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质量“三方三段式”评价模式的探索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高职学生学习质量"三方三段式"评价模式是在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蓬勃发展,伴随"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特点是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全面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活动过程化,实践效果良好,但为保证教育质量还必须逐步建立完善以行业为主体的学校外部认证模式。
作者
王红艳
杨育宏
机构地区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108-109,共2页
China Adult Education
关键词
学习质量
评价模式
三方三段
构建与实践
分类号
G712.0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63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45
参考文献
1
1
杨延.
改革教学评价模式 促进工学结合发展[J]
.中国高教研究,2007(12):56-57.
被引量:64
二级参考文献
4
1
张晋.
当代知识观视野中的职教改革价值取向[J]
.职教通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21(9):22-24.
被引量:11
2
沈澄英.
化工专业顶岗实习的实践[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36):33-34.
被引量:15
3
冯莹.
表现性评价在职校学生评价中的运用[J]
.职教论坛,2006,22(12X):11-13.
被引量:27
4
曾君.
教育研究中定量与定性研究法的比较[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0(3):12-18.
被引量:20
共引文献
63
1
谭文培.
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学业评价的思考[J]
.消费导刊,2010(1):140-140.
被引量:8
2
朱静宜,王传东.
高职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管理ET-CMM模型设计及实施[J]
.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1,17(2):40-45.
3
杨晓华.
新形势下职业院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创新[J]
.江苏社会科学,2012(S1):99-101.
4
陈锁庆.
对高职院校二级教学单位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J]
.江苏社会科学,2011(S1):127-130.
被引量:3
5
陈锁庆.
工学结合培养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建设问题[J]
.江苏社会科学,2009(S1):114-117.
被引量:14
6
沈卓娅,刘境奇.
广东经济背景下高职广告设计教学体系的建立[J]
.创意与设计,2010(5):32-37.
被引量:8
7
单嵩麟,范网田.
工学结合模式下建筑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与质量监控[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4(18):11-13.
被引量:9
8
韩宜中.
谈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下的高职学生的职业指导[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8,10(4):34-37.
被引量:1
9
姚晓平.
高职应用电子专业建设探索[J]
.科教文汇,2008(33):43-43.
被引量:1
10
刘如兵.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
.高等建筑教育,2008,17(5):27-29.
同被引文献
13
1
金娣;王刚.教育评价与测量[M]{H}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被引量:1
2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H}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被引量:1
3
时憧宇.
高职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模式的初步探索与实践[J]
.中州大学学报,2008,25(2):77-81.
被引量:18
4
李国桢.
论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构建[J]
.教育与职业,2008(18):50-52.
被引量:20
5
饶爱鹏.
高职学生学习评价体系改革探析[J]
.教育与职业,2009(8):162-163.
被引量:7
6
贲春明.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学生评价实践探索[J]
.教育与职业,2010(23):173-174.
被引量:11
7
潘玉驹,陈文远,何毅.
对我国高校现行学生评价标准的反思[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59(2):99-103.
被引量:32
8
姚宏,叶宁.
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27(12):17-20.
被引量:23
9
张亚英,张丽丽.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考核评价体系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2(29):188-189.
被引量:8
10
赵玉霞.
高职院校“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J]
.教育与职业,2014(8):84-85.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7
1
陆垠杼.
“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学生学习质量“多元化”评价方法初探[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24(11):5-6.
被引量:7
2
赵玉霞.
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模式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构建[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7):137-139.
被引量:16
3
赵玉霞.
高职院校“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J]
.教育与职业,2014(8):84-85.
被引量:15
4
胡瑾,许宁.
借鉴国际职业资格标准,构建技能综合评价体系[J]
.职业教育,2018,17(2):22-24.
被引量:1
5
张思为.
高职教育“四位一体”学生评价模式探索[J]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9,32(2):23-27.
被引量:2
6
卢美玉.
“3+3”三段式评价让中职计算机教学更精准[J]
.职业教育,2019,18(20):40-42.
被引量:2
7
张金锋,费伟英,蔡海燕.
“现代学徒制”视域下“插花和花艺设计”课程学业评价制度设计与实践[J]
.林区教学,2020(11):38-40.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45
1
谢宝智,高松.
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质量评价研究现状分析及建议[J]
.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2,11(5):19-22.
被引量:2
2
宁宗奇,茹秋生.
基于工作过程的《机电设备维修技术》考核评价体系探索与实践[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23):282-282.
被引量:2
3
王海英,李盼池,李峰.
基于随机粒子群和T-S模型的职业技能评价方法[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3,34(1):21-25.
4
史礼正,黄人薇.
高职学生学习质量评价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
.当代职业教育,2013(1):71-73.
被引量:2
5
王平均,王伟,韩宝如.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研究——以高职维修电工实训课程为例[J]
.辽宁高职学报,2013,15(5):49-51.
被引量:16
6
王瑞芳.
基于工作过程的工程测量专业学生学习评价体系构建[J]
.北京测绘,2013,27(5):106-108.
被引量:2
7
韦峥宇.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中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学习评价体系构建[J]
.教育观察,2014,3(14):75-77.
8
赵砚.
高职学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J]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5(1):56-59.
被引量:4
9
查静.
高职语言应用类专业岗位群综合职业能力内涵及其评估指标研究[J]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8(3):18-21.
被引量:1
10
张世华.
基于数据挖掘的高职大学生职业能力要素分析[J]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3(2):63-68.
被引量:1
1
李传海,冯妍妍.
多元化评价,让学生充满自信[J]
.学园,2014,0(35):90-90.
2
郭彤.
浅析如何改进标准化考试[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7(3):133-135.
被引量:4
3
李光孝,刘兆国.
初中生评价改革中出现的几个问题[J]
.新课程(教育学术),2014,0(11):169-169.
被引量:1
4
孔德英,苗桂芬.
发展性评价——新课程评价的理念[J]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19(2):56-57.
被引量:7
5
叶金兰.
中等职业学校实行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之探索[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3):43-43.
被引量:2
6
黄仲科.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之现代学徒制发展对策[J]
.知识经济,2016(5):173-173.
被引量:2
7
冯义东.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网络学习评价[J]
.现代远距离教育,2007(2):55-57.
被引量:10
8
李侠,张忠来,周君,马群锋.
高职化工类专业“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创新[J]
.广东化工,2015,42(19):198-199.
被引量:1
9
杨扬,彭瑞嘉,丁海军,郑雪.
中药专业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
.卫生职业教育,2015,33(13):40-41.
被引量:2
10
石倩.
对于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研究[J]
.商情,2014(27):106-106.
中国成人教育
2010年 第1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