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信息工程专业培养计划制定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为了适应教育部颁布的98’本科专业目录的实施,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我校进行了99’本科培养计划的制定工作。本文将信息专业培养计划制定中若干问题的认识与思考作一介绍。
作者
阎鸿森
邓建国
机构地区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出处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1999年第3期6-11,共6页
Journal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ducation
关键词
信息工程
专业培养计划
教育计划
分类号
TP3-4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49
同被引文献
14
1
潘建斌,陈志伟,贾芳.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探索[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5):82-83.
被引量:9
2
陈星弼.
由半导体微电子技术引起的两次电子革命[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2(2):20-25.
被引量:4
3
肖闽进.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与创新能力培养[J]
.常州工学院学报,2005,18(6):73-75.
被引量:9
4
刘望军,浣喜明,陈爱萍.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6(1):80-81.
被引量:28
5
李敏君,王荣芝,杨昕卉,王淑玉,张梅恒.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
.科技咨询导报,2007(4):122-122.
被引量:4
6
施敏.纳米电子技术:在21世纪的挑战[Z].东北地区微电子与集成电路技术高级讲习班讲座.吉林大学,2006.
被引量:1
7
张兆杨,王朔中,陈恒.
改革课程体系培养跨世纪电子信息人才[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1998,20(2):6-8.
被引量:3
8
杨杏芳.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及其最优化[J]
.教育与现代化,2000(3):18-23.
被引量:43
9
陈笃信,陈怡,邹家騄.
面向21世纪电工电子系列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总结[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1,23(3):7-13.
被引量:51
10
曾冬梅,黄国勋.
高校专业培养方案的结构模式[J]
.江苏高教,2002(3):89-91.
被引量:22
引证文献
6
1
潘建斌,陈志伟,贾芳.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探索[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5):82-83.
被引量:9
2
肖闽进.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与创新能力培养[J]
.常州工学院学报,2005,18(6):73-75.
被引量:9
3
殷景华,曹一江,宋明歆,卢鑫,桂太龙.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研究[J]
.信息技术,2007,31(6):17-19.
被引量:12
4
谭泽富,谢小维.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3T”培养模式的探索[J]
.教育探索,2008(6):41-42.
被引量:13
5
张禹峤.
电子信息科技与技术专业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
.黑龙江科学,2014,5(3):88-88.
被引量:5
6
仇润鹤,杨家明,唐明浩.
东华大学电子信息类教学计划的研究和制定[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3,25(2):36-39.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49
1
蒋乐勇,钱盛友,叶云洋.
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学科建设实践[J]
.电子技术(上海),2021,50(9):118-119.
被引量:1
2
李晓丽,杜振龙,李明.
谈在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技能[J]
.甘肃科技,2005,21(5):189-191.
被引量:3
3
周峰,陈朝,张晓锋.
从毕业生回访看通信工程专业教学改革[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1):7-8.
被引量:6
4
殷景华,曹一江,宋明歆,卢鑫,桂太龙.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研究[J]
.信息技术,2007,31(6):17-19.
被引量:12
5
谭泽富,谢小维.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3T”培养模式的探索[J]
.教育探索,2008(6):41-42.
被引量:13
6
刘继春,毛剑波,杨明武.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6):138-141.
被引量:7
7
曹一江,殷景华,桂太龙,宋明歆,王建民.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以哈尔滨理工大学为例[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12):33-35.
被引量:4
8
黄友锐,曲立国,凌六一.
电气信息类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
.中国电力教育,2009(2):116-117.
被引量:2
9
张水英,金学波,杜晶晶.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特色课程体系优化与实践[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4):44-45.
被引量:4
10
杨海马,刘瑾.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自我知识结构培养[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7):112-114.
被引量:3
1
Fei Meng,Yoshiteru Nakamori.
KNOWLEDGE-SCIENTIFIC EVALUATION OF COMMUNITY SERVICE SYSTEMS[J]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Systems Engineering,2016,25(3):287-302.
被引量:1
2
英特尔教育计划在中国大事记[J]
.计算机教育,2008(9):84-84.
3
袁勤俭,张厚生.
对我国发展INTERNET几个问题的思考[J]
.图书与情报工作,1996(4):1-4.
被引量:1
4
宋文,严兵,潘世永.
对自动机与形式语言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
.四川工业学院学报,2002,21(4):45-46.
被引量:2
5
郑山红,赵辉,李万龙,侯秀萍.
关于软件建模与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2,28(10):10-11.
6
Steve Addison,谢毅.
英国拟定儿童网络安全必修课程[J]
.英语沙龙(初级版),2010(2):60-61.
7
刘军.
对控制系统教学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
.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2012(2):46-48.
8
王鹏远,严立.
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几个问题的思考[J]
.中小学教材教学(中学理科),2003(3):38-39.
被引量:1
9
李海威.
浅谈信息技术教学[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5(17):231-231.
10
聂树成,聂术忱.
高等职业院校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之我见[J]
.中国西部科技,2009,8(5):91-92.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199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