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析矿山生态补偿机制及其实现途径
被引量:
5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Mine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and Its Realization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年来诸多矿产资源型区域面临着环境污染危机,因而如何减少和遏制矿山资源开采对环境的破坏,成为我们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矿山资源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是解决该问题的基础。本文从矿山生态补偿的概念出发,进行了矿山生态补偿的必要性、合理性论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矿山生态补偿机制的几点设想。
作者
陈东林
胡红艳
董瑞斌
机构地区
江西高校出版社
南昌大学
出处
《科技广场》
2009年第2期25-27,共3页
Science Mosaic
关键词
矿山
生态环境
生态补偿机制
分类号
F062.2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02
同被引文献
50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5
参考文献
5
1
杨利雅.
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以辽宁阜新为例[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3):226-232.
被引量:8
2
黄凡.
如何健全和完善生态补偿制度[J]
.林业调查规划,2005,30(6):50-53.
被引量:7
3
曹明德.
对建立我国生态补偿制度的思考[J]
.法学,2004(3):40-43.
被引量:121
4
洪尚群,马丕京,郭慧光.
生态补偿制度的探索[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1,24(5):40-43.
被引量:187
5
国家环境保护局,国家计划委员会编..中国环境保护行动计划 1991-2000年[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130.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尚时路.
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一个不容回避的话题[J]
.中国发展观察,2005(6):27-29.
被引量:19
2
张跃西,孔栋宝.
异地开发生态补偿“金磐经验”探讨[J]
.浙江学刊,2005(4):223-224.
被引量:23
3
郑易生 钱薏红.《从战略全局高度加强对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http://www.cass.net.cn/chinese/s05-sjj/hjzx/lt02091.htm,.
被引量:1
4
余东明 李建平.《自然保护区村民告政府,生态保护代价谁来承担》,《法制日报》.http:// www.legaldialy.com.cn/gb/content/2002-05/13/content-36581.htm,2002年5月13日.
被引量:1
5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2-03/21/content-326293.htm,.
被引量:1
6
..http://www.gdf.gov.cn/lssg/lssg-127.asp,.
被引量:1
7
阜新市改革和发展委员会.阜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6[EB/OL][2007-12-20].http://www.fgw.fy.gov.cn/Article/zbk/200708/522htm.
被引量:1
8
皮古.1920年,《福利经济学》.
被引量:1
9
阜新市国土资源管理局.阜新市矿产资源规划2006--2010[R].沈阳:辽宁省国土资源厅,2007.
被引量:1
10
邓成明,杨常青.
论贫困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影响[J]
.湖湘论坛,2001,14(2):18-19.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302
1
胡运禄,张明善.
我国民族地区湿地生态价值核算与生态补偿标准研究[J]
.青海民族研究,2022,33(2):220-228.
被引量:4
2
丁斐,庄贵阳,朱守先.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需求与发展方向[J]
.江西社会科学,2021(3):59-69.
被引量:15
3
李向东.
京津冀流域生态补偿模式反思与重塑[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9,0(30):132-135.
被引量:1
4
李强壮.
民族自治地方自然资源开发补偿机制研究[J]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20(10):64-65.
5
徐红霞.
论水资源及水环境保护利益补偿制度[J]
.学术论坛,2008,31(2):123-127.
被引量:3
6
吴燕红,曹斌,杨进峰,于夫,高芳,夏建新.
我国民族地区自然资源利用补偿模式研究[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2):77-83.
被引量:4
7
洪尚群,吴晓青,段昌群,陈国谦,叶文虎.
补偿途径和方式多样化是生态补偿基础和保障[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1(z2):40-42.
被引量:81
8
幸红.
生态补偿机制是控制流域水污染的有效途径——以珠江流域水污染为视角[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1):124-129.
被引量:6
9
张建肖,安树伟.
国内外生态补偿研究综述[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8(1):23-28.
被引量:40
10
熊鹰,王克林.
洪涝胁迫下退田还湖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以洞庭湖区为案例[J]
.湿地科学,2003,1(2):86-91.
被引量:22
同被引文献
50
1
张建肖,安树伟.
国内外生态补偿研究综述[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8(1):23-28.
被引量:40
2
张鸿铭.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实践与思考[J]
.环境保护,2005,33(2):41-45.
被引量:32
3
刘劲松.
中国矿产资源补偿机制研究[J]
.煤炭经济研究,2005(2):10-15.
