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回归课本重在激活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回归课本是高考复习中不可逾越的重要环节,课本是试题的基本来源,是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很多高考试题的产生离不开课本,是在课本的基础上组合、加工和引申的结果.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是高考命题的一个方向,课本是命题者和备考者对话的共同准则,所以在我们的高三复习中必须以课本为依托,努力探究源于课本又不拘泥课本的鲜活题目,使解题所涉及的知识和方法得到延伸、拓展,真正让学生学活、学好,
作者
苏立标
机构地区
浙江省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出处
《中学数学(高中版)》
2010年第7期13-15,共3页
关键词
课本
理性思维
学生
回归
数学
激活
高考命题
高考试题
分类号
G63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苏立标.
活跃在空间图形中的轨迹问题[J]
.中学数学月刊,2006(2):37-38.
被引量:1
2
裴光亚.
高考数学复习的智慧[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上半月高中),2007(4):34-37.
被引量:11
共引文献
10
1
唐庆华.
新课标环境下克服思维定势负迁移之策略——对比之下见真知[J]
.中学数学杂志(高中版),2008(1):17-19.
被引量:1
2
裴光亚.
回归课本——高考数学复习的公理[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上半月高中),2008(3):29-31.
被引量:17
3
贺江.
高考数学“陷阱”题例析[J]
.中学数学研究,2008(4):40-42.
被引量:1
4
薛林生,沈毅.
关于数学教学中过渡记忆现象的一些思考[J]
.福建中学数学,2009(10):20-21.
被引量:1
5
裴光亚.
高考数学有效复习的途径——三个“三步曲”[J]
.数学通讯(教师阅读),2010(5):43-50.
被引量:9
6
管军.
关注考点的点线面[J]
.考试(高考数学版),2011(7):7-9.
被引量:1
7
任晓旭.
关于数学“陷阱”题的讨论与思考[J]
.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3):76-76.
被引量:1
8
莫玉鸿.
数学教学课堂的策略及原则[J]
.南方论刊,2011(A01):129-130.
被引量:1
9
黄加卫.
议高三复习教学中如何体现“低碳化”与“有效性”[J]
.中小学数学(高中版),2011(10):26-30.
被引量:1
10
羊振华.
试析如何做好高考数学复习[J]
.学周刊(中旬),2015(8):193-193.
同被引文献
11
1
人教版(A)版教科书数学必修4.
被引量:1
2
薛林生,沈毅.
关于数学教学中过渡记忆现象的一些思考[J]
.福建中学数学,2009(10):20-21.
被引量:1
3
裴光亚.
高考数学有效复习的途径——三个“三步曲”[J]
.数学通讯(教师阅读),2010(5):43-50.
被引量:9
4
梅磊.
纵观七年湖北卷 回归课本是正道[J]
.中学数学(高中版),2010(8):4-7.
被引量:5
5
李灿,曾友良,王晓红.
2010年湖南高考理科数学试卷分析[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2):56-58.
被引量:3
6
管军.
关注考点的点线面[J]
.考试(高考数学版),2011(7):7-9.
被引量:1
7
任晓旭.
关于数学“陷阱”题的讨论与思考[J]
.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3):76-76.
被引量:1
8
莫玉鸿.
数学教学课堂的策略及原则[J]
.南方论刊,2011(A01):129-130.
被引量:1
9
黄加卫.
议高三复习教学中如何体现“低碳化”与“有效性”[J]
.中小学数学(高中版),2011(10):26-30.
被引量:1
10
周国华.
六年高考新课标数学试卷分析[J]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2,26(4):100-105.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温从赐.
由一节复习课引发的思考[J]
.中学数学研究,2011(6):13-16.
2
张瑛.
高考数学套卷训练三步曲[J]
.内蒙古教育(B),2018,0(9):127-128.
1
张中华.
新课程标准下高三数学复习的一些做法[J]
.都市家教(上半月),2013(1):281-281.
2
池新回.
在知识网络的交汇点命制试题——读2008年高考福建数学试题有感[J]
.福建中学数学,2008(9):8-9.
被引量:1
3
韩玉娟.
创设源于数学知识本身的情境[J]
.北京教育(普教版),2006(12):30-30.
4
储瑞年,王建民,周沛耕,丁益祥,王芝平.
全面落实考纲 有效发挥导向——2005年高考数学全国卷评析与思考[J]
.中国考试(下半月),2005(7):52-56.
5
卓道章.
追求新课程下数学教育的核心价值——从2009、2010年福建省高考数学理科卷说起[J]
.福建教育(中学版)(B版),2010(7):54-55.
6
郭雄.
最简三角方程[J]
.现代教学,2010(5):23-23.
7
沈恒,刘薇.
浅谈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J]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10(1):33-35.
被引量:1
8
张金良,尚可.
深化能力立意 突出数学内涵——2008年浙江省高考数学卷评析[J]
.中学教研(数学版),2008(8):1-5.
9
颜秀.
重视解题反思 深化数学理性思维[J]
.中学数学杂志(高中版),2006(4):41-43.
被引量:4
10
谢宝忠.
初中生数学理性思维的培养策略[J]
.考试周刊,2012(45):64-65.
被引量:1
中学数学(高中版)
2010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