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校网络群体事件的心理分析及处置对策
被引量:
8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影响高校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分析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形成的原因以及心理分析,笔者认为妥善处置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重在预防,要加强组织领导,坚持科学的处置方法,将网络群体事件控制在萌芽状态,解决在萌芽状态。
作者
徐玉
机构地区
扬州大学
出处
《理论导报》
2011年第11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
心理分析
处置对策
分类号
G444 [哲学宗教—心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4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74
1
毕宏音.
网民心理特征分析[J]
.社科纵横,2006,21(9):38-39.
被引量:31
2
安呈斌.
网上群体性事件特点成因分析及处置对策建议[J]
.公安研究,2007(10):33-37.
被引量:19
3
范昱娟,费洁.
网络交往与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弱化研究[J]
.前沿,2009(13):144-146.
被引量:8
4
史宇鹏.
网络集群行为——集群行为的新形式[J]
.社会学,2001(1):34-37.
被引量:12
5
博玫.
试论网络文化的心理代偿功能[J]
.心理学探新,2004,24(4):17-19.
被引量:7
6
刘秀伦.
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探析[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5):53-55.
被引量:55
7
董耘.
网络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及其对策探究[J]
.教育与职业,2006(18):122-123.
被引量:7
8
勒庞.乌合之众[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43-46.
被引量:12
9
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被引量:81
10
揭萍,熊美保.
网络群体性事件及其防范[J]
.江西社会科学,2007,27(9):238-242.
被引量:122
引证文献
8
1
张成联.
团体心理辅导在平息高校群体性事件中的作用及实施策略[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17(2):43-46.
被引量:1
2
杨晓虎,宋蓓茹.
近年来国内网络群体性事件对策研究述评[J]
.辽宁警专学报,2013,15(5):54-57.
3
朱德庆.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沟通模型探讨及沟通能力提升研究[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30(5):78-79.
被引量:1
4
戴春林,章秀英.
高校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参与的动机结构研究[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9(3):100-105.
被引量:3
5
王萍萍,董芷含.
信息来源、情绪激活对网络群体事件参与意愿的影响[J]
.中国特殊教育,2014(7):80-83.
6
赵婧.
心理学视角下高校群体性暴力事件的成因及预防教育[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5,27(6):74-77.
被引量:3
7
李小平.
当前网络群体性事件中心理因素的探讨维度与疏失[J]
.前沿,2015(8):117-119.
被引量:2
8
李斯坦.
新媒体中的网络群体心理探究——以微博热点事件为例[J]
.今传媒,2018,26(6):68-7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鲁云风.
网络时代大学生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培养探究[J]
.教育观察,2019,8(1):7-10.
被引量:4
2
李小平.
当前网络群体性事件中心理因素的探讨维度与疏失[J]
.前沿,2015(8):117-119.
被引量:2
3
肖冬梅.
高校心理学教育教学的多元化分析[J]
.学园,2016,0(1):67-68.
被引量:1
4
朱宏胜.
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层次分析[J]
.蚌埠学院学报,2016,5(3):149-152.
被引量:3
5
李小平.
事实推断偏向视角下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及应对[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9(3):41-48.
被引量:2
6
于畅.
社会化媒体背景下“乌合之众”群体现象探讨[J]
.传播力研究,2018,2(28):36-37.
被引量:2
7
李小平.
心理进化视角下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形成及应对——当特异性推断模块遇上网络[J]
.理论月刊,2019(5):149-156.
被引量:1
8
刘罗,刘铮,谢娟,郑洁,刘爱敏.
民主管理在高校群体事件预防中的应用[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6,0(6X):76-77.
9
戚文静,冉思远.
高校教育心理学教学的多元化分析[J]
.知识经济,2022(3):144-146.
10
杜艺丛,程淑华,管志伟,祖溧骏.
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效果[J]
.校园心理,2024,22(2):148-152.
被引量:1
1
孙洪斌.
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对策[J]
.中国科技博览,2010(10):83-83.
2
王乐祥.
关于新疆群体性事件的分析及处置工作对策建议[J]
.公安研究,2007,0(6):90-93.
被引量:5
3
张大成.
论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概念的界定[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5):8-10.
被引量:1
4
张大成.
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特征与发展趋势分析[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1):4-7.
被引量:6
5
杨娟.
论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和应对策略——以高校BBS信息传播为例[J]
.企业导报,2013(9):209-210.
被引量:1
6
邓江祁,晏华满.
试论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处置[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40-43.
被引量:1
7
范铁中.
社会转型期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处置路径[J]
.湖北社会科学,2013(2):28-30.
被引量:1
8
鼓楼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纪增龙:构建科学、开放、高效、和谐的组织工作新格局[J]
.金陵瞭望,2009(16):7-7.
9
马真鸿.
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立法完善[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2(6Z):184-184.
10
于加华,刘一娜,黄少宇.
积极发挥新闻宣传对参政议政的助推作用是新形势下参政党建设的成功经验[J]
.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0(3):16-17.
理论导报
2011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