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历史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0-125,共6页
Historical Archives
参考文献49
-
1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M],1994.
-
2李经纬,鄢良编著..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医学思潮[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60.
-
3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文献研究室.《中西医汇通研究精华》,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第162页. 被引量:1
-
4容闳著,徐凤石,恽铁憔译..西学东渐记[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125.
-
5志刚著,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从刊续辑·初使泰西记》,台湾文海出版社1984年版,第73-74页. 被引量:1
-
6张德彝著..欧美环游记 再述奇[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
7何小莲..西医东渐与文化调适[M],2006.
-
8梁启超.《西学书目表序例》[A]..《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C].中华书局,1989年影印版.第123-124页. 被引量:8
-
9赵尔巽..清史稿4[M].北京:中华书局,1977:617-1006.
-
10徐雪村.《医学论》,《格致汇编》,1876年第3期,第8页.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29
-
1张勇.偏激与折衷——试析近代国人对待中医的态度[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5(2):19-23. 被引量:3
-
2董丛林.吴汝纶医药观的文化表现及成因简论[J].安徽史学,2005(4):52-56. 被引量:5
-
3徐振亚 汪广任.徐寿父子译著评述.中国近代科学先驱徐寿父子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387. 被引量:1
-
4曾敬民 杜石然 等.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1238. 被引量:1
-
5《株连秋瑾女士确耗》.1907年7月20《申报》. 被引量:227
-
6余瀛鳌 蔡景峰.医药学志·中国文化通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64. 被引量:1
-
7俞樾.与胡荄甫农书[A]..《春在堂全书.春在堂尺牍》(三)[C].,清光绪十一年(1885)刊本.517. 被引量:1
-
8俞樾.《废医论》[A]..《春在堂全书.俞楼杂纂》卷45[C].,清光绪十一年(1885)刊本.1-13. 被引量:1
-
9俞樾.医药说》[A]..《春在堂全集.宾萌集》六[C].,德清俞氏刊本,清同治十年(1885).16. 被引量:1
-
10徐澄.俞曲园先生年谱[A]..见:民国丛书:三(76)[C].上海:上海书店,1991.12. 被引量:1
共引文献40
-
1罗志田.走向国学与史学的“赛先生”——五四前后中国人心目中的“科学”一例[J].近代史研究,2000(3):59-94. 被引量:49
-
2郭卫东.基督新教与中国近代女子教育[J].历史档案,2001,14(4):98-104. 被引量:17
-
3郭剑鸣.从传统知识转型到传统政治转型:晚清译书业发展的逻辑与功能——一种知识政治学的解读[J].人文杂志,2005(2):42-48. 被引量:2
-
4李刚.知识分类的变迁与近代学人治学形态的转型[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72-77. 被引量:1
-
5罗志田.整体改造和点滴改革:“问题与主义”之争再认识之二[J].历史研究,2005(5):100-116. 被引量:15
-
6鲁萍.“德先生”和“赛先生”之外的关怀——从“穆姑娘”的提出看新文化运动时期道德革命的走向[J].历史研究,2006(1):79-95. 被引量:21
-
7罗志田.从新文化运动到北伐的文化与政治[J].社会科学研究,2006(4):138-143. 被引量:13
-
8周宁.吴汝纶与中西医[J].唐都学刊,2006,22(4):108-112. 被引量:1
-
9丁兆平.俞曲园从《废医论》到《医药说》[J].中医药文化,2007,2(2):15-17. 被引量:3
-
10郑国庆,胡臻.两次中医存废之争的比较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2):354-356.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45
-
