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小学语文教科书的“贫困”现象及其审美发展趋势
被引量:2
出处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02年第6期76-78,共3页
Journal of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二级参考文献11
-
1吴康宁.教育的社会功能诸论述评[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35(3):77-84. 被引量:19
-
2南京师大课题组 朱志勇执笔.《课程社会学研究简论》[J].教育研究,1997,. 被引量:1
-
3鲁洁.《论教育的适应与超越》[J].教育研究,1995,. 被引量:1
-
4人教社出版.初级小学语文(1—8册). 被引量:1
-
5人教社出版.高级小学语文(1-4册). 被引量:1
-
6人教社出版.初中语文(1-6册). 被引量:1
-
7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17卷《中国教育改革》.人教社1993年版,第25页. 被引量:1
-
81956年版小学语文第五册.《拔草》.人民教育出版社. 被引量:1
-
91978年版小学语文第九册.《幸福是什么》.人民教育出版社. 被引量:1
-
101992年版小学语文第七册.《劳动最有潜味》.人民教育出版社. 被引量:1
共引文献53
-
1朱爱玉.高职《工程力学》教学探讨[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1):70-71. 被引量:1
-
2罗红.论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实践中的误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9(S1):67-70. 被引量:1
-
3何文胜.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教科书的价值取向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7(z1):156-162. 被引量:20
-
4钟勇.在问题的不断生成与解决中指导学生探究阅读[J].教育研究与实验(新课程研究),2005(1):30-32. 被引量:1
-
5李纯.适应新课程,强化馆藏资源建设[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5(6):42-43. 被引量:2
-
6朱志勇,刘叶.沪港台三地文学类畅销书价值取向的社会学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140-147. 被引量:4
-
7杨杰.对新课标语文综合实践课的思考[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6(3):84-85. 被引量:4
-
8龙梅.少数民族地区开展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困难与实施策略——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为研究个案[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3(F09):11-13. 被引量:3
-
9龙梅.民族地区有效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紧迫性——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为研究个案[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1(6):61-63. 被引量:1
-
10曲霞,张芹,李凤兰.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想期盼与现实境遇——基于对山东省小学语文教师调查情况的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07(19):44-46.
同被引文献14
-
1姚本先,涂元玲.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人物的心理学研究[J].心理科学,2003,26(1):74-77. 被引量:16
-
2靳玉乐,陈妙娥.新课程改革的文化哲学探讨[J].教育研究,2003,24(3):67-71. 被引量:74
-
3羊蕙蓉.教育与国家发展——台湾经验.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94.235—318 被引量:1
-
4刘美慧.多元文化取向的社会科教学研究.高雄:高雄复文图书社,1999.43—56 被引量:1
-
5倪妮.小青蛙捉害虫[J].青少年日记,2004,0(2):45-45. 被引量:1
-
6吴永军.当代教育社会学研究趋向透视[J].上海教育科研,1996(6):13-17. 被引量:7
-
7吴康宁.简论课程社会学研究的功用[J].课程.教材.教法,2000,20(11):16-19. 被引量:19
-
8王有升.语文教科书的社会学阐释[J].教育科学,2000(3):21-24. 被引量:19
-
9吴康宁.“课程内容”的社会学释义[J].教育评论,2000(5):20-22. 被引量:31
-
10鲁洁.应对全球化:提升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1):27-30. 被引量:80
二级引证文献4
-
1唐恒钧,陈碧芬,张维忠.数学教科书中的多元文化问题[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26(7):28-31. 被引量:8
-
2孟凡,李新.人教版高中英语教科书跨文化交际主题研究[J].教学与管理,2023(10):62-67.
-
3张维忠,唐恒钧.从多元文化数学到多元文化数学教育[J].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2023(12):1-5.
-
4黎殷涵.现行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多元文化内容分析——以四年级为例[J].教育进展,2023,13(2):646-654.
-
1李素洁.新形势下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问题的思考与对策分析[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12):129-129.
-
2潘满英.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干预对策[J].中国学校卫生,2005,26(7):602-603. 被引量:21
-
3张晓祥.普通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8(7):52-53.
-
4纪咏,杨剑坤,梁舜尧,侯玉峰,无.推进贫困地区教育公平的理性“谏行者”[J].中国周刊,2016,38(10):66-73.
-
5罗雪梅.隐而待发:关注贫困学生的心理贫困现象[J].江苏教育研究(实践)(B版),2009(7):48-49.
-
6李福宝,丁桂兰.高校贫困生心理状况浅析[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5(2):135-137. 被引量:12
-
7席瑾.高校贫困生心理和道德贫困现象及对策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9(3):22-23. 被引量:3
-
8张玉胜.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堪称扶贫攻坚“升级版”[J].基础教育论坛,2015(4X). 被引量:2
-
9国务院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J].基础教育论坛,2015(9Z).
-
10朱志明.关于摆脱经济、思想与心理贫困的思考[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1(4):174-1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