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于政策制定的非正规就业的概念界定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非正规就业对解决我国目前的就业问题有良好的适应性,有利于缓解经济转型带来的下岗、失业问题以及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乡——城流动带来的巨大压力。通过对非正规就业的概念进行一定的梳理,政策制定应该成为界定非正规就业的概念的重要依据。
作者
景思江
王红亮
机构地区
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政法学院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2007年第12期84-86,共3页
Hubei Social Sciences
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十六大"精神专项项目"湖北省非正规就业的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的阶段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03q038
关键词
非正规就业
概念
政策
分类号
C931.2 [经济管理—管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389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0
参考文献
11
1
陈淮.
非正规就业:战略与政策[J]
.宏观经济研究,2001(2):13-15.
被引量:27
2
联合国等编,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译..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199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718.
3
张小建主编..就业与培训[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213.
4
冷熙亮,丁金宏.
城市非正规就业发展及其问题——以上海为例的探讨[J]
.社会,2000,20(11):15-18.
被引量:18
5
张丽宾.
“非正规就业”概念辨析与政策探讨[J]
.经济研究参考,2004(81):38-43.
被引量:27
6
孙雅静.
我国的就业形势分析及对策[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5(4):22-25.
被引量:5
7
彭希哲,姚宇.
厘清非正规就业概念,推动非正规就业发展[J]
.社会科学,2004(7):63-72.
被引量:49
8
许经勇.
开创我国就业的新增长点[J]
.经济经纬,2002,19(1):32-34.
被引量:8
9
柴定红.
上海非正规经济发展对农民工就业空间的挤压[J]
.社会,2003,23(9):8-9.
被引量:10
10
胡鞍钢,杨韵新.
就业模式转变:从正规化到非正规化──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状况分析[J]
.管理世界,2001,17(2):69-78.
被引量:243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冷熙亮,丁金宏.
城市非正规就业发展及其问题——以上海为例的探讨[J]
.社会,2000,20(11):15-18.
被引量:18
2
.《中国社会学前沿报告》社会学研究[R].,2002..
被引量:1
3
《社会学研究》编辑部.《社会学研究》,2003,(2).
被引量:1
4
彼得·布劳 马歇尔.《现代社会中的科层制》[M].学林出版社,2001..
被引量:7
5
刘燕彬王编.《面向新世纪的全球就业》,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板社2000年9月.
被引量:1
6
孙雅静.
我国的就业形势分析及对策[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5(4):22-25.
被引量:5
7
周国富.
国外测算非正规经济的各种方法及其观点综述——兼论如何测算我国的非正规经济规模[J]
.统计研究,1999,16(4):47-51.
被引量:21
8
杨团.
中国的社区化社会保障与非营利组织[J]
.管理世界,2000,16(1):111-120.
被引量:93
9
金一虹.
非正规劳动力市场形成和发展中的几个问题[J]
.中国劳动,2000(10):7-10.
被引量:9
10
叶世芳.
如何开展对非正规部门的统计——介绍国际劳工组织的有关决议[J]
.统计研究,2001,18(3):17-22.
被引量:9
共引文献
389
1
刘波.
中国非正规经济的就业效应研究——基于投入产出模型[J]
.统计研究,2021(2):87-98.
被引量:12
2
布乃鹏,孔海燕,易顺.
中国非正规就业女性化趋势分析[J]
.劳动经济评论,2020(2):166-180.
被引量:1
3
裘雨明.
非正规就业结构实证分析[J]
.北方经贸,2006(9):28-30.
4
涂爱仙.
我国非正规就业现状研究[J]
.跨世纪,2008(7):27-27.
被引量:1
5
李娜.
非正规就业发展的制度设计难度与制度环境优化[J]
.现代经济信息,2008(8):190-191.
被引量:2
6
胡安荣 ,张衔 .
灵活就业——下岗再就业的现实选择[J]
.市场论坛,2004(3X):59-60.
被引量:1
7
康远志.
大学生非正规就业的模式、问题及对策分析[J]
.文教资料,2008(20):185-187.
被引量:4
8
张杰.
我国高校毕业生非正规就业问题探析[J]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107-111.
