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实证经济学是一门客观性学科吗?--实证分析中主观性和规范性探微 被引量:10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主流经济学强调实证经济学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并且综合了逻辑实证主义、行为主义和假说——演绎科学模型而形成了现代主义的"科学方法"信条;但是,逻辑实证主义的分析基于特定引导假定这一事实就反映了它的主观性,更不要说经济学本身具有强烈的人文性和规范性。同时,也根本不存在什么中立的学者,根本无法撇开先见的价值观而从事所谓纯科学研究;因此,实证分析的客观性显然是一种虚构:无论从数据资料的选择还是从分析工具的选择都充满了主观性。
作者 朱富强
出处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6-152,共7页 Comparative Economic & Social Systems
基金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07年度课题“中国经济学范式探索”(项目编号:07D05)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7

  • 1朱富强.西方主流经济学潜含的意识形态之表现及危害[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4):52-58. 被引量:8
  • 2朱富强.经济学的科学性意味着什么——经济学的双重属性及其研究思维[J].当代经济科学,2008,30(3):110-117. 被引量:16
  • 3朱家祥.2007.“计量经济分析的陷阱”,http://3pro.blog.sohu.com/30351755.html,2007-01-19. 被引量:1
  • 4[法]埃德蒙·马兰沃.2002.“经济学与硬科学的攀亲:一种不可避免的、达到终点的尝试”,载安托万·多迪默、让·卡尔特里耶编.《经济学正在成为硬科学吗?》,张增一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被引量:1
  • 5[美]丹尼尔·豪斯曼,迈克尔·S.麦克佛森.2007.“经济学、理性和伦理学”,载丹尼尔·豪斯曼编.《经济学的哲学》,丁建峰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 被引量:1
  • 6E.,K.,亨特(E.,K.,Hunt)著,颜鹏飞总校译..经济思想史 一种批判性的视角 a critical perspective[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456.
  • 7[美]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2003.“导论:历史学与政治”,载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编.《资本主义与历史学家》,秋风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被引量:1
  • 8[英]杰弗里·M.霍奇逊.2008.《经济学是如何忘记历史的:社会科学中的历史特性问题》,高伟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被引量:2
  • 9[美]劳伦斯·A.博兰.2000.《批判的经济学方法论》,王铁生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被引量:1
  • 10[美]罗伯特·M.索洛.2007.“经济学中的科学和意识形态”,载丹尼尔·豪斯曼编.《经济学的哲学》,丁建峰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33

共引文献24

同被引文献6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