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传统文化的传播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如今无论是世界还是中国在文化传承方面都面临着一些困境。面对这些困境,中外学者提出了各种解决办法,如关于"普适伦理"的讨论。而儒家文化的传播中对世界具有很多可借鉴之处。
作者
张琦
机构地区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处
《新闻世界》
2009年第1期58-59,共2页
News World
关键词
传播困境
传统文化
儒家文化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5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88
同被引文献
19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4
参考文献
7
1
杜维明,陈静.
新儒家人文主义的生态转向:对中国和世界的启发[J]
.中国哲学史,2002(2):5-20.
被引量:61
2
蒙培元.
孔子天人之学的生态意义[J]
.中国哲学史,2002(2):21-28.
被引量:22
3
金惠敏.
孔子思想与世界和平——以主体性和他者性而论[J]
.哲学研究,2002(2):35-42.
被引量:9
4
哈佛燕京学社,三联书店主编..儒家与自由主义[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382.
5
吴予敏著..美学与现代性[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234.
6
阴法鲁..中国古代文化史[M],1989.
7
谭家健主编..中国文化概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二级参考文献
45
1
杨伯竣.《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28页.
被引量:3
2
.《孟子》[M].,..
被引量:226
3
.《论语》[M].,..
被引量:375
4
唐君毅.《人文精神之重建》[M].香港:新亚研究所,1955年.页337.
被引量:3
5
.《中庸》第二十二章[M].,..
被引量:6
6
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79页,第66页.
被引量:18
7
.《四书章句集注》[M].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15页.
被引量:19
8
冯友兰.《新原人》,《贞元六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第568,557页.
被引量:1
9
Shmuel N. Eisenstadt编.《轴心时代文明的起源和分流》.
被引量:1
10
杜维明.《置身宇宙:关于儒家自我实现的笔记》.《我与世界》第475~485页.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88
1
邢文.
孔子数理人文思想探论[J]
.哲学动态,2021(1):66-73.
被引量:1
2
曾少聪,吴曼.
中华文化的深层结构研究——基于整体观的视角[J]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2(2):103-120.
被引量:1
3
何桂娟.
试析赛丽·麦菲的生态人论——比照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观念[J]
.基督教学术,2019(2):315-331.
4
刘昕岚.
“人文主义”与“宗教”——对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的回顾以及对儒家人文主义的反思[J]
.中国文化研究,2004(4):10-19.
被引量:10
5
孔新苗.
后现代语境:“他者”与“世界性”[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48(5):20-24.
被引量:1
6
张方玉.
从“天人之辨”看孔子德性幸福的内在超越[J]
.唐都学刊,2009,25(4):57-61.
7
薛勇民,马兰.
论儒家仁爱思想的生态伦理意蕴及其当代意义[J]
.学习与探索,2015(3):10-15.
被引量:9
8
王黎明.
孔子的科学精神[J]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2(6):105-106.
被引量:1
9
苗润田.
《论语》的形上学研究[J]
.齐鲁学刊,2004(6):11-15.
10
郝文武.
师生主体间性建构的哲学基础和实践策略[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5-21.
被引量:140
同被引文献
19
1
李岩.
视觉传播中的技术理性批判——来自麦克卢汉"冷媒介"说的议题[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11(4):34-40.
被引量:12
2
杜世洪.
从基因的角度看摹因的实质[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18(4):74-78.
被引量:13
3
李军林.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机制研究[J]
.南京社会科学,2006(4):97-103.
被引量:6
4
阎云翔.
差序格局与中国文化的等级观[J]
.社会学研究,2006(4):201-213.
被引量:361
5
郎功勋.
视觉文化的审美特征[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9(12):71-72.
被引量:2
6
程曼丽.
从历史角度看新媒体对传统社会的解构[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7,29(6):94-97.
被引量:28
7
袁金丰.
中国传统文化的困境与走向——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群体性特质角度探究[J]
.天府新论,2009(B06):198-199.
被引量:5
8
张冉.
出版与传统文化传播[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20):323-323.
被引量:3
9
陈军.
新媒体传播中的文化构建[J]
.新闻爱好者,2010(5):10-11.
被引量:6
10
梁越.
我们塑造了工具 工具又塑造了我们[J]
.编辑之友,2010(11):57-58.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4
1
乔瑞雪.
关于编辑传播与传统文化传播的思考[J]
.成人教育,2012,32(7):105-106.
2
张成良,刘祥平.
新媒体语境下传统文化的跨媒介叙事与传播[J]
.理论月刊,2017(8):75-79.
被引量:10
3
金雅庆,王鹤.
新媒体时代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与传统文化融合研究[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11):144-146.
被引量:7
4
张成良.
新媒体语境下传统文化的视觉传播研究[J]
.现代视听,2015,0(2):29-33.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24
1
杜雪琴.
新时期中医药国际传播的叙事创新[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0(12):12-15.
2
刘晓丽,张梦振.
一镇一风情:乡村文旅融合的主流媒体讲述——以《湖南特色文旅小镇》系列宣传片为例[J]
.传媒论坛,2023,6(4):26-29.
被引量:2
3
陈红玉.
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视觉表征及其实现[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6,30(8):86-91.
被引量:6
4
李莉.
论粉丝经济中的视觉艺术表达和传播[J]
.新闻爱好者,2017(6):83-85.
被引量:1
5
杨秀,余静.
2017年我国新媒体研究综述[J]
.今传媒,2018,26(5):20-23.
被引量:2
6
符冰,喻洋.
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文化新的传播模式探索——以《如果国宝会说话》为例[J]
.西部广播电视,2018,39(20):86-88.
被引量:10
7
噶菘代吉.
论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文化的传播[J]
.西部广播电视,2019,40(12):37-38.
被引量:3
8
尤元学,闻祖杨.
传统文化短视频在新媒体语境下的传播思路研究[J]
.声屏世界,2019,0(7):29-30.
被引量:4
9
金雅庆,王鹤.
新媒体时代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与传统文化融合研究[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11):144-146.
被引量:7
10
姜建成,张洁钰.
融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价值·困惑·优化——基于文化分析的视角[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3(2):10-18.
被引量:5
1
张雨.
新媒体环境下河北红色文化传播的困境[J]
.明日风尚,2016,0(15):138-138.
2
张欧,江昀.
大众媒介在传统文化传播中的困境与策略——以自贡盐文化传播为例[J]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2,21(2):46-48.
被引量:2
3
靳璨.
浅谈当下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困境与媒体传播路径[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6(21):272-272.
被引量:2
4
王健,郑和武.
走出新媒介文化传播困境:培养人的文化自觉[J]
.中国出版,2013(20):58-61.
被引量:8
5
钟贤权.
当代皮影艺术的生存困境与现代创新[J]
.中华文化论坛,2013(5):131-135.
被引量:16
6
姜申.
论新媒体视域下民族文化的当代传播[J]
.贵州民族研究,2014,35(11):116-120.
被引量:8
7
崔醒群.
“互联网+”与道真仡佬族傩戏艺术传播的转型[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6(1):183-187.
被引量:1
8
何祖健.
国产英模电影传播的生态视域透析[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35(3):77-81.
被引量:3
9
王昉.
浅析传播过度问题[J]
.新闻传播,2013(7):213-214.
被引量:1
新闻世界
200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