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字用学”的构建与汉字学本体研究的“三个平面”——读李运富先生《汉字汉语论稿》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李运富先生的《汉字汉语论稿》体现出著者从摸索与研究字用学到提出字用学学科理论的过程;从不自觉地运用“字样、字构、字用”三个平面去分析汉字学基本理论问题,到自觉运用这个理论方法去分析相关问题的过程。该论著对于更全面地认识汉字学的本体、更清晰地认识汉字学中相关基础理论问题,都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双重意义。
作者
陈灿
机构地区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语文知识》
2008年第4期91-94,共4页
关键词
《汉字汉语论稿》
字用学
汉字学
本体研究
三个平面
分类号
H12 [语言文字—汉语]
B81-092 [哲学宗教—逻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0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35
参考文献
1
1
王宁著..汉字构形学讲座[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104.
同被引文献
40
1
刘美霞.
阜阳汉简《诗经》异体字研究[J]
.东南传播,2008(8):135-136.
被引量:2
2
李运富.
战国文字“地域特点”质疑[J]
.中国社会科学,1997(5):169-181.
被引量:5
3
李运富.
论汉字数量的统计原则[J]
.辞书研究,2001(1):71-75.
被引量:5
4
李运富.
论出土文本字词关系的考证与表述[J]
.古汉语研究,2005(2):74-81.
被引量:9
5
李运富.
关于“异体字”的几个问题[J]
.语言文字应用,2006(1):71-78.
被引量:23
6
李运富,张素凤.
汉字性质综论[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68-76.
被引量:26
7
李晓红.
异体字·古今字[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6(10):6-7.
被引量:1
8
张素凤.《内容丰富、观点新颖、学理与学史并重-李运富先生<汉字汉语论稿>述要》,学苑出版社,《励耘学刊》2008年第1辑,第264-275页.
被引量:1
9
李运富.汉字学新论[M]{H}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被引量:1
10
唐兰.中国文字学[M]{H}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5
1
张道升.
论李运富对汉字学理论的贡献[J]
.求索,2012(9):163-166.
被引量:3
2
郭敬燕.
汉字研究从“形音义”到“形意用”——读李运富《汉字学新论》[J]
.语文知识,2013(4):41-44.
被引量:2
3
何余华.
汉字“形构用”三平面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语文研究,2016(2):24-28.
被引量:10
4
李运富.
“汉字学三平面理论”申论[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52-62.
被引量:27
5
何余华.
学史求真 学理求通——李运富教授学术述略[J]
.文化学刊,2017(6):22-3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5
1
温敏.
“古今字”的现代研究价值探析[J]
.中国文字学报,2019(1).
2
聂雨航.
“见”字职能及相关字词研究[J]
.汉字文化,2022(S02):238-240.
3
何余華.
漢字字符斷代論略[J]
.汉语史学报,2018(2):141-150.
被引量:1
4
贯彻治国方略 推进依法行政[J]
.紫光阁,2000(1):27-28.
5
杨梅.
基础汉字知识单元库建设的重要性及对策研究[J]
.贺州学院学报,2013,29(4):134-137.
6
李运富.
“汉字学三平面理论”申论[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52-62.
被引量:27
7
何余华.
汉语词历时用字演变动因刍议——以常用量词为例[J]
.理论月刊,2016(8):73-77.
被引量:5
8
李运富.
论汉字职用的考察与描写[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6(1):5-12.
被引量:18
9
何余华.
学史求真 学理求通——李运富教授学术述略[J]
.文化学刊,2017(6):22-31.
被引量:1
10
李运富,何余华.
简论跨文化汉字研究[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60-68.
被引量:13
1
何铁山.
“老子天下第一”试解[J]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4(2):63-67.
2
芮文嘉.
中国哲学中的“本体”研究——从《历史本体论》说起[J]
.才智,2012,0(1):167-167.
3
王培基.
举例的学问——以汉字的教学与研究的举例为例[J]
.汉字文化,2005(2):21-23.
4
徐泰明.
心理学原理与现代汉语教学[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1994,14(3):27-31.
5
赵艾.
语用学理论观照下的大学英语教学[J]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21(1):81-84.
被引量:2
6
贻凡.
寻求美学本体研究的新境界——“世纪之交的中国美学”学术讨论会综述[J]
.哲学动态,1997(1):9-11.
被引量:2
7
何铁山,卫兵.
“道可道,非常道”别解[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78-87.
被引量:3
8
李树峰,刘宽新.
“中国摄影家大PK”——研究是主体学术是目标分数是花絮[J]
.中国摄影家,2009(8):1-1.
9
杨蕾.
新世纪中国逻辑史研究述评[J]
.中州学刊,2003(3):131-133.
10
迟成勇.
张岱年对伦理道德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J]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4(3):96-103.
语文知识
2008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