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翻译中的“神似”与“形似”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早在20世纪初,中国翻译界便将艺术界的术语"形似"和"神似"借来作为翻译的两个标准。20世纪60年代,傅雷提出了"重神似不重形似"的翻译主张,此后,神似派和形似派展开了一场"激战"。"形"和"神"在中国古代就有记载,两者是密切相关、密不可分的。在翻译中,特别是文学翻译中,只有把形似和神似结合起来,译文才能更加如实地传达原作。
作者
常晓华
机构地区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外语系
出处
《文教资料》
2009年第8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形似
神似
文学翻译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87
同被引文献
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5
1
许钧.
“形”与“神”辨[J]
.外国语,2003,26(2):57-66.
被引量:41
2
江枫.
“新世纪的新译论”点评[J]
.中国翻译,2001,22(3):21-26.
被引量:75
3
许渊冲.
新世纪的新译论[J]
.中国翻译,2000(3):2-6.
被引量:192
4
许钧主编..翻译思考录[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586.
5
罗新璋编..翻译论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047.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罗新璋.我国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A]..翻译论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被引量:33
2
傅雷.致林以亮论翻译书[A].《翻译通讯》编辑部.翻译研究论文集[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
被引量:7
3
江枫.形似而后神似[A].许钧.翻译思考录[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417.
被引量:2
4
江枫.形神兼备:诗歌翻译的一种追求[A].许钧等.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翻译对话录[C].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被引量:5
5
傅雷.《高老头》重译本序[A].罗新璋.翻译论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被引量:15
6
陈西滢.论翻译[A].罗新璋.翻译论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被引量:12
7
曾虚白.翻译的神韵与达—西滢先生《论翻译》的补充[A].罗新璋.翻译论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被引量:1
8
许渊冲,许钧.翻译:美化之艺术-新旧世纪交谈录[A].许钧等.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翻译对话录[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被引量:1
9
瓦莱里.文艺杂谈[M].段映虹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被引量:3
10
王以铸.论神韵[A].罗新璋.翻译论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287
1
纪春萍.
从文学翻译看语言层面翻译矛盾[J]
.语言与翻译,2020(2):61-66.
被引量:1
2
安洁琼.
文学翻译中的寓神于形[J]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0,34(6):40-43.
3
陈明.
“形似”和“神似”:《将进酒》的两个英译本比较[J]
.校园英语,2020(37):235-236.
被引量:1
4
徐慧敏,范晓彬.
翻译目的论视角下的《落花生》英译本对比研究[J]
.现代英语,2021(20):71-73.
5
杜鑫萌.
浅析许渊冲的“三美论”在古诗词汉译英中的运用[J]
.汉字文化,2023(6):163-165.
被引量:2
6
陈衍宏.
浅谈唐诗印尼语译文中的用韵情况——以周福源译文为例[J]
.国际汉语文化研究,2023(1):244-253.
7
肖辉.
回眸近十年中国译界学者之研究[J]
.国外理论动态,2008(5):92-94.
被引量:1
8
尹伯安.
“文化竞赛论”之管窥[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17(4):68-69.
被引量:4
9
张俊杰.
论汉语格律诗英译中的折衷主义策略[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24(10):115-118.
10
谢艳明.
“形”之不存,“神”将焉附[J]
.译林,2009(5):208-211.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
1
熊敏,范祥涛.
重释翻译的忠实性原则——从接受美学看文学翻译[J]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26(1):69-72.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1
1
贾扬.
翻译研究中的解构主义的应用[J]
.考试周刊,2011(28):43-4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李蒙,文军.
国内《静夜思》英译研究:评述与建议[J]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1,21(6):145-148.
被引量:5
1
陈刚,党争胜.
论英汉翻译中的“神似”与“形似”[J]
.外语教学,1999,20(3):46-49.
被引量:2
2
刘慧梅.
小议译诗的“神似”与“形似”[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8):45-46.
被引量:5
3
罗山川.
死译·硬译·淡译——兼及神似与形似[J]
.中国翻译,1985(1):23-27.
被引量:6
4
张建洪.
力求译文的“形似”和“神似”[J]
.常州工学院学报,2004,17(3):57-60.
5
郭红梅.
试谈对翻译理论的几点认识[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0(3):92-96.
6
张博.
关于翻译标准的思考[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1(2):187-189.
被引量:1
7
王丽华.
解读“神似论”翻译理论之深刻内涵[J]
.现代职业教育,2016,0(9):60-60.
8
张毅.
《红楼梦》第二十回和第二十九回标题翻译的比较研究[J]
.英语教师,2015,15(11):149-150.
9
董莹莹.
发挥译文的优势,做到翻译的“神似”[J]
.科技信息,2010(36):166-167.
10
周岷.
傅雷的主要翻译思想及评述[J]
.青年文学家,2013,0(19):175-175.
文教资料
2009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