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刘师培与宋代理学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刘师培是近代学术思想史上一位重要学者,其学术研究相当广泛和深刻。在宋代理学研究领域成绩斐然。他对理学名称作了重新诠释,认为理学渊源于先秦两汉魏晋南朝学术,其中最主要来源于汉代学术,在梳理宋代理学时将理学分为南、北二学,并且认为这两者间存在着积极的互动。
作者
吴建伟
机构地区
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
出处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8-152,共5页
Jiangxi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刘师培
宋代理学
汉代学术
南
北二学
分类号
K092 [历史地理—历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6
1
刘师培.理学字义通释[A]..刘申叔遗书[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被引量:2
2
刘师培.国学发微[A]..刘师培全集:第1册[C].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
被引量:7
3
姜广辉.
论宋明理学与经学的关系[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8(5):3-12.
被引量:9
4
宋·朱熹.晦庵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被引量:1
5
宋·周敦颐.周子全书[M].西京清麓丛书本,清光绪十三年(1887).
被引量:1
6
冯友兰著,涂又光译..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382.
7
刘师培.汉宋学术异同论[A].刘师培全集(一)[C].刘申叔先生遗书影印本.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
被引量:1
8
刘师培.南北学派不同论[A]..刘申叔遗书:上[Z].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被引量:3
9
陈钟凡.刘先生行述[A].刘师培全集(一)[C].刘申叔先生遗书影印本.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
被引量:1
10
尹炎武.刘师培外传[A].刘师培全集(一)[C].刘申叔先生遗书影印本.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8
1
[美]柯文.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革命[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被引量:1
2
.孔门弟子多治诸子学[A]..遗书:第62册[M]:宁武南氏刊印本[C].,..
被引量:1
3
.国学发微[A]..遗书:第13册[M]:宁陵南氏刊印本[C].,..
被引量:1
4
刘文淇.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
被引量:1
5
章太炎.与刘师培书[A].汤志钧.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册[M].中华书局,1977..
被引量:1
6
刘光汉.汉代古文学辨诬.国粹学报[J],1907.
被引量:1
7
刘光汉.论孔子无改制之事.国粹学报,1906.
被引量:1
8
王汎森.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19
1
左玉河.
晚清“古学复兴”:中国旧学纳入近代新知体系之尝试[J]
.史学月刊,2004(9):62-71.
被引量:8
2
刘毓庆,郭万金.
战国《诗》学传播中心的转移与汉四家《诗》的形成[J]
.文史哲,2005(1):85-90.
被引量:7
3
李帆.
章太炎、刘师培、梁启超对戴震理欲观的评析[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79-85.
被引量:4
4
曾德雄.
谶纬的起源[J]
.学术研究,2006(7):92-97.
被引量:8
5
朱汉民.
周敦颐《易》学的宋学精神[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3(4):43-47.
被引量:3
6
罗剑波.
《文心雕龙·正纬》“折衷”解义[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5):108-112.
被引量:1
7
高云萍.
《濂洛风雅》与理学诗观[J]
.江西社会科学,2008,28(6):132-136.
被引量:4
8
王学斌.
晚清管子研究述论[J]
.管子学刊,2009(1):42-45.
被引量:4
9
孙旭红.
宋代理学与《春秋》学[J]
.北方论丛,2010(1):103-106.
被引量:1
10
孙旭红.
北宋《春秋》学的内在理路及历史价值[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7(3):80-83.
1
陈莉.
从《汉书·艺文志》序言看汉代“多元一体”的学术融合[J]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9,29(2):12-15.
被引量:2
2
郭伟宏.
《别录》、《七略》与汉代学术[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20(12):101-102.
被引量:2
3
何等红.
秦代博士对汉初学术的影响[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4(9):149-150.
4
熊铁基.
汉代学术的历史地位[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42(5):45-59.
被引量:8
5
甄静.
两汉经学到魏晋玄学及其转变之原因[J]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3):30-33.
6
鲍有为.
河间献王与古文经学的传承[J]
.古籍研究,2015(2):1-9.
7
赵光怀.
汉代诸子学与汉代学术——兼评《汉代诸子与经学》[J]
.管子学刊,2005(2):101-103.
8
蒋泽枫.
《潜夫论》引用经书问题研究[J]
.北方论丛,2017(2):32-38.
9
张涛,袁江玉.
汉代的易学与史学[J]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7,27(1):7-14.
被引量:4
10
刘太祥.
汉代游学之风[J]
.中国史研究,1998(4):43-54.
被引量:22
江西社会科学
200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