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近80年鲁迅文学翻译研究检讨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鲁迅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文学创作、学术研究、文学翻译,但对鲁迅的文学翻译,学术界却研究得非常少,也不重视。大致说来,迄今鲁迅的文学翻译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鲁迅与外国文学的关系;鲁迅的翻译理论;鲁迅的翻译实践。本文主要从这三个方面来回顾和总结近80年的鲁迅文学翻译研究。
作者
高玉
机构地区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81-186,共6页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关键词
鲁迅
文学翻译
研究成果
分类号
I210.97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31
同被引文献
83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17
1
唐弢.西方影响与民族风格—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一个轮廓[A].唐弢文集:第9卷[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317—318.
被引量:1
2
乐黛云.
尼采与中国现代文学[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17(3):20-33.
被引量:31
3
唐弢.一个应该大写的文学主体—鲁迅[A].唐弢文集:第7卷[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
被引量:1
4
许钦文 鲁迅译.《苦闷的象征》.青年界,(1947).
被引量:1
5
许钦文,鲁迅译.《苦闷的象征》[J].1913-1983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第4卷[Z].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7.439.
被引量:1
6
李春林主编..鲁迅与外国文学关系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883.
7
陈福康著..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521.
8
王秉钦著..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319.
9
刘少勤著..盗火者的足迹与心迹 论鲁迅与翻译[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260.
10
孟昭毅,李载道主编..中国翻译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645.
共引文献
31
1
王小平.
郭沫若与中国文学的审美现代性[J]
.郭沫若学刊,2004(4):37-41.
2
文学武.
地火依旧在奔突运行——论新时期的《野草》研究(1981-2001)[J]
.鲁迅研究月刊,2005(8):24-30.
被引量:2
3
张金梅.
论90年代前期乐黛云的比较诗学视野——以《世界诗学大辞典》为例[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4(2):72-75.
被引量:1
4
黄怀军.
鲁迅早期的尼采观新探[J]
.中国文学研究,2006(4):21-25.
被引量:3
5
高玉.
鲁迅与文学翻译及其研究现状与前景[J]
.广东社会科学,2007(2):179-183.
被引量:4
6
曾繁仁.
乐黛云教授在比较文学学科重建中的贡献[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7(5):108-117.
被引量:4
7
白杰.
“权力意志”棱镜下的民族想象:重审战国策派[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5):60-63.
被引量:1
8
叶隽.
清民之际尼采东渐的三道路径[J]
.中国文学研究,2011(2):103-109.
被引量:3
9
曾繁仁.
乐黛云教授在比较文学学科重建中的贡献[J]
.邯郸学院学报,2011,21(1):14-21.
10
杨慧林.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学科命意及发展趋向[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4(1):44-48.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83
1
任珊.
章太炎的文学复古与鲁迅文学的发生[J]
.学术月刊,2007,39(7):120-128.
被引量:5
2
姚新勇.
鲁迅岂是专制主义的精神盟友——与朱学勤先生商榷[J]
.粤海风,2007(1):58-63.
被引量:5
3
许怀中.
鲁迅早期译介外国文学与“立人”思想的启蒙[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36(3):1-8.
被引量:3
4
熊融.
关于《哀尘》、《造人术》的說明[J]
.文学评论,1963(3):90-94.
被引量:23
5
戈宝权.
关于鲁迅最早的两篇译文——《哀尘》、《造人术》[J]
.文学评论,1963(4):133-134.
被引量:14
6
王向远.
日本白桦派作家对鲁迅、周作人影响关系新辨[J]
.鲁迅研究月刊,1995(1):4-10.
被引量:7
7
王宏志.
民元前鲁迅的翻译活动─—兼论晚清的意译风尚[J]
.鲁迅研究月刊,1995(3):47-59.
被引量:34
8
袁锦翔.
鲁迅译笔新探[J]
.外语研究,1987,4(2):19-27.
被引量:2
9
许崇信.
历史·文化·翻译——鲁迅翻译理论的历史意义[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4):83-90.
被引量:3
10
陈方竞.
关于中国现代文学走向世界的思考──鲁迅与世界文学[J]
.鲁迅研究月刊,1994(11):59-63.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6
1
崔云伟,刘增人.
2007年鲁迅研究综述[J]
.鲁迅研究月刊,2008(9):60-73.
2
陈红.
回归译本对比——鲁译研究方法论刍议[J]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1):28-32.
被引量:1
3
王家平,吴正阳.
百年鲁迅翻译研究历史与新的学术增长点[J]
.关东学刊,2018(4):89-97.
被引量:2
4
彭勇穗.
超越历史 对话当下——鲁迅翻译理论研究路线[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9,39(5):57-64.
5
岳笑囡,潘世圣.
《哀尘》底本:森田思軒译《随见录》第四则--汉文脉共享与鲁迅的“翻译”政治[J]
.鲁迅研究月刊,2021(4):22-31.
被引量:2
6
康伟.
鲁迅转译的再研究[J]
.东北亚外语研究,2021,9(4):18-23.
二级引证文献
5
1
康伟.
鲁迅转译的再研究[J]
.东北亚外语研究,2021,9(4):18-23.
2
符杰祥.
何以“造人”?——鲁迅“造人术”译介源头考[J]
.鲁迅研究月刊,2022(6):22-32.
被引量:1
3
龚晓辉,贺诗泽.
鲁迅翻译实践在中国白话文建构中的作用[J]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22,39(4):89-94.
4
刘虎.
在鲁迅的旗帜下皖西“未名四杰”的革命文学翻译[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3(2):124-128.
5
李冬木.
关于留学生周树人的两位日本老师——以“流石”为中心[J]
.鲁迅研究月刊,2024(7):5-15.
1
袁荻涌.
鲁迅的翻译理论及其实践[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8(2):99-103.
被引量:1
2
陈雪梅.
鲁迅的翻译理论述评[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12):124-125.
3
刘孝银.
鲁迅翻译理论探析[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12):45-46.
4
崔永禄.
鲁迅的异化翻译理论[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4(6):143-149.
被引量:26
5
欧阳桃.
从多元系统论看鲁迅的异化翻译理论[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3):124-125.
6
丁小凤,韩虎林.
也论鲁迅的翻译观[J]
.池州师专学报,2007,21(1):87-90.
被引量:1
社会科学研究
200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