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9-62,共4页
Journal of Quantitative & Technological Economics
同被引文献52
1 王春峰,万海晖,张维.组合预测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J] .管理工程学报,1999,13(1):11-14. 被引量:68
2 刘展,冯宗宪.M.H.DIS模型在我国上市公司信用评估中的应用研究[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4,24(4):76-82. 被引量:1
3 柯孔林,薛锋.基于扩展数据包络判别法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4,24(4):117-122. 被引量:7
4 林杰新,罗伟其,庞素琳.Bayes判别信用评价模型及其应用研究[J] .统计与决策,2005,21(01X):22-25. 被引量:8
5 石晓军,肖远文,任若恩.Logistic违约率模型的最优样本配比与分界点研究[J] .财经研究,2005,31(9):38-48. 被引量:49
6 石晓军,任若恩,肖远文.边界Logistic违约率模型Bayes分析及实证研究[J] .中国管理科学,2006,14(4):25-29. 被引量:14
7 黄振华 吴成一.模式识别原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89.. 被引量:2
8 中国工商银行办公厅.[Z].,1999—06—28.. 被引量:1
9 Altman E.I., Financial Ratios, Discriminant Analysis and the Prediction of Corporate Bankruptcy, Journal of Finance, 1968, 23:589-609 被引量:1
10 Altman E.I., G.Marco, F. Varetto, Corporate distress diagnosis: Comparisons using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and neural networks,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1995,18:505 - 529 被引量:1
引证文献8
1 王琼,刘日方,潘杰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预警系统研究[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9(3):18-20. 被引量:3
2 柯孔林,周春喜.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方法研究述评[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6):55-60. 被引量:17
3 姜灵敏.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动态聚类方法及其应用[J] .科技管理研究,2005,25(11):217-219. 被引量:3
4 李群虹.诺基亚星网模式及其启示[J] .企业管理,2006(4):38-39. 被引量:5
5 陈守东,李晓纯,刘兵.我国信用风险违约概率计量模型的实证比较研究[J] .工业技术经济,2009,28(4):139-144. 被引量:2
6 何文炯,张奕,徐林荣,张海勇,楼淑鸣.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预警系统初探[J] .浙江社会科学,2002(4):179-181. 被引量:6
7 王林虎,于鹏.商业银行授信资产组合优化决策模型[J] .金融教学与研究,2003(2):53-53. 被引量:1
8 蔡虹,高杰.我国上市公司信用风险评估的方法、问题及对策分析[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24(9):101-105.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43
1 宋荣威.商业银行构建信贷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探讨[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4(5):37-42. 被引量:3
2 李思维,王修华,刘红娜.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条件下的银行授信业务研究[J] .湖南社会科学,2005(1):119-121. 被引量:3
3 陈云钊.信用风险评估中的财务分析方法[J] .企业经济,2005,24(7):146-147.
4 田美玉,陈小红.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J]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2(3):29-31. 被引量:1
5 云俊,陈虹,张帆.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担保信用风险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6,28(10):31-34. 被引量:5
6 梁喜书.我国上市公司的企业伦理建设[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3):27-30.
7 贾海涛.我国商业银行信用违约概率的测度[J] .统计与决策,2008,24(19):141-142. 被引量:3
8 董槐林,郭阳,郑宇辉.基于PSO-BP神经网络的企业信用风险评估模型研究[J] .计算机与现代化,2009(4):123-126. 被引量:3
9 李建华,李星.基于数据仓库的养老保险决策支持系统设计[J] .情报科学,2009,27(5):778-782. 被引量:1
10 朱亚平,吴强.质量监督领域计算机辅助投诉信用管理方法[J] .计算机辅助工程,2009,18(2):88-91.
1 刘建鸿,熊俊.一个中小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监测模型[J] .银行家,2014(3):105-107.
2 彭芳春.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VaR方法应用研究[J] .理论月刊,2007(4):76-79. 被引量:2
3 凌惠汕.熊市的梯子还没走完[J] .股市动态分析,2005,0(4):33-33.
4 杨波.房地产投机监测与管制方法[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31):118-119.
5 潘贵平,陈航.银行卡市场MIS的开发及应用[J] .电脑与信用卡,1999(6):43-45.
6 关于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历史数据调整的说明[J] .中国经济景气月报,2010,0(2):210-210.
7 关于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历史数据调整的说明[J] .中国经济景气月报,2010(1):210-210. 被引量:1
8 刘忆,闵剑.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演化监测模型——基于多主体动态博弈[J] .财会通讯(中),2017(2):100-105. 被引量:3
9 章政,田侃,吴宏.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技术在我国的应用方向研究[J] .金融研究,2006(7):71-77. 被引量:11
10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金融生态办公室课题组,赵以邗,方爱国,王晓羽.湖北省金融生态监测评价实践与思考[J] .武汉金融,2010(10):59-61.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