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02年第3期41-43,共3页
Journal of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二级参考文献1
-
1张玉田等.学校教育评价.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19
-
1吴振利.中小学教师评价权的个案调查与探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14(5):65-67. 被引量:4
-
2张卫宇.借助发展性评价 引领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J].文教资料,2007(16):154-155. 被引量:1
-
3穆凤良.英国的教师评价制度[J].中小学管理,1998(4):44-45. 被引量:3
-
4张德伟.日本中小学教学与评价一体化原则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5,32(2):29-33. 被引量:31
-
5崔玉平,危力军.国际化背景下的教师评价制度改革[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5(5):3-5. 被引量:5
-
6李尚卫,潘洪建.教学评价:关注过程,尊重差异[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11):366-368. 被引量:5
-
7李润洲.学生评价偏差的表现、原因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2(2):18-20. 被引量:4
-
8刘祖琼.我国中小学教师评价制度.台声·新视角,2006,(1). 被引量:1
-
9季洪旭.教师评价:统一性与区别性相结合[J].上海教育,2008(3):72-72. 被引量:1
-
10王凌.当前美国中小学教师评价改革述评[J].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99,15(1):79-85.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5
-
1李尚卫,周天梅,杨文淑.论我国基础教育评价的应然取向[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0(5):6-8. 被引量:1
-
2陈振华.近年来教师评价若干变革评析[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1(4):42-46.
-
3陈振华.教师评价若干变革评析[J].教师教育研究,2012,24(5):62-66. 被引量:7
-
4罗芳,康淑瑰,石仲文.新教学模式下教师评价的几点思考[J].数学教学研究,2013,32(1):57-61. 被引量:2
-
5阚斌斌,杨玉倩.中小学教师发展性评价的实施策略探究[J].教育探索,2022(4):80-83. 被引量:2
-
1王梅青.中小学教师评价现状及对策探讨[J].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13(10):28-30.
-
2夏心军.中小学教师评价的目标、标准、内容和方式[J].人民教育,2004(12):19-20. 被引量:6
-
3任春亮.基于素质教育的中小学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4):141-142. 被引量:1
-
4张淑清.贫困山区教师教学行为调查与分析--以山西省忻州市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2009(1):48-50. 被引量:4
-
5张金华.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教学评价方式的变革[J].文教资料,2007(1):39-40. 被引量:2
-
6王斌华.教师评价标准的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09,21(6):53-57. 被引量:28
-
7孙河川,郝玲玲.中国特级教师与英国大师级教师评价标准之比较研究[J].教育科学文摘,2012(1):41-41.
-
8孙河川,郝玲玲.中国特级教师与英国大师级教师评价标准之比较研究[J].中国教师,2011(20):20-23.
-
9魏江霞.教师评价标准的改革——新课程改革的催化剂[J].甘肃教育,2009(19):10-10.
-
10邵文其,韩兵,施学斌,俞炯志.中澳教师评价和考核均差异分析[J].浙江教学研究,2015,0(4):17-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