被引量:1
9
柳清瑞.
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障及策略[J]
.党政干部学刊,2005(6):20-21.
被引量:10
10
陈晴晔,陈雅颖.
试论我国经济体制变迁条件下的失业问题[J]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18(4):35-37.
同被引文献
10
1
杨燕绥.
规范劳动力市场与灵活就业[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8(S1):62-66.
被引量:17
2
彭希哲,姚宇.
厘清非正规就业概念,推动非正规就业发展[J]
.社会科学,2004(7):63-72.
被引量:49
3
张丽宾.
“非正规就业”概念辨析与政策探讨[J]
.经济研究参考,2004(81):38-43.
被引量:27
4
姚裕群.
论我国的非正规就业问题[J]
.人口学刊,2005,27(3):3-6.
被引量:21
5
李郁.
非正规就业概念的界定及对策[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5,27(3):212-215.
被引量:14
6
胡鞍钢,赵黎.
我国转型期城镇非正规就业与非正规经济(1990—2004)[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1(3):111-119.
被引量:152
7
姚宇.
非正规就业现象其积极意义[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7(6):12-18.
被引量:6
8
陈荣林.
“灵活就业”与“非正规就业”的比较与思考[J]
.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学报(工会理论研究),2007(6):32-33.
被引量:3
9
姚宇.
国外非正规就业研究综述[J]
.国外社会科学,2008(1):91-95.
被引量:38
10
万向东.
农民工非正式就业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9(1):159-170.
被引量:33
引证文献
1
1
田思路,彭浏诚.
论使用从属关系下非典型劳动者保护的多元化[J]
.中国劳动,2014(8):18-21.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郭春镇,石梦婷.
制造业灵活用工“返费”问题中的博弈及其治理[J]
.开放时代,2021(2):142-158.
被引量:7
2
姚辰.
弹性劳动时间的法律规制探讨[J]
.边缘法学论坛,2018,0(2):36-39.
3
田思路.
劳动关系非典型化的演变及法律回应[J]
.法学,2017(6):138-147.
被引量:60
4
杨兴坤.
影视制作中伤亡群众演员与剧组的法律关系及其救济[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7,33(6):111-114.
5
汪银涛,吴延溢.
人工智能时代劳动法立法范式的转型[J]
.人文杂志,2019(10):34-43.
被引量:19
6
陶红.
非标准雇佣趋势与就业者保护研究[J]
.法制博览,2017(4):205-206.
7
张荣芳,弭晶.
非典型劳动者社会保险权实现的法理逻辑与立法进路[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7(5):149-157.
被引量:10
8
战东升.
后《民法典》时代雇佣合同与劳动合同的立法选择[J]
.政治与法律,2022(9):146-159.
被引量:5
9
陈龙.
两个世界与双重身份--数字经济时代的平台劳动过程与劳动关系[J]
.社会学研究,2022(6):81-100.
被引量:32
10
汪维清,刘亚萍.
关于实习生劳动者身份的思考[J]
.劳动保障世界,2018(5X):3-4.
被引量:1
1
宋元梁.
试论我国的经济转型与人口转变[J]
.人文杂志,1997(3):49-53.
被引量:2
2
李黎旭.
非正规就业——破解我国就业难题[J]
.市场与发展,2003(7):16-18.
3
袁华荣.
把扩大就业与社区服务结合起来[J]
.综合经济导刊,2003(6):57-57.
4
李庆连.
对社会问题概念界定的几点思考[J]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2(6):388-388.
5
舒华.
揭开眼睛白天视物之谜[J]
.科学咨询,2002(21):44-44.
6
阎向东.
国外解决失业问题的经验[J]
.现代国际关系,2000(4):39-43.
被引量:1
7
卷首语[J]
.财富时代,2004(9):1-1.
8
我国人口达十二亿[J]
.思想政治课教学,1995,0(3):40-41.
9
罗纳德·海费兹,唐纳德·劳里.
面对“适应性挑战”优秀的领导只做6件事[J]
.销售与管理,2016,0(8):96-99.
10
霍海燕.
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动力与价值分析[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9(5):102-104.
被引量:1
湖北社会科学
2007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