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略论学校公共生活的几个特征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儿童过什么样的生活,就会有什么样的品格。如果我们希望儿童养成诸如正义、宽容、尊重、关爱、参与、协商这样一些公共德性,就应当营造具有公共精神的学校公共生活。学校公共生活是平等主体间的交往活动,是广泛参与的联合生活,是理性协商的民主生活,是培养学生公共价值观的教育生活。
作者 张睿
出处 《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版)》 2011年第4期12-14,共3页 forum on contemporary educa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二级参考文献9

  • 1L.Nucci.《道德领域里的教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被引量:1
  • 2Aristotle. Nichomachean Ethics. Book IX,Ch. 6. 被引量:1
  • 3J.N.芬德莱.《价值伦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9页、第15页. 被引量:1
  • 4J. Kekes. The Morality of Pluralism. Princedon University Press, 1993, 38. 被引量:1
  • 5J. Kekes. "Pluralism, moral imagination and moral education, in in Education in Morality. " Ed. J. Mark Halstead and Terence H. MeLaughlin, London : Routledge, 1999. 被引量:1
  • 6帕特丽夏·怀特.《公民品德与公共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 被引量:1
  • 7威廉.A.盖尔斯敦.《自由多元主义--政治理论与实践中的价值多元主义》,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4页. 被引量:1
  • 8A. MaIntyre. "How to seem virtues without actually being so, Education in Morality. " Ed. J. Mark Halstead and Terence H. MeLaughlin, London.. Routledge, 1999. 被引量:1
  • 9Michd Oakeshott. On Human Conduct. Oxford : Clarendon Press, 1975. 被引量:1

共引文献29

同被引文献8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