1袁媛.中国西医教育之发端:天津总督医学堂[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0,32(1):63-69. 被引量:8
-
2李颖.伦敦会传教士马根济简论[J].中华医史杂志,2004,34(4):221-224. 被引量:7
-
3余新忠.清代江南疫病救疗事业探析——论清代国家与社会对瘟疫的反应[J].历史研究,2001(6):45-56. 被引量:57
-
4叶农.新教传教士与西医术的引进初探——《中国丛报》资料析[J].广东史志,2002(3):36-43. 被引量:8
-
5李传斌.晚清政府对待教会医疗事业的态度和政策[J].史学月刊,2002(10):41-46. 被引量:6
-
6张鸣.旧医,还是中医?——七十年前的废止中医风波[J].读书,2002(6):136-142. 被引量:10
-
7董丛林.吴汝纶医药观的文化表现及成因简论[J].安徽史学,2005(4):52-56. 被引量:5
-
8郑洪,黄景泉,周敬平,刘小斌.中西医汇通派研究概述[J].中医文献杂志,1996,14(4):38-41. 被引量:13
-
9尹倩.分化和融合:论民国医师团体的发展特点[J].甘肃社会科学,2008(2):22-27. 被引量:6
-
10皮国立.所谓“国医”的内涵--略论中国医学之近代转型与再造[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9(1):64-77. 被引量:16
引证文献5
-
1余新忠,杨璐玮.马根济与近代天津医疗事业考论--兼谈“马大夫”与李中堂“兴医”的诉求歧异与相处之道[J].社会科学辑刊,2012(3):195-202. 被引量:5
-
2刘依平.关于近代中医废存之争的历史考察和思考[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0(3):18-21. 被引量:2
-
3余新忠.以新守旧以中化西——近代天津名医丁国瑞的中西医汇通之道[J].近代史研究,2022(3):4-21. 被引量:7
-
4杨厚增,赵鸿君.清末辽籍医家景仰山学术贡献[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3,29(11):1806-1810.
-
5蔡梦欣,丁侃,杨欣欣,苏玮,张丽君.从《本草问答》探究唐宗海中西汇通思想[J].中国医药导报,2024,21(5):131-134.
二级引证文献14
-
1谢敬.近代天津的中医教育[J].中华医史杂志,2016,46(6):344-348.
-
2郭辉.马根济与近代天津西式医疗机构的建设[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8(7):109-116. 被引量:5
-
3陈鹏.晚清时期西方传教士在中国的医学活动考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2,6(5):148-151. 被引量:1
-
4胡冬敏.近代中医科学化探赜[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3,42(1):76-83.
-
5王若然,青木信夫,徐苏斌.近代天津的公共卫生——英国影响下的流变与承续[J].城市史研究,2022(1):288-304.
-
6王沛珊,余新忠.“科学”话语下的中医现代化之思——以明末清初在华传教士的中西医汇通观为中心[J].探索与争鸣,2023(5):132-140. 被引量:3
-
7刘江,文茂群.2022年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深耕与突破——以复印报刊资料为中心的考察[J].学术研究,2023(7):130-142.
-
8闵祥鹏,成雅昕.百年中国灾害史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及其路径反思[J].中国农史,2023,42(4):23-32.
-
9熊倩,李勇华,沈梦玥,于鹏龙,李杏英,夏帆.川渝名医胡光慈《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探析[J].中医研究,2023,36(10):69-73.
-
10徐冉.2022年清史研究综述[J].清史研究,2024(1):137-156.
-
1郭剑波.论近代“西医东渐”的途径与反响[J].贵州社会科学,2015(8):57-63. 被引量:5
-
2秦晖.晚清学西方的根源不是“被打败”[J].看历史,2008,0(16):12-12.
-
3旧墨——汤国梨[J].苏州杂志,2015,0(2):1-1.
-
4裴丹青.西医东渐与晚清社会的医学变迁——以《点石斋画报》为中心[J].许昌学院学报,2008,27(4):87-89. 被引量:1
-
5慈禧的奢侈生活[J].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07(06S):43-44.
-
6蒯乐昊.龙云 最后的“云南王”[J].南方人物周刊,2011(22):38-49.
-
7贾秀慧.西医东渐在近代新疆[J].新疆社科信息,2011(4):22-25.
-
8金冲及.七七事变前蒋介石对日政策的演变[J].历史教学(上半月),2014(6):37-37.
-
9裴丹青.西医东渐与晚清社会的医学变迁——以《点石斋画报》为中心[J].图书情报论坛,2008(2):64-67.
-
10谷幼农,王强.明朝大学士高谷与地方志[J].江苏地方志,2012(4):51-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