系统:迈尔的情感语序理论的发展(讲座之三)[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3(1):30-40.
被引量:1
10
王耀华.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三边合力论”[J]
.人民音乐(评论),2005(3):32-35.
被引量:30
引证文献
9
1
陈孝余.
音乐接受学术史的聆听视角:历程、领域与趋向[J]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22(4):86-99.
2
张应辉.
如何提升音乐欣赏中的审美能力[J]
.音乐时空,2015,0(9):119-120.
3
陈孝余.
问思“聆听”--论音乐审美教育中聆听的本质属性[J]
.音乐研究,2015(3):71-81.
被引量:9
4
杨兆贵.
周公心性论甄微[J]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6,36(1):26-32.
被引量:4
5
吕亚虎.
古文字视域下中国早期文化研究的一部力作——读《古文字与中国早期文化论集》[J]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6(3):51-55.
6
郑称德,钟海连.
儒家思想核心理念及其因果关系研究:后民族志方法[J]
.中国文化与管理,2019,1(2):37-45.
被引量:1
7
王俊玲.
儒家智慧对海外中国留学生报国信念培育的支援意识[J]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1,22(4):30-33.
8
欧志鹏,陈磊,刘夏.
立德树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建设之思考[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12):62-64.
被引量:3
9
周程熠.
浅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幼儿注意力[J]
.中华少年,2016,0(15):2-2.
二级引证文献
17
1
陈孝余.
音乐接受学术史的聆听视角:历程、领域与趋向[J]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22(4):86-99.
2
钟传惠,黄亮.
幼儿园歌唱教学的几点思考[J]
.课程教育研究,2016,0(12):232-233.
被引量:1
3
钟传惠.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的几点思考[J]
.黄河之声,2015(23):41-42.
被引量:3
4
陈孝余.
聆听的危机与挑战——中国音乐教育的三个问题[J]
.课程.教材.教法,2017,37(11):81-87.
被引量:6
5
章小军.
基于聆听视角的音乐教学策略论析[J]
.北方音乐,2016,36(17):171-171.
6
杨兆贵,郑若源.
论周公的教育思想[J]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9,35(4):100-108.
被引量:1
7
孔繁涛.
浅论音乐教学中对学生审美聆听能力的培养[J]
.北方音乐,2020,40(9):99-100.
8
杨兆贵.
先秦“德”说视域下的周公“德”论[J]
.天中学刊,2020,35(5):58-67.
被引量:3
9
杨兆贵,李倩宁.
司马迁音乐思想研究[J]
.天中学刊,2022,37(1):127-134.
被引量:1
10
杨兆贵.
儒家修齐治平思想溯源——论周公对孔、孟及其他儒家的影响[J]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1(2):49-61.
被引量:1
1
孙中原.
《墨经》的逻辑与认知范畴[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3(S1):43-50.
2
冯华.
卜筮简研究综述[J]
.中国史研究动态,2012(2):3-8.
被引量:3
3
郭德君.
儒学的超道德境界探析[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5):97-100.
4
蔡飞舟.
战国楚简《周易》考释三则[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34(6):1-3.
被引量:1
5
孙中原.
墨家逻辑和认知范畴钩玄[J]
.船山学刊,2002(4):89-94.
6
张书柏.
试论传统儒学作为“人学”的缺失[J]
.宜宾学院学报,2007,7(10):40-42.
7
孟庆楠.
匿简之际——以简帛《五行》篇为中心[J]
.中国哲学史,2013(2):5-10.
8
梁韦弦.
关于张政烺先生《易辨》中论及的三个问题[J]
.周易研究,2017(2):5-15.
9
罗伯特·斯特克.
规范与自然之欣赏(英文)[J]
.文艺理论研究,2012(5):70-77.
10
陈新夏.
认知正确性与价值合理性[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0(2):97-100.
中国哲学史
2012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