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数学好课之我见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关于数学好课标准这一问题的探讨由来已久,也产生了一些有意义的研究成果.不过,细致研读相关文献却发现,不少关于数学好课标准的探讨只是泛泛而谈,忽略了学科和学科教学的特殊性.诸如,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科学、板书清晰、重点突出、真实有效……这些自然是好课应该具备的,但是这些标准显然没有反映数学课堂与众不同的特征.
作者
孙孜
机构地区
浙江省金华第一中学
出处
《中学数学月刊》
2011年第2期20-21,共2页
The Monthly Journal of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关键词
数学课堂
学科教学
研究成果
相关文献
目标明确
方法科学
标准
特殊性
分类号
G63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96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单墫.
数学课应当讲数学[J]
.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上半月),2006(11):30-31.
被引量:11
2
张奠宙.
教育数学是具有教育形态的数学[J]
.数学教育学报,2005,14(3):1-4.
被引量:137
3
涂荣豹.
论数学教育研究的规范性[J]
.数学教育学报,2003,12(4):2-5.
被引量:45
4
陶维林.
数学教学是思维的教学——听课有感[J]
.数学通报,2008,47(3):48-50.
被引量:24
5
单尊.
数学是思维的科学[J]
.数学通报,2001,40(6).
被引量:93
二级参考文献
5
1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4.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2.第3版
被引量:1
2
单墫,喻平.
对我国数学教育学研究的反思[J]
.数学教育学报,2001,10(4):4-8.
被引量:48
3
张奠宙,王振辉.
关于数学的学术形态和教育形态——谈“火热的思考”与“冰冷的美丽”[J]
.数学教育学报,2002,11(2):1-4.
被引量:199
4
郑毓信.
努力提高我国数学教育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水准[J]
.数学教育学报,2003,12(1):7-11.
被引量:8
5
钱珮玲.
如何认识数学教学的本质[J]
.数学通报,2003,42(10):29-33.
被引量:41
共引文献
296
1
陆珺.
数学教学的板书类型与要求刍议[J]
.数学教学,2020,0(1):23-26.
2
赵临龙.
中学数学中的教育数学的研究与实践[J]
.太原科技,2008(4):91-93.
被引量:3
3
崔晓华,苏柏山.
数学教育形态的形成机理与结构特征探讨[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2(4):73-77.
被引量:1
4
黄贵,上官军胜.
发展性数学课堂教学评估的策略、方式及保障[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30(4):1-4.
被引量:1
5
朱凤琴,徐伯华.
HPM作为“教与数学对应”中介的理解和认识[J]
.数学教育学报,2009,18(3):18-20.
被引量:6
6
刘彦芬,王汝锋.
教学改革之我见——从行列式定义说起[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3):140-140.
7
赵泽福,赵燕春,卯兴聪.
浅谈数学概念教学[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28(10).
8
周学智.
基于2014年CSSCI统计数据分析《数学教育学报》的学术影响力[J]
.数学教育学报,2015,24(1):94-99.
被引量:7
9
唐振松,周仕荣.
中学数学教师认识和处理新教材的若干思考[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7(3):91-94.
10
杨骞,陈金萍.
论数学教学耦动理论的建构——兼谈数学教学研究的教育学取向[J]
.数学教育学报,2004,13(4):20-23.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4
1
徐文彬.
数学思维、数学学习与数学教学[J]
.中学教研(数学版),2005(7):1-5.
被引量:6
2
张奠宙.
教育数学是具有教育形态的数学[J]
.数学教育学报,2005,14(3):1-4.
被引量:137
3
宋乃庆,陈重穆.再谈“淡化形式,注重实质”[J]数学教育学报,1996(02).
被引量:1
4
陈重穆,宋乃庆.
淡化形式,注重实质——兼论《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J]
.数学教育学报,1993,2(2):4-9.
被引量:169
引证文献
1
1
何少军.
一则困惑引发的思考[J]
.中学教研(数学版),2011(4):19-20.
1
李安,陈红丽.
质疑好课标准[J]
.希望月报(下),2004,0(6):37-37.
2
徐长青.
追求理想的课堂[J]
.天津教育,2009(4):12-14.
3
曹永鸣,黄华,张皓,张安龙,王敏.
一节好课的评价标准[J]
.语文教学通讯(小学)(C),2004(10):23-24.
被引量:1
4
孙双金.
好课像登山[J]
.语文教学通讯(小学)(C),2004(10):16-16.
5
王秀梅,周益民,包宇,岳乃红,俞明源,陈建先.
一线老师眼中的好课标准[J]
.语文教学通讯(小学)(C),2004(10):25-27.
6
许应华,黄坤林.
对好课标准的几点思考——以化学学科为例[J]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08(8):44-46.
被引量:3
7
杨屹,商德远.
一堂好课应该是这样的[J]
.语文教学通讯(小学)(C),2004(10):21-21.
8
裴程月.
谈数学课的有效教学与互动生成[J]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12):124-124.
9
卫灿金.
好课标准的历史演进[J]
.语文教学通讯(小学)(C),2004(10):8-11.
被引量:1
10
冯贺平.
什么样的数学课是好课[J]
.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5):124-124.
中学数学月刊
2011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