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传教士在汉语国际传播中的作用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深刻的历史背景下,传教士东来传教,促进东西文化交流的同时,也把汉语带回欧洲,客观上为汉语国际传播做出了贡献。具体表现在:激发起欧洲人了解中国、学习汉语的热情;为外国人学习汉语提供大量系统的工具书;初步培养早期汉语师资,促进国际汉语教学学科化。
作者
陈莉
机构地区
南京大学文学院
扬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10年第6期150-154,共5页
Qinghai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传教士
汉语
国际传播
分类号
H0-09 [语言文字—语言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65
同被引文献
2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16
1
郭熙著..中国社会语言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440.
2
鲁健骥.
谈对外汉语教学历史的研究[J]
.语言文字应用,1998(4):33-38.
被引量:27
3
朱杰勤,王丽娜.中华文化通志(第十典)[A].姜义华编.中国与欧洲文化交流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82.
被引量:1
4
[德] 利奇温.十八世纪中国与欧洲文化的接触[M].朱杰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82.
被引量:1
5
[意] 利玛窦,[比] 金尼阁.利玛窦中国札记(上)[M].何高济,王遵仲,李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42.
被引量:1
6
[法]费赖之.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上)[M].冯承钧译.北京:中华书局,1995.
被引量:4
7
张西平主编..世界汉语教育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449.
8
周一良主编.中西文化交流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115-116.
被引量:1
9
[意] 德礼贤编.利玛窦全集(Fonti Ricciane)[M].1942-1949.32-33.
被引量:1
10
罗常培.耶稣会士在音韵学上的贡献.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第一本(第三分册),.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65
1
马国彦.
民国时期的国语运动与对外汉语教材[J]
.对外汉语研究,2020(2):127-137.
2
李林.
伊斯兰教在唐代活动述略——兼议伊斯兰教在中国早期文化传播的性质[J]
.回族研究,2001(4):63-67.
被引量:4
3
崔永华.
二十年来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热点回顾[J]
.语言文字应用,2005(1):63-70.
被引量:41
4
杨泽忠,纪志刚.
明朝末年西方早期画法几何知识之东来[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5(3):367-369.
被引量:1
5
关明启.
利玛窦的《交友论》及其对晚明社会的影响[J]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25(4):90-94.
被引量:4
6
杨泽忠.
利玛窦中止翻译《几何原本》再析[J]
.历史教学问题,2006(2):75-76.
被引量:1
7
肖朗.
利玛窦与白鹿洞书院及其他——以文献整理视角的考察[J]
.江西社会科学,2007,27(1):95-101.
被引量:5
8
牛亚华.
《医学原始》影印本补正[J]
.中医文献杂志,2007,25(2):12-14.
被引量:3
9
秦菊英,蓝星.
西学东渐对中国传统艺术设计教育的冲击——中国艺术设计教育近代化的前奏[J]
.湖北社会科学,2007(11):123-126.
10
董杰.
《大测》中的三角公式辨析[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07,36(6):677-682.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22
1
张西平.
评《欧美汉学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J]
.世界汉学,2006(1):114-118.
被引量:2
2
王玲玲.
汉语的国际化及传播与维护[J]
.语言文字应用,2006(3):34-41.
被引量:14
3
郭熙.
汉语的国际地位与国际传播[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1):54-59.
被引量:25
4
郑梦娟.
汉语的国际传播:主要问题及其对策[J]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25(6):76-80.
被引量:10
5
李宇明.
探索语言传播规律——序“世界汉语教育丛书”[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7,5(4):1-3.
被引量:34
6
李宇明.
明了各国国情,顺利传播汉语[J]
.世界汉语教学,2007,21(3):12-14.
被引量:10
7
赵金铭.
汉语国际传播研究述略[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3(5):19-24.
被引量:37
8
陈永莉.
汉语国际传播的制度建设问题[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1):57-61.
被引量:15
9
吴英成,罗庆铭.
《语言教学与研究》30年回顾与展望:汉语国际传播视角[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5):7-14.
被引量:6
10
王建勤.
汉语国际传播标准的学术竞争力与战略规划[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0,8(1):28-34.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1
1
姚敏.
汉语国际传播研究现状及思考[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6(4):91-9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郭薇,于萌.
数字媒介推动汉语国际传播的策略研究[J]
.传媒,2018(2):79-81.
被引量:1
1
张红磊,李涛.
谈小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初步培养[J]
.活力,2013(13):28-28.
2
邓江丽.
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教学[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5(1):105-105.
3
何文斌,董晓波.
跨文化交际与课堂英语教学[J]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1,17(3):91-93.
4
周有光.
拼音化和东西文化交流——“拼音进入21世纪”之一[J]
.群言,2000(8):30-33.
被引量:8
5
杨峻茹.
从语际转换基本模式看《铁路边的孩子们》中译版[J]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2(5):103-103.
6
吴云珍.
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6):56-58.
被引量:2
7
陈萍.
从汉英委婉语看中西文化[J]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12):103-103.
被引量:1
8
孙志林.
浅论对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初步培养[J]
.考试周刊,2007(26):94-94.
被引量:1
9
王凤.
试论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4):31-33.
被引量:6
10
朱俊爽,葛文山.
从“文化休克”现象谈中学英语教学中初步培养“跨文化意识”[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0(4):12-14.
被引量:5
青海社会科学
2010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