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语言超常搭配的心理基础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文学创作过程中,创作者的各种心理功有都被调动了起来,其中包括感知、情感、想象和联想等。超常语言搭配的生成是由于创作者的情感冲动,感知事物的角度突变,联想和想象力的大胆运用,多角度的心理机能相互渗透相互激活而引发的。由此,作家们创造出被陈望道先生称为“超乎寻常文字、寻常文法,以至于寻常逻辑的”语言。本文拟就英汉文学作品语言的超常搭配形成的心理基础作一分析。 一、基于感觉的语言超常搭配 当人们感受和认识外部世界时。
作者
托娅
出处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4期88-89,共2页
关键词
超常搭配
心理基础
变异语言
文学创作过程
心理活动
英汉文学作品
角度突变
创作者
SHAKESPEARE
《现代汉语》
分类号
I04 [文学—文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3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1
1
朱徽.
中英诗歌中的“通感”[J]
.现代外语,1989,12(1):60-62.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5
1
李保雪.
杜甫《春夜喜雨》中的通感[J]
.高考,2021(2):161-162.
2
李潮,吴伟英.
钱锺书《通感》与Synaesthesie艺术修辞特色研究[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4(4):68-72.
被引量:5
3
李天紫.
中英文诗歌中的通感意象[J]
.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0(1):74-76.
4
杨子越,周志高.
听觉叙事与通感研究[J]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9(2):88-92.
5
梁钰.
高校对外汉语和对外英语教学与文化的关系研究[J]
.成才之路,2020(33):22-23.
同被引文献
23
1
巨芸.
世界图景、常规关系和超常搭配[J]
.外语学刊,1999(1):55-60.
被引量:11
2
曹京渊.
异常搭配的语义和语用功能[J]
.当代修辞学,1999(5):10-11.
被引量:6
3
冯广艺.
超常搭配的语用价值[J]
.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1):66-70.
被引量:15
4
徐静茜.
阅读中“语用意义”的把握——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教学(二)[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1997,19(3):75-81.
被引量:2
5
刘静敏.
完形心理与语义超常搭配的接受[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7,0(5):34-37.
被引量:5
6
江佳慧.
超常句法组合及其语用价值[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7(1):27-28.
被引量:2
7
乐平编配校园歌曲在线[M].
被引量:1
8
刘天礼编配火爆金曲[M].
被引量:1
9
唐善生.超常修饰及其修辞美学特征[J]语文教学与研究,1999(03).
被引量:1
10
刘良文.中补超常搭配的修辞效果[J]逻辑与语言学习,1994(06).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4
1
范颖睿.
现代汉语词语“超常搭配”研究综述[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6(S1):197-199.
被引量:6
2
詹红霞.
流行歌曲歌词创作中超常搭配的心理基础[J]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7,5(3):48-50.
被引量:2
3
刘林燕.
文学语言中超常句法组合的语用价值[J]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5):43-46.
4
李林,周春林.
黄霑歌词的修辞现象研究——兼论其歌词之词语超常搭配的心理基础[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110-115.
二级引证文献
8
1
蔡淑华,刁文峰.
意料之外 情理之中——《留守娘们儿》语言的奇妙组合[J]
.戏剧文学,2009(11):34-36.
2
陈琪.
语境与异常搭配初探[J]
.科技信息,2010(32):399-399.
3
兰碧波.
关于流行歌曲创作现状的几点思考[J]
.群文天地(下半月),2012(5):9-9.
被引量:1
4
张律.
由新兴程度副词看现代汉语中的超常搭配现象——以“各种XX”“真心XX”为例[J]
.文教资料,2013(35):161-162.
被引量:1
5
李慧岚,陈家宁.
探析周杰伦歌词中语法的超常搭配[J]
.语文学刊,2016,36(22):58-59.
被引量:2
6
陆怡飞.
网络新词“套路”的搭配特征与意义解读[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7(18):181-182.
被引量:1
7
郭莉莎.
量词“枚”的用法演变[J]
.国际汉语文化研究,2016(1):104-113.
8
许建章.
古诗文中超常动宾搭配的修辞美探析[J]
.作家,2009,0(14):128-129.
1
赵延亮.
文学作品中拟声词的运用比较[J]
.时代文学,2009(16):19-19.
2
叶媛媛.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6,0(4):28-28.
3
刘晏裙.
张爱玲散文的语言艺术[J]
.文学教育,2016(11):50-50.
4
谭旻雁.
论文学语言中色彩语辞的审美效应[J]
.社科纵横,1999,14(6):60-61.
5
徐义云.
数词在文学作品中的修辞功能[J]
.英语知识,2008(10):6-7.
6
邵洵美.
文字狱(随笔)[J]
.湖南文学,2009,0(12X):38-38.
7
林建平.
“艺术想象”在文艺创作中的作用[J]
.三明学院学报,2002,20(3):96-98.
被引量:1
8
青原.
“人文素养”关乎心灵幸福[J]
.政工研究动态,2008,0(21):44-44.
被引量:1
9
林星煌.
“镂”出美感[J]
.中华诗词,2003,0(1):50-50.
10
白健.
再谈艺术语言的陌生化[J]
.沧桑,2009(3):250-251.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