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翻译中的“神似”与“形似”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早在20世纪初,中国翻译界便将艺术界的术语"形似"和"神似"借来作为翻译的两个标准。20世纪60年代,傅雷提出了"重神似不重形似"的翻译主张,此后,神似派和形似派展开了一场"激战"。"形"和"神"在中国古代就有记载,两者是密切相关、密不可分的。在翻译中,特别是文学翻译中,只有把形似和神似结合起来,译文才能更加如实地传达原作。
作者 常晓华
出处 《文教资料》 2009年第8期31-32,共2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16

  • 1罗新璋.我国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A]..翻译论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被引量:33
  • 2傅雷.致林以亮论翻译书[A].《翻译通讯》编辑部.翻译研究论文集[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 被引量:7
  • 3江枫.形似而后神似[A].许钧.翻译思考录[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417. 被引量:2
  • 4江枫.形神兼备:诗歌翻译的一种追求[A].许钧等.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翻译对话录[C].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被引量:5
  • 5傅雷.《高老头》重译本序[A].罗新璋.翻译论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被引量:15
  • 6陈西滢.论翻译[A].罗新璋.翻译论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被引量:12
  • 7曾虚白.翻译的神韵与达—西滢先生《论翻译》的补充[A].罗新璋.翻译论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被引量:1
  • 8许渊冲,许钧.翻译:美化之艺术-新旧世纪交谈录[A].许钧等.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翻译对话录[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被引量:1
  • 9瓦莱里.文艺杂谈[M].段映虹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被引量:3
  • 10王以铸.论神韵[A].罗新璋.翻译论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被引量:2

共引文献287

同被引文献1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