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唐代次对制析论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次对作为中唐以来新兴的奏对形式,是关乎君臣沟通的重要制度。它的产生与当时朝会听政制的转型、唐德宗猜忮刚愎的具体政情密切相关,此后历经诸帝损益,终唐一代,为皇帝延英、入閤听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行政中发挥着相当作用。由是之故,唐王朝中央的政治权力分配、皇帝的统治实现方式都发生了改变,且影响着此后的政治体制变迁。
作者
陈晔
机构地区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出处
《天府新论》
CSSCI
2010年第6期132-138,共7页
New Horizons from Tianfu
关键词
次对
听政
君臣沟通
政治参与
分类号
K242.3 [历史地理—历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0
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38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5
1
徐东升.
从转对、次对到轮对——宋代官员轮流奏对制度析论[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9(5):45-51.
被引量:8
2
赵冬梅.
试论通进视角中的唐宋閤门司[J]
.历史研究,2008(3):128-131.
被引量:20
3
吴丽娱.
唐代的常朝与追朝[J]
.文史知识,2007(11):61-65.
被引量:4
4
贺忠,金程宇.
唐代入閤礼仪考索[J]
.中华文化论坛,2007(4):41-46.
被引量:7
5
魏向东.
论中晚唐宰相制度[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2(1):107-112.
被引量:1
6
袁刚.
延英奏对制度初探[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26(5):82-90.
被引量:8
7
杨希义.唐代君臣朝参制度初探[A]唐史论丛(第十辑),2008.
被引量:1
8
(宋)程大昌,.雍录[M]中华书局,2002.
被引量:1
9
(五代)孙光宪撰,贾二强点校..北梦琐言[M].北京:中华书局,2002:480.
10
唐·五代·宋笔记十五种[M].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100
1
傅礼白.
宋朝的章奏制度与政治决策[J]
.文史哲,2004(4):47-53.
被引量:10
2
何汝泉.
唐代使职的产生[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19(1):56-73.
被引量:18
3
袁刚.
延英奏对制度初探[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26(5):82-90.
被引量:8
4
唐长孺.《唐代的内诸司使及其演变》,《山居存稿》,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60页.
被引量:3
5
范百禄.《上哲宗乞审议转对之制》,《宋朝诸臣奏议》,卷七七,上册,第838页.
被引量:2
6
杨绘.《上神宗乞因转对召访以事阅其能否》,《宋朝诸臣奏议》,卷七七,上册,第836页.
被引量:2
7
白钢主编,朱瑞熙著.《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第六卷(宋代卷),北京:人民出版社,第144-147页.
被引量:1
8
裴汝诚.《<迩英奏对>质疑》,载裴汝诚.《半粟集》,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74-193页.
被引量:1
9
裴汝诚.《<迩英奏对>献疑》,载裴汝诚.《半粟集》,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74-193页.
被引量:1
10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62页.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38
1
贺忠,金程宇.
唐代入閤礼仪考索[J]
.中华文化论坛,2007(4):41-46.
被引量:7
2
胡丹.
明代早朝述论[J]
.史学月刊,2009(9):28-37.
被引量:8
3
王秦.
十年来“唐宋变革”研究述评[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26(4):38-43.
4
陈晔.
北宋政情、政风下的转对制[J]
.史学月刊,2010(11):40-50.
被引量:5
5
王连龙.
新见北宋《杨怀忠墓志》考[J]
.史学集刊,2010(6):61-65.
被引量:4
6
王化雨.
南宋宫城布局与御前文书运行[J]
.史学月刊,2011(5):27-35.
被引量:10
7
王化雨.
南宋宫廷的建筑布局与君臣奏对:以选德殿为中心[J]
.史林,2012(4):65-74.
被引量:9
8
王化雨.
北宋后期三省奏事班次考[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0(2):104-112.
被引量:3
9
陈晔.
从面对到上章:中唐至五代次对、转对制变迁研究[J]
.历史教学(下半月),2013(6):33-39.
10
周佳.
北宋前期日朝的形成与运行[J]
.中国史研究,2013(2):75-86.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3
1
黄正建.
唐代吏部科目选[J]
.史学月刊,1992(3):24-27.
被引量:9
2
袁刚.
延英奏对制度初探[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26(5):82-90.
被引量:8
3
李湜.
盛唐时期的集贤学士[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8(3):31-34.
被引量:6
4
徐东升.
从转对、次对到轮对——宋代官员轮流奏对制度析论[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9(5):45-51.
被引量:8
5
赖瑞和.
唐代使职的定义[J]
.史林,2012(2):46-50.
被引量:18
6
李芳瑶.
韦述与盛唐的集贤院——以《集贤注记》为中心[J]
.中国典籍与文化,2013(3):11-20.
被引量:2
7
陈贻焮.
杜甫献三大礼赋的前前后后[J]
.文学遗产,1980(2):35-42.
被引量:1
8
谢元鲁.
唐代御前决策会议初探[J]
.中国史研究,1988(4):128-136.
被引量:5
9
龚延明.
唐宋官、职的分与合——关于制度史的动态考察[J]
.历史研究,2015(5):92-106.
被引量:5
10
王溪.
从《太平广记·王中散》看唐五代翰林待诏的文士色彩[J]
.中国典籍与文化,2016(1):16-22.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3
1
雒曉辉.
唐“待制”考釋[J]
.唐研究,2021(1):459-479.
2
陈晔.
从面对到上章:中唐至五代次对、转对制变迁研究[J]
.历史教学(下半月),2013(6):33-39.
3
雒晓辉.
唐代“集贤待制”考辨[J]
.唐宋历史评论,2022(1):149-161.
1
陈颖.
浅析日本近代化过程中“被创造”的天皇[J]
.才智,2015,0(7):294-295.
2
陈晔.
北宋政情、政风下的转对制[J]
.史学月刊,2010(11):40-50.
被引量:5
3
孙闻博.
秦汉时期的“请间言事”[J]
.晋阳学刊,2012(6):106-110.
被引量:1
4
韩海莲.
从古罗马的政权权力分配看其政治民主程度[J]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2014(7):136-137.
被引量:1
5
乔凤岐.
评冯金忠先生的《燕赵佛教》[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8(1):74-75.
6
叶友琛.
就《左传》论春秋时期礼的价值取向与共同特征[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57-62.
被引量:1
7
彭林绪.
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实现方式[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6(2):41-44.
被引量:6
8
赖亦明.
“大跃进”失误的决策目标分析[J]
.江西社会科学,2000,20(3):30-32.
被引量:6
9
曹程程.
清高宗乾隆的民族关系思想探析[J]
.读书文摘(青年版),2014(11):17-18.
10
杨天宏.
北洋政府和平统一中国的尝试——善后会议再研究[J]
.近代史研究,2009(5):74-89.
被引量:9
天府新论
2010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