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改革课程体系培养跨世纪电子信息人才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就高等学校为培养跨世纪的电子信息人才应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提出了一些看法,并介绍了上海大学按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而提出的教学改革思路和实施计划概要。
作者
张兆杨
王朔中
陈恒
机构地区
上海大学通信学院电子信息系
出处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1998年第2期6-8,共3页
Journal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ducation
关键词
课程体系
电子信息学科
教学改革
跨世纪人才
分类号
TN-41 [电子电信]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1
参考文献
5
1
乌家塔.加快信息化进程及其若干关系[J].上海信息化论坛,1996,(12).
被引量:1
2
武岳山.在本科生中开设电子线路设计自动化课程的实践[J].电子高教研究,1995,(2).
被引量:1
3
吕志明.面向21世纪加速培养电子信息人才[J].电子高教研究,1996,(2).
被引量:1
4
王朔中等.电子信息技术原理的计算机交互式教学[J].上海大学面向21世纪改革计划,1996,(12).
被引量:1
5
陈恒等.计算机化集成电子系统设计[J].上海大学面向21世纪改革计划,1996,(12).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9
1
潘建斌,陈志伟,贾芳.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探索[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5):82-83.
被引量:9
2
刘春惠,党传升.
《电子与电气信息类专业理工融合教育模式及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通过教育部成果鉴定[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4):49-49.
被引量:1
3
李敏君,王荣芝,杨昕卉,王淑玉,张梅恒.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
.科技咨询导报,2007(4):122-122.
被引量:4
4
许福永.关于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结构的建议[J].高等理科教育,1999,2.
被引量:7
5
阎鸿森,邓建国.
信息工程专业培养计划制定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1999,21(3):6-11.
被引量:6
6
吕振肃.
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信息与电子科学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简介[J]
.高等理科教育,2002(1):34-38.
被引量:5
7
林钧锋.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6(3):93-96.
被引量:6
8
王华.
建立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想[J]
.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2,22(2):29-32.
被引量:6
9
周萍 ,刘锦高 .
构建新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培养计划与课程体系[J]
.高等理科教育,2004(1):81-85.
被引量:21
引证文献
3
1
潘建斌,陈志伟,贾芳.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探索[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5):82-83.
被引量:9
2
潘开林.
《微电子制造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
.华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5,15(3):50-52.
被引量:7
3
张禹峤.
电子信息科技与技术专业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
.黑龙江科学,2014,5(3):88-88.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21
1
李晓丽,杜振龙,李明.
谈在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技能[J]
.甘肃科技,2005,21(5):189-191.
被引量:3
2
潘开林.
先进电子制造生产实践基地建设初探[J]
.电子工艺技术,2007,28(6):361-363.
被引量:2
3
黄春跃.
微电子制造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探索[J]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8,28(2):160-162.
被引量:8
4
黄春跃,吴兆华.
微电子制造工程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建设[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0(2):205-207.
被引量:1
5
王莉,梁齐,张广斌.
微电子专业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探索[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10):92-93.
被引量:6
6
王能河,邹卫东,梅贤臣.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J]
.咸宁学院学报,2009,29(2):104-106.
被引量:13
7
戚淮兵,罗志全,肖顺文.
电子类中等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科教导刊,2012(13):132-133.
8
邱茂路.
数学教学的三个方面及其相应的教学方式[J]
.数学教学研究,2000,19(2):7-9.
被引量:1
9
杨冬英.
物联网特色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办公自动化,2014,19(7):25-28.
被引量:3
10
张禹峤.
电子信息科技与技术专业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
.黑龙江科学,2014,5(3):88-88.
被引量:5
1
李晓辉,游劲松.
面向21世纪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电子信息人才[J]
.高等理科教育,2000(4):22-24.
被引量:5
2
于效宇,刘艳.
“高频电子线路”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改进[J]
.中国电力教育(下),2010(10):67-68.
被引量:6
3
任斌,高劲松,陈捷光,田中群.
将激光与STM联用进行电化学微(纳)米材料加工的新方法[J]
.仪器仪表学报,1996,17(S1):196-198.
4
梁钊,赵凡湘.
为侨乡培养电子信息人才[J]
.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2000,19(1):83-84.
5
卢锦.
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是技术基础课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J]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1996,4(1):22-24.
6
侯彦丽,赵静.
校企合作在电子信息专业教学的应用[J]
.东方企业文化,2015(19).
被引量:1
7
刘洋,贺秀良,周金球,李文辉.
军队高校EDA教学内容改革的探索[J]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8,18(z1):6-7.
8
陈丽锋,孟瑞,冯希.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介绍[J]
.电子技术(上海),2011,38(5):49-51.
被引量:3
9
王卫东,廖欣.
模拟电子电路课程的教学改革[J]
.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2,22(4):87-90.
被引量:11
10
关于召开“2012(第八届)中国高校电子信息学院院长(系主任)年会”通知[J]
.信息与电子工程,2012,10(3):382-382.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1998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