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汉译佛典中的“形容词同义复叠修饰”
被引量:
8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汉译佛典中,经常有在名词(大多为单音节名词)前叠用两个甚至三个同义的单音形容词加以修饰的情况,此类用法在中土文献中极少见到,应该属翻译佛典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就语义而言,此类当属一种羡余现象,但从句子的节律而言,往往是为了满足汉译佛典的非偈颂部分四字一顿的读经风格。文章将探讨这种表达方式的主要特点及形成原因。
作者
董志翘
机构地区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语文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7-42,共6页
Linguistic Research
关键词
佛典
形容词复叠
同义
修饰
分类号
H14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59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20
参考文献
4
1
梁启超.《佛学研究十八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98-199页.
被引量:11
2
《大正新修大藏经》,佛陀教育基金会,下引佛经同.
被引量:5
3
朱自清,叶圣陶,吕叔湘合编.《百喻经·三重楼喻》注文,《文言读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80年,第82-83页.
被引量:1
4
章巽..法显传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208.
共引文献
14
1
郑贤章.
《汉语大词典》书证初始例试补[J]
.古汉语研究,2000(2):94-96.
2
吴晶.
陈寅恪“合本子注”说新探[J]
.浙江社会科学,2008(12):84-88.
被引量:4
3
李智君.
汉晋河西地缘政治与汉译佛经中心的转移[J]
.学术月刊,2008,40(12):113-121.
被引量:5
4
高文强.
晋宋之际佛学社会化原因初探[J]
.敦煌学辑刊,2011(1):82-91.
被引量:1
5
何伟文.
“基督佛教徒”或者“佛教基督徒”——论默多克小说《海,海》中佛教的价值[J]
.国外文学,2012(1):64-74.
被引量:4
6
荆亚玲.
略论汉译佛典文体对汉语词汇的影响[J]
.汉字文化,2012(2):36-38.
7
刘玉红.
介词研究二题[J]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21(3):70-73.
8
陈明.
抒海、竭海、弈海与拟海——印度佛教抒海神话的源流[J]
.外国文学评论,2013(1):215-239.
被引量:2
9
范晶晶.
试析《维摩诘所说经》与《说无垢称经》不同的翻译风格[J]
.世界宗教文化,2013(2):108-111.
被引量:1
10
盛蕙.
三部僧尼传所见东晋南朝佛教传播及分布[J]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3,29(2):20-25.
同被引文献
59
1
郭春环.
《尔雅》与同义复合词研究[J]
.古汉语研究,2000(4):58-64.
被引量:4
2
焦亚璐.
佛经翻译文学与中国古代小说渊源探析[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1(S3):233-237.
被引量:2
3
徐流.
论多音节同义并列复用[J]
.古汉语研究,1996(3):61-65.
被引量:9
4
吕云生.
同义复合词的语素分析[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5):36-41.
被引量:4
5
黎辉亮.
谈古代汉语的同义连文[J]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4,2(1):67-73.
被引量:6
6
陈伟武.
古汉语指代词同义连文说略[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29(3):126-129.
被引量:5
7
杨钢.
试论汉语复音化与语音简化的关系[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16(5):65-69.
被引量:9
8
张志达.
假设义类词同义连用举隅[J]
.古汉语研究,1993(2):13-17.
被引量:2
9
张志达.
“皆”类词同义连用举隅[J]
.古汉语研究,1992(4):67-70.
被引量:3
10
吴鸿逵.
论同义复词的类型及其作用[J]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31(1):91-96.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8
1
鞠彩萍.
汉译佛典文献三音节称谓中的羡余现象[J]
.语言学研究,2019(2):79-90.
2
李素娟.
汉语同义连用研究综述[J]
.中州学刊,2009(4):244-246.
被引量:4
3
史光辉.
从语言角度看《大方便佛报恩经》的翻译时代[J]
.古汉语研究,2009(3):44-50.
被引量:12
4
张久全.
佛经翻译与中国古代文学之嬗变[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13(1):85-88.
被引量:2
5
张家合.
从程度副词看中土文献与汉译佛经的差异[J]
.泰山学院学报,2012,34(1):83-87.
被引量:1
6
陈红玉.
佛经文学翻译及其对我国古典文学的影响[J]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29(6):13-15.
被引量:1
7
施晓风.
论魏晋南北朝中土文化对佛经汉译的影响[J]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8,33(2):106-112.
8
董志翘.
汉译佛典中多音节同义复用形式的来源及最终双音化选择[J]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45(3):79-96.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汪维辉.
古今汉语如何表达{放牧}概念[J]
.历史语言学研究,2023(1):158-187.
被引量:1
2
彭著东.
两周金文同义连用现象整理与分析[J]
.励耘语言学刊,2019,0(2):73-84.
3
史光辉.
《大方便佛报恩经》文献学考察[J]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1(5):15-19.
被引量:1
4
方一新,高列过.
从语言角度鉴别早期可疑佛经的方法和步骤[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25(2):1-9.
被引量:5
5
王毅力.
从词汇角度看《分别功德论》的翻译年代[J]
.宗教学研究,2012(1):143-147.
被引量:5
6
方一新,高列过.
从佛教词语考辨《大方便佛报恩经》的时代[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2(3):139-147.
被引量:4
7
毕苏欣.
逆向切除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探讨[J]
.黄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6(1):35-36.
8
徐正考,黄娜.
语言特征的考察与“误题”译经译者的确定——以《阿育王经》和《阿育王传》为例[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53(2):160-167.
被引量:3
9
王文涛.
“慈善”语源考[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28(1):28-33.
被引量:14
10
元文广.
从语言学角度考证《四十二章经》的成书年代[J]
.图书馆学研究,2016(10):78-82.
被引量:1
1
邱晨.
《上博简(九)》名词研究[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36(6):17-20.
2
曲金.
名词是否能重叠[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4,20(3):129-129.
被引量:4
3
于冬梅.
浅议“以形索义”的训诂方法[J]
.现代语文(理论研究),2005(12):13-14.
4
叶凯歌.
汉维语领属结构对比分析[J]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0(B12):27-29.
5
张世群.
肯定意义的否定形式表达法[J]
.都江学刊(综合版),2002,14(1):30-34.
6
杨荣.
论英语比喻修辞格中的“以人喻人”形式[J]
.科技信息,2008(22):268-269.
7
彭灿.
英语含蓄否定的翻译[J]
.世纪桥,2008(1):137-138.
8
吴晗.
The Translation of Idiomatic Phrases[J]
.校园英语,2014,0(13):108-109.
9
石要武.
日语中的特殊表达方式[J]
.日语知识,2012(5):21-22.
10
周瑞英.
“And”语义、语法、修辞功能研究[J]
.益阳师专学报,2002,23(1):121-123.
被引量:2
语文研究
2007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