被引量:48
4
万军,张惠远,王金南,葛察忠,高树婷,饶胜.
中国生态补偿政策评估与框架初探[J]
.环境科学研究,2005,18(2):1-8.
被引量:175
5
黄凡.
如何健全和完善生态补偿制度[J]
.林业调查规划,2005,30(6):50-53.
被引量:7
6
王丰年.
论生态补偿的原则和机制[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2(1):31-35.
被引量:85
7
崔峰.
浅谈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与治理[J]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06(2):7-9.
被引量:17
8
李培启.
关注“亚洲第一矿”的生态安全——信阳上天梯非金属矿生态环境问题调查[J]
.环境保护,2006,34(07A):66-70.
被引量:8
9
刘玉龙,许凤冉,张春玲,阮本清,罗尧增.
流域生态补偿标准计算模型研究[J]
.中国水利,2006(22):35-38.
被引量:99
10
闵庆文,甄霖,杨光梅.
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研究与实践进展[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7,23(1):81-84.
被引量:52
引证文献
5
1
陈尉,刘玉龙,杨丽.
我国生态补偿分类及实施案例分析[J]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10,8(1):52-58.
被引量:12
2
陆文涛,赵玉杰.
生态补偿机制在农村水污染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
.农业环境与发展,2011,28(6):82-85.
被引量:2
3
段然,安艳玲.
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探讨[J]
.贵州农业科学,2012,40(3):199-203.
被引量:9
4
李培启.
信阳上天梯非金属矿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探讨[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6(4):527-530.
被引量:2
5
张海军.
浅析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法律制度[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4X):156-156.
二级引证文献
25
1
王晓丽.
论生态补偿模式的合理选择——以美国土地休耕计划的经验为视角[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6):69-72.
被引量:10
2
陈海军,陈刚.
近十年来国内关于农业生态补偿研究综述[J]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5):1883-1888.
被引量:5
3
孙自保,孙前路,宋连久.
矿业资源开发中的生态补偿机制述评——以近10年来国内期刊论文研究为据[J]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3,36(3):64-66.
4
陈兴,刘京.
我国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综述[J]
.生态经济,2013,29(11):151-154.
被引量:4
5
林黎阳,许丽忠,胡军,韩智霞,游武.
基于条件价值法的行业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以福建省宁德市石材行业生态补偿为例[J]
.环境科学学报,2014,34(1):259-264.
被引量:8
6
邓爱林,赵静静.
对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以浙江省的经验为例[J]
.经营与管理,2014(1):86-88.
被引量:6
7
田英翠.
湖南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J]
.现代农业,2014(6):82-83.
8
杨永均,张绍良,朱立军,安艳玲.
贵州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J]
.贵州农业科学,2014,42(9):232-235.
被引量:14
9
潘佳,王社坤.
论矿产开发生态补偿主体及其权利义务关系——基于山西省煤矿生态环境恢复补偿试点的分析[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2):33-39.
被引量:6
10
刘湘蕾,李凯龙,马宇翔,白万平.
内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以赤水河为例[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5(23):61-62.
1
马杰,王玲玲,邹晓明.
基于环境-经济效益的江西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J]
.鄂州大学学报,2014,21(5):56-58.
被引量:1
2
庚莉萍,庞皖华(图).
我国矿山生态环保问题大、责任重[J]
.重庆国土资源,2009(1):35-42.
3
杨国华.
山西省矿山生态环境现状及恢复治理对策[J]
.生态经济(学术版),2011(1):341-344.
被引量:6
4
苏守玉,商於任.
基于价值增值型精细管理的矿山企业可持续发展[J]
.采矿技术,2008,8(3):96-98.
5
魏风华,梁振杰,张樑.
解决矿山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对策建议[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5,18(2):25-27.
被引量:47
6
何芳,程方平,夏宏.
重庆地区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指标体系及补偿标准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S1):335-339.
被引量:5
7
王琤.
有关宏观调控对矿山资源开发投资的影响分析[J]
.财经界,2013(9):32-32.
8
方雯雯,耿相魁.
浙江舟山新区海洋产业发展的战略构想[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26(9):175-176.
被引量:1
9
孙建武.
商州金矿 狠抓整顿 安全生产 确保矿山资源有序开发[J]
.法治与社会,2010(12):69-69.
10
于鲁冀,朱桂香,樊万选.
构建河南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研究[J]
.河南科学,2009,27(9):1148-1151.
被引量:5
科技广场
2009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