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提高高职德育吸引力初探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建立在学生坐得下来、听得进去的基础上,但目前高职德育却难以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德育与学生内心世界渐行渐远,使之难以实现教育初衷,大大降低了其实效性。提高高职德育的吸引力,使教育入耳、入脑、入心,对于学生发展及实现高职教育目标均迫在眉睫。这要求高职德育必须贴近职业、贴近学生,德育工作者必须爱学生、懂学生。
作者
钱伟荣
许韵苓
王娓娓
机构地区
天津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
天津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办公室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2-63,共2页
Education and Vocation
关键词
高职德育
吸引力
分类号
G711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50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3
参考文献
5
1
张澎军.德育哲学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42.
被引量:10
2
胡晓风等编..陶行知教育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832.
3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12号)[Z].2000-01-17.
被引量:1
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Z].2004.
被引量:3
5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Z]2004-04-02.
被引量:11
共引文献
21
1
王建斌.
高校德育教育实效性探析[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3(9):43-45.
被引量:18
2
陈忠红.
需求引导教育是德育创新的重要内容[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4(11):109-111.
3
梁培根,孔煜.
关于在体育教学中实施“职场仿真”教学的思考[J]
.教育与职业,2008(36):136-137.
被引量:2
4
李春明.
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逻辑[J]
.教育与职业,2009(6):8-10.
被引量:4
5
彭桂芳.
高职院校兼职教师培养问题探讨[J]
.教育与职业,2009(18):70-71.
被引量:15
6
黄淑梅.
试析高职英语阅读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实践[J]
.教育与职业,2009(26):115-117.
被引量:7
7
刘旸.
寓思想道德教育于美术专业教学之中的双效教育模式[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31(4):146-147.
8
马宁.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复归:现实的个人[J]
.湖北社会科学,2010(3):178-180.
被引量:10
9
李丽君,黄惠云.
浅议当代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J]
.教育与职业,2010(8):61-63.
被引量:9
10
苏立公.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内容的层次性分析[J]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1,28(4):58-61.
同被引文献
50
1
杜月菊.
关于高职德育的职业特色建构[J]
.职教论坛,2005,21(11):14-15.
被引量:9
2
曾骊.
对高职德育实效性的思考[J]
.职教论坛,2005,21(17):41-43.
被引量:2
3
王胜利.
高职德育工作要有新思路[J]
.职业技术教育,2001,22(22):50-52.
被引量:7
4
周玉良.
试论教育的本质和职能[J]
.中国高教研究,1986(2):3-17.
被引量:2
5
熊建生,万佳妮.
试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的情感效应[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7):9-11.
被引量:21
6
王卫东,刘许亮.
“生产育人”是完善高职德育体系的新理念[J]
.教育与职业,2006(21):128-129.
被引量:6
7
谭泽媛,陈忠林.
以就业为导向构建高职德育新模式[J]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26):112-114.
被引量:8
8
王祓罹.
高职学生德育特殊性初探[J]
.理论观察,2007(3):138-139.
被引量:2
9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Z]2004-04-02.
被引量:11
10
邵培仁.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被引量:46
引证文献
7
1
童曼.
提高高职院校德育课教学实效性路径探究——基于接受视域的思考[J]
.学理论,2013(30):273-274.
2
丁正亚.
高职德育研究综述[J]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1(6):14-16.
被引量:1
3
单飞.
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困境与改善路径的相关研究[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2016,0(4):110-110.
被引量:1
4
侯志秀.
中职学校德育与企业文化融合初探[J]
.科技创新导报,2016,13(22):149-149.
5
郭官旺.
大职业教育视域下高等职业教育德育范畴及监控模式研究[J]
.机械职业教育,2019,0(11):32-37.
6
戎静.
新时代高职院校德育教育问题剖析与路径探索——基于安徽省2297名高职学生德育现状的问卷调查[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17):57-61.
被引量:11
7
汤红梅.
提高高职德育吸引力的方法[J]
.好家长,2017,0(26):182-182.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李佳敏,吴秋晨.
自主德育:高职院校德育课程重构何以可能[J]
.职业技术教育,2023,44(35):48-53.
2
郭玉江,杨龙,张力.
探索拓展训练对高校德育工作的意义[J]
.中国培训,2015,0(06X):69-69.
被引量:1
3
徐先恕.
谈技工院校德育教学的创新与发展[J]
.职业,2019,0(7):44-45.
被引量:2
4
韦仕英.
“课程思政”融入高校教育学的教学方法探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1,37(3):25-27.
被引量:13
5
周继红.
以写生研学活动开展学生德育教育的方法研究[J]
.黑龙江科学,2021,12(11):126-127.
6
岳辉,黄享苟.
提高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实效的思考——以机械CAD课程“五星红旗绘制”教学为例[J]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4(2):45-48.
被引量:1
7
熊光耀,沈明学.
课程思政融入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
.科学咨询,2021(25):60-61.
8
张雄.
高校教育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
.课程教育研究,2021(27):171-172.
9
苏伟琴.
依托生活化德育提高中职学生管理实效性的困境与实践路径[J]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1,41(11):111-113.
被引量:1
10
孙亮.
“三全育人”视域下新时代高校德育工作的路径创新[J]
.湖南社会科学,2022(1):144-149.
被引量:20
1
陈学凤.
让学生“入耳、入心、入行”——关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几点建议[J]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08(1):99-100.
被引量:2
2
周玉著.
中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的培养[J]
.科技创新导报,2014,11(20):130-130.
3
刘春霞,张卫伟.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1(35):89-92.
被引量:11
4
白迪.
民办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研究[J]
.当代职业教育,2014(3):97-99.
5
脏话的背后[J]
.母婴世界,2007,0(3):74-75.
6
怎样与孩子进行交流[J]
.青少年日记(小学生版),2011(4):52-52.
7
耿萍.
艺术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J]
.辽宁高职学报,2007,9(2):66-67.
8
张立梅,王国顺.
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探析[J]
.文教资料,2013(30):159-160.
被引量:1
9
季慧.
让高职院校思政课入脑入心的若干思考[J]
.赤子,2013(21):98-98.
10
纪述.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英语实训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浅析[J]
.中国培训,2015(06X):73-73.
教育与职业
2011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