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缺乏汉语史根基的所谓新观点——评《从所谓“补语”谈古代汉语语法学体系的参照系》
被引量:
2
New Views on Classic Chinese Grammar without First-hand Supporting Evidences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论断古代汉语中是否存在某种语法现象,必须具有汉语史的基础知识,必须亲自动手调查汉语语言事实或参阅该语法现象定量定性分析的研究成果。语言事实是一个观点的立论基础,也是检验一个观点是否正确的唯一依据。离开语言事实的任何新观点都只能看作是无稽之谈。
作者
洪成玉
机构地区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2-101,共10页
Journal of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词
古代汉语
补语类型
语言事实
分类号
H141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2
1
何乐士著..《史记》语法特点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334.
2
王力撰.中国语法理论[M]. 商务印书馆, 1951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5
1
胡裕树,范晓.
试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6(2):7-15.
被引量:212
2
唐钰明.
“例不十,法不立”的来历及意义[J]
.语文建设,1995(10):40-41.
被引量:4
3
孙良明.
忆劭西师谈“依句辨品”的来历[J]
.古汉语研究,2005(2):23-23.
被引量:3
4
王力.中国文法中的系词[M]//龙虫并雕斋文集: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
被引量:3
5
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3.
被引量:5
6
陆俭明.北京大学110年前行与回望(1)[N].中华读书报,2008-03-26.
被引量:1
7
鲁国尧.欣喜·忧虑--序[M]//董志翘.《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词汇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被引量:1
8
Nichols,Secondary Predicates Berkeley linguistic Society[J]1978.
被引量:1
9
halliday,M.A.K.1967 Notes on transitivity and theme in English,Part Ⅰ.Journal oflinguistics.
被引量:1
10
陆俭明,沈阳.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第五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王庆.
黎锦熙先生的名言“例不十,不立法”的来历和讹传——兼谈王力先生《汉语史稿》改“法不立”为“不立法”[J]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30(2):98-101.
被引量:3
2
辛世霞.
传统补语语法问题的理论解释——以《杂文月刊》(2009年第5~7期)为例[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5):41-4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孙良明.
中国现代语法学“句本位”文法代表“黎氏文法”——纪念劭西师《新著国语文法》出版九十年[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1-82.
被引量:2
2
纪凌云.
“舍”义辨——《孟子·滕文公上》“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20,36(1):88-95.
被引量:1
3
张跣.
阐释、训诂与文本的规定性[J]
.社会科学战线,2023(1):152-159.
被引量:2
1
季艳.
“V不下”与“V不了”句法语义语用对比探析[J]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5,19(3):70-73.
被引量:6
2
覃晓航.
壮语特有补语类型研究[J]
.语言研究,2004,24(2):118-126.
被引量:3
3
任绘娜.
对外汉语教学之结果补语偏误分析[J]
.青春岁月,2013,0(10):122-123.
4
易丹.
元代汉语的状态补语[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1,31(4):71-73.
5
朱庆祥.
从序列事件语篇看“了_1”的隐现规律[J]
.中国语文,2014(2):134-148.
被引量:15
6
张彻,郭玉洁.
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重新探讨[J]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3,1(4):53-55.
7
胡明扬.
“有人_1”≠“有人_2”[J]
.语文建设,1993,0(3):25-25.
8
柏程伟.
“来”、“去”充当的趋向补语和宾语的次序问题——以《发展汉语中级汉语阅读(下)》为例[J]
.青年文学家,2013,0(17):168-169.
9
陈玉飞.
现代汉语动结式和使成式的区别[J]
.学语文,2015(5):74-76.
10
张振楠.
试论现代汉语“动结式”及其对外汉语教学[J]
.明日风尚,2016,0(14):259-259.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