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谈我国民事时效制度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民事时效,是一种重要的法律制度,传统民法把时效分为取得时效和消灭时效两类。所谓取得时效,是指非财产所有人在一定期间内持续占有他人所有的物因而取得该物所有权的法律制度。所谓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不行使其权利的事实状态持续一定时期即丧失权利的法律制度。在我国民法通则颁布实施以前。
作者
王珊珊
机构地区
云南民族学院政法系
出处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1995年第1期12-15,共4页
Jorunal of Yunan University Law Edition
关键词
取得时效制度
占有人
消灭时效
占有财产
财产所有人
我国民法
不动产登记制度
取得所有权
法律制度
法定期限
分类号
D92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20
1
易继明.
取得时效在民法中的功能[J]
.河北法学,1997,15(5):18-20.
被引量:11
2
王利明.
建立取得时效制度的必要性探讨[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2(1):1-7.
被引量:47
3
刘云生.
民法典设立先占取得制度之必要性与可能性透视[J]
.河北法学,2005,23(3):25-30.
被引量:17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106条.
被引量:2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243条.
被引量:1
6
周根.《罗马法原论》,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被引量:2
7
孙毅.物权法公示与公信原则研究[A]..民商法论丛(7)[C].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499.
被引量:17
8
[英]梅因 沈景一译.古代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被引量:15
9
梅因 沈景一 译.《古代法》[M].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97页.
被引量:13
10
[美]迈克尔*D*贝勒斯.法律的原则--一个规范的分析[M].张文显,宋金娜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36.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3
1
甘功仁,白彦,丁亮华.
取得时效制度的适用性研究[J]
.现代法学,2002,24(4):138-142.
被引量:19
2
张喻忻.
论占有制度的秩序价值[J]
.政法学刊,2009,26(2):60-63.
3
张喻忻.
论占有制度的法理学价值[J]
.前沿,2010(4):121-125.
二级引证文献
19
1
林旭霞.
取得时效制度的适用性及其效力分析[J]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9(5):52-56.
2
王鹏.
论取得时效制度及其立法体例[J]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3):13-15.
被引量:1
3
吴锦标,许晓芳.
取得时效适用范围初探[J]
.法律适用,2004(12):11-14.
被引量:1
4
丛颖.
论取得时效[J]
.前沿,2005(4):129-132.
5
郭宣鉴.
论取得时效制度[J]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20(1):97-100.
6
彭诚信,刘智.
取得时效的实践价值与立法设计[J]
.社会科学研究,2007(4):75-80.
被引量:11
7
薛艳玲.
论《物权法》规定取得时效制度的必要性[J]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8,20(2):63-68.
被引量:2
8
王立争.
“主观诚信说”若干观点质疑——以取得时效制度验证主观诚信的相关理论[J]
.政治与法律,2009(4):132-138.
被引量:6
9
罗国强.
中国追索流失海外文物的国际法困境与出路--以“鼠首兔首拍卖案”为例[J]
.法商研究,2009,26(3):19-27.
被引量:9
10
季秀平.
《物权法》未确立取得时效制度之所失及补救[J]
.法治研究,2009(12):14-19.
被引量:4
1
邹开亮.
浅析民事时效的立法目的[J]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3):370-373.
被引量:1
2
王进.
浅议民事时效制度[J]
.人民司法,1996(9):22-23.
3
韩一衍.
内地与澳门民事时效法律制度比较研究[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4):101-103.
4
刘向东,薛春丽.
加强除斥期间立法 完善民事时效制度[J]
.天津纺织工学院学报,1999,18(6):33-37.
5
刘岐山,齐雪峰.
民事时效制度刍议[J]
.法学杂志,1990,11(1).
6
王志生.
我国设立取得时效制度刍议[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2):155-157.
被引量:1
7
屈坤磊.
民事时效制度另眼观[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4):46-47.
8
范贤聪.
略论我国民事时效制度的完善[J]
.宜宾学院学报,2005,5(1):26-28.
9
吕静,杨熹.
取得时效的意义及其制度选择[J]
.商情(科学教育家),2007(12):164-166.
被引量:2
10
江让美.
民事时效制度研究与完善[J]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18(6):21-23.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199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