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视觉诗的文体功能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视觉诗是一种改变诗行的排列方式,切断诗句的正常语序,孤立和突出事物的形象因素,充满绘画感的诗歌。根据视觉诗的图案与内容之间的关系,本文将视觉诗分为形式视觉诗,象征视觉诗和联想视觉诗。通过分析它们各自的文体特征,旨在提高读者欣赏视觉诗的水平。
作者
张朝霞
机构地区
喀什师范学院语言系
出处
《咸宁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97-98,共2页
Journal of Xianning University
关键词
视觉诗
形式
象征
联想
分类号
I052 [文学—文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罗良功..英诗概论[M],2002.
2
姜涛主编..美国诗歌赏析[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348.
3
王佐良等编著..英语文体学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4
夏日光.
具象与具象衔接[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21(3):56-61.
被引量:8
5
徐有志.英语文体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被引量:28
二级参考文献
8
1
沈家煊.
句法的象似性问题[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25(1):2-8.
被引量:745
2
胡壮麟.
有关语篇衔接理论多层次模式的思考[J]
.外国语,1996,19(1):1-8.
被引量:154
3
杜承南 罗义蕴.英美名诗选读[Z].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被引量:1
4
Brown and Yule. Discourse Analysis[ M].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被引量:1
5
Halliday, M. A.K. and R. Hasan. Cohesion in English[ M]. London: Longman Group LTD ,1976.
被引量:1
6
阿红.当代诗歌百技[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
被引量:2
7
白获.现代诗散论[M].台北:三民,1972..
被引量:1
8
夏日光.
视觉诗艺术符号的三度根据性[J]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4):93-98.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34
1
郭欣琳.
卡明斯诗歌“o(rounD)moon”的多模态功能解读[J]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11(1):58-61.
2
刘士川.
浅谈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系统、功能与语境[J]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8,18(4):45-47.
被引量:1
3
罗建婷.
英汉仿拟的语域偏离及其文体功能[J]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9,19(1):72-74.
4
董兵.
文体分析: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新视角[J]
.中小学外语教学,2009,32(2):40-43.
被引量:10
5
崔巍,李婉.
视觉诗的象似性初探[J]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2):12-17.
被引量:2
6
罗建婷.
英语词汇的语域变异与文体反差[J]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1):139-141.
被引量:1
7
吴素梅,吴显友.
《不要温雅地步入那美好的夜晚》的文体分析[J]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2):181-184.
被引量:1
8
陈秋潼.
浅析佩琳在共和党提名大会上的演讲的文体特征[J]
.都市家教(下半月),2010(4):95-96.
9
吴显友,罗建婷,吴素梅.
国内首次高校英语专业学生文体能力调查:问题与对策[J]
.外语教学,2010,31(3):45-49.
被引量:2
10
杜利红.
文体分析在综合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5):215-217.
1
夏日光.
英汉视觉诗的视觉美[J]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6(3):100-102.
被引量:1
2
郑家建.
论《故事新编》的绘画感[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0(1):90-108.
被引量:5
3
李志强.
掌心的工地(组诗)——一个施工总指挥的诗歌札记[J]
.诗刊,2001(12):41-44.
4
朱景燕.
眼中有泪 心中有梦 诗中有画——谈谈顾城诗歌中的绘画感[J]
.景德镇高专学报,2003,18(1):40-42.
5
佚名.
习惯[J]
.东西南北,2006,0(7):36-36.
6
刘洪仁.
“士”的出现及诸子杂文的基本特色[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21(7):41-43.
7
黄先超.
浅论排比型诗[J]
.山东文学,2009,0(9):124-126.
8
黄武.
三级擂台[J]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下半月),2013(1):24-28.
9
何敏.
浅谈余华先锋写作小说的叙述特质[J]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3(6):109-109.
10
张丽君.
诗的自由——论视觉诗的表现形式[J]
.当代文坛,2014(4):162-165.
被引量:1
咸宁学院学报
2008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