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析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其对策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主要对我国当前素质教育的研究现状做了评价,认为对大学生素质教育与培养问题的研究,是我国高等学校面向未来教育的重要研究内容,也是今后高校教育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就是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在提高全民族素质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作者
黄倩
机构地区
集宁师范学院
出处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2-3,共2页
Journal of Hubei Adult Education Institute
关键词
素质
素质教育
大学生
高等教育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46
同被引文献
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8
1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N],1999-6-13.
被引量:5
2
崔相乘等著.素质教育指要[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被引量:1
3
蔡克勇著..21世纪中国教育向何处去[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289.
4
高昌海等著..国民素质与教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501.
5
燕国材著..素质教育概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375.
6
周远清.
素质 素质教育 文化素质教育——关于高等教育思想观念改革的再思考[J]
.中国大学教学,2000(3):4-6.
被引量:135
7
李晓林,谭曙明.
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浅议[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0,23(3):84-85.
被引量:10
8
顾明远主缡.教育大辞吴[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6
1
范胜举,孙鹏宇.
探索大学素质教育的多维发展之路[J]
.中国高等教育,1999(9):20-20.
被引量:9
2
陈怡.
素质教育:教育理念现代化的集中体现[J]
.中国高等教育,1999(10):12-14.
被引量:41
3
赵经成.
用素质教育的观点透析课堂教学模式[J]
.中国高等教育,1999(18):24-25.
被引量:20
4
范明.
浅议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J]
.中国高等教育,1999(24):25-26.
被引量:20
5
谢斌.
试论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改革[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0,23(1):27-29.
被引量:4
6
郑确辉.
高校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要“六到位”[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0,23(1):33-35.
被引量:9
共引文献
146
1
尹超.
论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人文教育[J]
.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22(4):3-30.
2
孙丰云,金志云.
驱动财经类高校确立科学素质教育社会价值观的因素分析及其路径探索[J]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3(6):93-96.
被引量:1
3
钟伶,林端宜.
浅谈信息时代大学生信息素质[J]
.情报探索,2004(2):45-47.
被引量:2
4
黄亲国,周振浪,陈爱生.
理工科院校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的探索[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9):252-253.
5
高娃,于泽勇.
适应21世纪的需要 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01,22(S1):103-105.
被引量:3
6
林迅晓.
艺术院校呼唤综合素质教育[J]
.艺术探索,2001,15(5):66-67.
被引量:1
7
张宁.
浅谈"皮格马利翁"效应在高职英语教学的应用[J]
.南北桥,2009(4).
8
郑开顺.
高职高专人文氛围的营造及人文素质的培养[J]
.文教资料,2008(22):157-159.
被引量:1
9
郭晶晶.
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中素质教育与教学模式研究[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9):102-102.
被引量:5
10
李雷兵,熊文斌.
提升西部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第一要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J]
.文教资料,2006(19):1-2.
同被引文献
2
1
周远清.
素质 素质教育 文化素质教育——关于高等教育思想观念改革的再思考[J]
.中国大学教学,2000(3):4-6.
被引量:135
2
郑确辉.
高校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要“六到位”[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0,23(1):33-35.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1
1
谷献晖.
论培养高职学生创新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2(S1):227-22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蓝少鸥.
创新思维与素质教育[J]
.前沿,2013(14):19-20.
1
汪剑云.
新课改后数学题的特点[J]
.江西教育(综合版)(C),2014(1):65-65.
2
徐崇文,李金钊,唐军,阿章.
十一、学会学习的评价[J]
.上海教育科研,2004(C00):78-80.
3
宋佳音.
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意义和方法[J]
.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2):15-16.
被引量:12
4
张卫琴.
以新课改优化数学教学[J]
.现代教育科学(教学研究),2005(9):32-32.
5
刘春芳.
浅谈研究性学习[J]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03,19(3):50-51.
6
赵爱萍.
语文综合性学习之我见[J]
.读写算(教育导刊),2013(4):142-142.
7
马东迎.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五个环节[J]
.学理论,2011(13):307-308.
被引量:2
8
黄俊阁.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评价应该注意的问题[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6):165-165.
9
邹娟.
关于高等教育与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探析[J]
.科教文汇,2011(24):27-27.
被引量:3
10
丁娟.
探析初中数学教育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
.课程教育研究,2016,0(26):132-132.
被引量:3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