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好生活与公民教育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普世道德的幸福生活价值往往基于宗教信仰、传统文化或人本价值的道德观。它不仅是幸福的来源,也提供获得幸福的途径。好的公共生活所必需具备的基本价值,是由公民社会而不是靠国家权力维持和再生的。历史上许多对"幸福"的政治狂躁追求,都是由国家权力主导,结果是灾难性的。今天,要造就一种能够持续有效的幸福观和好生活观,恐怕还要从加强公民教育,建立好的公共生活价值观开始。
作者
徐贲
机构地区
美国加州圣玛利学院
出处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1-65,共5页
Exploration and Free Views
关键词
好生活
国家主义
威权
人本主义
公民教育
公共生活价值观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28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8
1
柏拉图.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388-393.
被引量:16
2
Robert N. Van Wyk, Introduction to Ethics.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89, 122-123.
被引量:1
3
John Stuart Mill, On Liberty, chap. 5, para.13.
被引量:1
4
Eugene F. Provenzo Jr. Introduction to Education in American Society. Columbus, OH: Charles E. Merrill Publishinz Company. 1986. vi.
被引量:1
5
亚里士多德 苗力田 译.尼各马科伦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18.
被引量:14
6
Victor Frankl, Man's Search for Meaning: An Introduction to Logotherapy. Boston: Beacon Press, 1962, p.115.
被引量:1
7
Robert Nozick, Philosophical Explanation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1, 595, 610.
被引量:1
8
Robert Van Wyk, Introduction to Ethics.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89, 119.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28
1
林福山.
构建一个正义的世界--柏拉图《理想国》读后感[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z1):285-286.
被引量:2
2
陈湘舸,陈文蓁.
柏拉图《理想国》的幸福思想探析[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8,28(6):13-17.
3
包国祥.
启蒙退化为神话的存在论根源[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7,13(1):27-29.
被引量:1
4
文成伟.
古希腊“技术”神话的形而上学意蕴[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8(3):49-55.
被引量:3
5
郝云,HAO,Yun.
经济理性与道德理性的困境与反思[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5,7(2):59-65.
被引量:6
6
陶艳华.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德性论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J]
.学术交流,2006(2):20-23.
被引量:1
7
龚海林,郑易平.
试析孔子和柏拉图的政治思想[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4):33-36.
8
王国银.
试论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28(3):72-75.
9
武旭晶.
对知识教育的思考[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2):128-129.
被引量:2
10
毛韵,陈德强.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伦理观与可持续发展的行为适度[J]
.江西社会科学,2006,26(7):73-76.
同被引文献
14
1
阎孟伟.
公民权利问题已成为当前我国社会矛盾的聚合点[J]
.科学社会主义,2012(4):37-40.
被引量:5
2
陈晓萍.
大学生公民意识调查——以广州石牌五所高校为例[J]
.思想教育研究,2007(5):46-48.
被引量:24
3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被引量:161
4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2.
被引量:2615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被引量:147
6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冯棠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被引量:25
7
布鲁姆.巨人与侏儒[M].张辉,选编.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被引量:11
8
德里克·希特.何谓公民身份[M].郭忠华,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
被引量:25
9
林国基.神义论语境中的社会契约论传统[M]∥萌萌.理性与启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被引量:1
10
柏拉图.普罗泰戈拉[M]∥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教研室.古希腊罗马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李建群,杨畅.
政治伦理视域中的公民意识[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2(4):24-28.
2
舒其镇.
试论学校公共生活的意蕴和特性[J]
.文教资料,2018(13):126-128.
1
龙建平.
补好理想信念之“钙”[J]
.江淮,2014(3):19-20.
2
梅新育.
中日关系下一步[J]
.中国对外贸易,2010(10):34-34.
3
韩炜.
塔利班“自残”与平民的绝望[J]
.中国新闻周刊,2001,0(10):56-56.
4
刘之雄.
宪政、权力制约与社会秩序——法治视角下孙志刚事件的深层思考[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4,17(2):92-95.
5
马伟峰.
树立正确生活观[J]
.中国培训,2006(8):60-60.
6
温淦荣.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努力构建和谐东莞[J]
.学习与研究,2005(6):49-50.
7
权菊青.
充分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本价值[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5(5):20-21.
被引量:2
8
任程坤,刘翠翠.
法治是和谐社会的保障[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5):43-44.
9
罗玮来,陈满娥.
井冈山精神中的人本价值探析[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5):46-47.
10
顾雅璇.
王子[J]
.教育家,2010(1):60-61.
探索与争鸣
2011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