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南方山地民族“草标”的文化人类学阐释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草标"是用茅草打结的方式作成的一种以物代言的符号,是我国南方山地民族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一种传统山地特色民俗文化。
作者
李晓明
机构地区
广西师范大学政行学院
出处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2-96,共5页
Heilongjiang National Series
基金
2007年度广西教育厅科研面上课题立项资助项目--“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开发与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研究”(桂教科研[2007]34号)的中期成果之一
关键词
草标
民俗文化
山地民族
分类号
C912.4 [经济管理]
C9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2154
同被引文献
38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8
参考文献
22
1
冯兴诗.
苗家的“草标”[J]
.老年人,2002,0(12):21-21.
被引量:1
2
王凤刚.
丹寨苗族生产习俗实录[J]
.贵州文史丛刊,1999(1):48-51.
被引量:3
3
阿旺.神圣的草标(百里瑶山采风录⑥[N].清远日报,http://www.qyrb.com/20060515/b2/200605150039.asp.
被引量:1
4
费孝通.盘村瑶族序[J].1983,(11).
被引量:1
5
[法]伏尔泰.风俗论(上卷)[M].,梁守锵,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173.
被引量:1
6
广东文化网.打标广东民俗,2006-07-13.http://www.gdwh.corn.cn/modules/rnjwh/showarticle.php?Article_Id=3171.
被引量:1
7
唐祈,彭维金.中华民族风俗词典[K].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8:314.
被引量:1
8
杨筑慧编著..侗族风俗志[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219.
9
土家草标.金黔在线.http://travel.veryeast.en/travel/109/2005-6/21/20056211858.htm.
被引量:1
10
郭长生.
侗族的“打标”习俗[J]
.民族研究,1982(6):69-70.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2154
1
张士昌.
社会发展动力的多元性思考[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9(2):12-14.
2
李松玉.
制度权威和个人权威[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9(3):121-124.
被引量:9
3
李丹.
社会主义与全球化和反全球化的关系[J]
.社会主义研究,2004(4):15-18.
4
周茜蓉.
创造生活: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J]
.江西社会科学,2004,24(7):78-81.
被引量:1
5
徐永军.
政治制度正义、属性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1(4):14-17.
被引量:6
6
王炎炯.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共产党宣言》的启示[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0(5):10-14.
7
孟源.
高校教学管理中的主体性原则及其实现[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4(5):156-158.
被引量:6
8
李明.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的新发展[J]
.开封大学学报,2004,18(3):5-8.
被引量:1
9
倪稼民.
文化张力:在全球化进程中凸现[J]
.理论探索,2004(5):22-24.
被引量:1
10
张传鹤,刘昌明.
再论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正确性[J]
.社会主义研究,2002(6):3-5.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38
1
韦亮节.
由熟语看壮族稻作综合体[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21,42(6):38-44.
被引量:2
2
杨庭硕.
论地方性知识的生态价值[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5(3):23-29.
被引量:118
3
王芳.
壮族民间歌谣与歌圩的起源和发展现状[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B12):1-3.
被引量:11
4
赵家旺.
民族心理·生态环境·政府行为──瑶族迁移的三大因素[J]
.广东民族学院学报,1996(3):8-14.
被引量:3
5
税远友,刘远碧.
论人与自然的关系[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22(6):102-105.
被引量:3
6
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被引量:10
7
无声行.侗族习惯法史略[DB/OL].侗族风情网,http://www.dongzu8.com/?action-viewthread-tid-18949.
被引量:1
8
多标[DB/OL]..天下侗族网,http://www.dongzu.com.cn/index.php?doc-view-1003.html.
被引量:1
9
易华."会说话"的草标[DB/OL]且听风吟网.http://wind.yinsha.com/a/2/200410/2004102620444606.htm.
被引量:1
10
贵州省地方志编撰委员会.贵州省志·民族志(上册)·第三篇《侗族》[M].贵州民族出版社,2003:P300.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5
1
吴定勇.
侗族传统传播方式研究——基于传播符号运用之维度[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1(2):127-134.
被引量:1
2
李晓明.
南岭走廊过山瑶传统文化基本特征探论[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1):121-126.
被引量:6
3
梁安.
南岭走廊瑶族环境伦理思想探论[J]
.贺州学院学报,2011,27(1):42-44.
被引量:5
4
王健,叶宏.
文化与生境:贵州达地水族乡对旱灾的调适知识[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7(1):2-7.
被引量:7
5
韦亮节,蓝城鑫.
壮族农谚文化探析[J]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3,40(4):65-72.
二级引证文献
18
1
盘淼.
关于瑶族文化遗产保护的创新思考[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4):159-162.
2
安丰军.
瑶族林木生态伦理思想探析[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3(6):107-111.
被引量:6
3
柳延东.
南岭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策略探析——以广西贺州为例[J]
.社会科学家,2012,27(5):155-158.
被引量:5
4
刘松.
江华瑶族传统家屋的空间与社会[J]
.怀化学院学报,2014,33(12):10-12.
5
张光红,代少强.
农村土地流变的人类学研究——以滇东北雄村土地使用及其变迁为例[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8(5):85-88.
被引量:2
6
张光红,付前进.
农村土地的调适与隐喻——基于滇东北林村的考察[J]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16,26(1):12-14.
7
张光红.
调适与整合——以贵州剑河王村的桥为研究对象[J]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6,25(1):25-30.
被引量:2
8
李勇军,李双.
南岭民族走廊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7(5):67-73.
被引量:14
9
赵建驰.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重塑[J]
.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16,18(4):72-76.
被引量:1
10
胡宝华,刘立策.
骆越花山岩画的稻作文化解读[J]
.民族学刊,2017,8(3):76-83.
被引量:4
1
万书辉.
“美”的文化人类学阐释[J]
.重庆师专学报,1995,14(3):61-65.
被引量:2
2
风铃[J]
.青年科学,2005(7):25-25.
3
张祉杰.
打结[J]
.当代老年,2007(4):45-45.
4
黄小平.
流水从不打结[J]
.南国博览,2012(10):46-46.
5
冯雪红,安宇.
青藏高原作为一个生态、文化、社会系统——关于藏族的山地民族学分析[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5(4):23-27.
被引量:6
6
王明远.
示意的草标[J]
.现代交际,2002(8):38-38.
被引量:1
7
潘海生.
苗族口承习惯法的器物与文化符号[J]
.柳州师专学报,2011,26(4):6-9.
8
陈红.
土家族“偷俗”的文化人类学阐释[J]
.三峡论坛,2014(6):48-51.
被引量:3
9
徐晓光.
芭茅草与草标——苗族口承习惯法中的文化符号[J]
.贵州民族研究,2008,28(3):41-45.
被引量:23
10
薛琪薪,韦益金.
侗族“卜拉”的文化人类学阐释[J]
.长安学刊,2013(1):43-45.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08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