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接受美学对戏剧翻译中异化策略的启示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一、接受美学“期待视野”理论 接受美学是一种以“读者”为中心,以“审美接受者”为导向的读者反应理论,其理论先驱是德国“康士坦茨学派”代表人物沃夫尔冈·伊瑟尔和汉斯·罗伯特·姚斯。继两位开创入之后,接受美学理论不断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和讨论,迄今已发展为成熟的理论体系,衍生出众多分支学派,应用范围不断扩展。
作者
夏萌
机构地区
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
出处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8-50,共3页
Sichuan Drama
关键词
接受美学理论
异化策略
戏剧翻译
读者反应理论
“期待视野”
代表人物
接受者
罗伯特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I046 [文学—文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朱立元..接受美学[M],1989.
2
马以鑫著..接受美学新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5:236.
3
Wolfgang, Iser. The Act of Reading: A Theory of Aesthetic Response. Baltimore and London: Johns Hopkins Up, 1978.
被引量:1
4
Hans, Jauss Robert. Toward an Aesthetic of Reception. Trans. Timothy Bathi. Minneat~olis: Minnesota UP. 1982.
被引量:1
5
Josep, Marco. Teaching Drama Translation [A]. Ning, Wang (ed.). Perspectives: Studies in Translatology, Vol. 1 [C]. Beijing: Qinghua Unversity Press, 2003.
被引量:1
6
汉斯·罗伯特·姚斯著,顾建光、顾静宇、张乐天译.《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被引量:1
7
曹禺著,巴恩斯译..日出 汉英对照[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3:467.
同被引文献
14
1
赵佳聪.
中国古代戏剧的“比兴”(象征)手法初探[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17(6):29-36.
被引量:1
2
文学社会学[M]. 安徽文艺出版社, 1987.文学社会学[M]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
被引量:2
3
扈明丽.
功能派翻译理论与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3):446-448.
被引量:5
4
黄芳.
论表演性对戏剧翻译的启示——从书斋把玩到优人搬弄的转变[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24(6):105-108.
被引量:3
5
邓笛.
美学与戏剧翻译[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0(6):90-92.
被引量:4
6
徐海华.
创造性叛逆——《莎乐美》在中国的早期译介与接受[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8(F00):133-135.
被引量:1
7
黄觉.
从文化翻译的角度看梁实秋、卞之琳的《哈姆雷特》译本[J]
.文艺理论与批评,2011(4):89-94.
被引量:7
8
任晓霏,朱建定,冯庆华.
戏剧翻译上口性——基于语料库的英若诚汉译《请君入瓮》研究[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4):57-60.
被引量:16
9
陈晓莉,张园园.
戏剧翻译和舞台演出——以《芭芭拉少校》两个中译本为例[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98-100.
被引量:2
10
谢天振.
创造性叛逆:争论、实质与意义[J]
.中国比较文学,2012(2):33-40.
被引量:66
引证文献
3
1
秦晓歌,杨林贵.
接受美学视角下对《哈姆雷特》两中译本的研究[J]
.中国莎士比亚研究,2019(1):86-93.
2
李晓慧.
黄梅戏中比兴手法英译研究[J]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0,40(10):63-66.
3
王晓婷.
Theory of Creative Treason and Drama Translation[J]
.海外英语,2015(6):121-122.
1
田利玲.
浅议中国特色词的翻译[J]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5(2):47-48.
2
李旗.
应用读者反应理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J]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1999,26(6):30-30.
3
郑素文.
在课堂上“看见”儿童——以王崧舟诗意语文为例谈接受美学视野下的“生本课堂”[J]
.福建教育(小学版)(A版),2014,0(11):39-41.
4
陈海燕.
翻译中的文化传递[J]
.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5,21(1):87-89.
被引量:2
5
李霖.
读者反应理论在高校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12):194-195.
6
王树利,张东坡.
浅析读者反应理论[J]
.学周刊(下旬),2010(7):202-202.
7
何苗.
论戏剧翻译的特点和策略[J]
.时代教育,2008(10):132-133.
被引量:1
8
王业霞.
接受美学对语文教学的启示作用[J]
.甘肃教育,2002(6):26-26.
9
王海澜.
怎样对待幼儿的故事“诠释”[J]
.上海教育科研,2008(1):92-95.
被引量:4
10
张宝石.
语文教学中的期待视野[J]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4(03S):6-7.
四川戏剧
2011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