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学科指向性”特点的形成及其面临的挑战
被引量:
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致力于构建学科体系的学科指向性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区别于外国的显著特点,这一特点是在其发展的时代背景、学科制度和早期研究骨干力量的观念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它在对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产生诸多重要影响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将对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产生深远影响。
作者
高军
机构地区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中国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37-40,共4页
China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关键词
高等教育研究
学科指向性
特点
挑战
分类号
G649.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175
同被引文献
36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6
参考文献
14
1
胡建华等著..高等教育学新论 新世纪版[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569.
2
胡建华.
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的特殊性分析[J]
.教育研究,2003,24(12):15-18.
被引量:40
3
高奇著..中国高等教育思想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433.
4
潘懋元.高等教育研究的比较、困惑与前景[c]//潘懋元.潘懋元论高等教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
被引量:1
5
潘懋元,王伟廉主编,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研究会编..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361.
6
潘懋元.高等专业教育问题在教育学上的重要性[c]//潘懋元.潘懋元论高等教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3.
被引量:1
7
潘懋元.高等学校教育学讲义前言[C]//潘懋元、潘懋元论高等教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18.
被引量:1
8
薛天祥主编..高等教育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64.
9
季诚钧.
《教育学》学科名称刍议[J]
.课程.教材.教法,1995,15(5):26-28.
被引量:2
10
万力维..控制与分等:权力视角下的大学学科制度的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
二级参考文献
5
1
江泽民.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
.民主,2002,0(10):1-1.
被引量:6
2
蔡克勇.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全国高等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工作会议论文[M].,2002..
被引量:1
3
.论文所使用的有关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资料均来自“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页”[EB/OL].http:∥onsgep.moe.edu.cn.,.
被引量:1
4
.《全国普通高校名单》、《全国民办普通高校名单》[EB/OL].(http:∥www.moe.edu.cn),.
被引量:1
5
胡建华.
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的特殊性分析[J]
.教育研究,2003,24(12):15-18.
被引量:40
共引文献
175
1
解德渤,马萌迪.
潘懋元与阿特巴赫的三大理论分歧——兼论高等教育研究的中国气派[J]
.中国高等教育评论,2022(2):171-187.
被引量:1
2
李均.
“知识本位”抑或“制度逻辑”:高等教育学建立标志辨析[J]
.高等教育研究,2023,44(5):37-46.
被引量:2
3
赵军.
高等教育学何以可能——论高等教育学建设的三个向度[J]
.三峡论坛,2009(1):133-136.
4
伍红林.
论高等教育学与教育学的“因缘”[J]
.高等教育研究,2015,36(8):49-55.
被引量:8
5
李庆豪.
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进展、问题与前景[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8(4):19-22.
被引量:7
6
李庆豪.
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学科建设:进展与前景[J]
.江苏高教,2004(4):6-9.
被引量:6
7
王建华.
论高等教育学与教育学的关系[J]
.教育研究,2004,25(8):17-20.
被引量:16
8
万力维.
大学学科等级制度及其影响[J]
.教育发展研究,2005,25(2):41-43.
被引量:8
9
邹海燕.
美国专业博士及其培养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2005(2):41-44.
被引量:10
10
马千里,王秀慧.
论研究生教学中的“课题学习”模式[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11):48-51.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36
1
潘懋元.
在《高等教育学》教材听取意见座谈会上的发言[J]
.高等教育研究,1984,5(1):20-23.
被引量:8
2
张斌贤.
从“学科体系时代”到“问题取向时代”——试论我国教育科学研究发展的趋势[J]
.教育科学,1997(1):16-18.
被引量:74
3
罗志田.
走向“行动的时代”:“问题与主义”争论后的一个倾向[J]
.社会科学战线,2005(1):155-160.
被引量:9
4
胡建华.
近20余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发展的实证分析——基于“六五”至“十五”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J]
.现代大学教育,2005,21(2):10-15.
被引量:21
5
刘利先,喻萍,孙俊.
当前土木工程学科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J]
.昆明大学学报,2005,16(1):72-74.
被引量:3
6
袁振国.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审视——M.韦伯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给我们的启示[J]
.上海高教研究,1995(6):18-21.
被引量:6
7
张玉娥,白宝鸿.
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
.高等建筑教育,2005,14(3):16-17.
被引量:6
8
孙俊三.
教育研究的境界——论教育学的学术品格与学术精神的追求[J]
.教育研究,2005,26(11):11-17.
被引量:19
9
刘海春.
论马克思的人本理想与休闲教育目标[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21(12):95-97.
被引量:27
10
李硕豪,贾永堂.
高等教育学学科研究方法综述[J]
.理工高教研究,2005,24(6):11-13.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5
1
田虎伟.
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理想范式:混合方法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2007(7):15-17.
被引量:22
2
蔺鹏臻,张慧,宁贵霞.
土木工程专业系统性课外辅助教育模式的探索[J]
.高教论坛,2008(5):130-132.
3
周廷勇.
关于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的若干思考[J]
.中国高教研究,2011(6):20-23.
被引量:3
4
魏宏聚.
“问题”抑或“主义”——高等教育研究价值取向的争论与反思[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2(1):137-141.
被引量:1
5
吴唯,梁宸,张丽颖,李胜连.
大学生“四位一体”课外辅助培养模式实证研究[J]
.价值工程,2014,33(30):261-262.
二级引证文献
26
1
孙孝文,李俊.
哲学视角下教育管理研究范式的选择[J]
.理论月刊,2009(9):92-94.
被引量:1
2
兰国帅,张一春.
国外高等教育研究:进展与趋势——高等教育领域12种SSCI和A&HCI期刊的可视化分析[J]
.高等教育研究,2015,36(2):87-98.
被引量:42
3
刘小强.
再论高等教育研究的方法组合--与田虎伟同志商榷[J]
.中国高教研究,2008(4):57-59.
被引量:6
4
高潇怡,刘俊娉.
论混合方法在高等教育研究中的具体应用——以顺序性设计为例[J]
.比较教育研究,2009,30(3):49-54.
被引量:10
5
曹如军.
高等教育视野中多学科研究的三个问题[J]
.大学教育科学,2009(2):9-13.
被引量:2
6
刘阳.
图书馆学研究方法论再探——基于研究范式的视角[J]
.图书馆,2009(3):13-15.
被引量:6
7
曹如军.
高等教育视野中多学科研究的三个问题[J]
.理工高教研究,2009,28(2):13-16.
被引量:1
8
魏宏聚.
论教育理论普适性思想的内涵、困境与终结[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7(2):65-69.
被引量:1
9
田虎伟.
混和方法研究的理论基础及特点[J]
.中国高教研究,2010(4):27-30.
被引量:4
10
齐艳.
混合方法研究及对我国护理研究的启示[J]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6):1457-1460.
被引量:2
1
诸一敏.
西游之路[J]
.读读写写,2013(7):62-63.
2
邓颖琪.
盗版西游也精彩[J]
.读读写写,2014(1):42-43.
3
李子坳.
遇到艾文后[J]
.读读写写,2014(4):40-41.
4
骆阳.
我的大二班 我的杨老大[J]
.中学生博览,2014(3):30-31.
5
王慧.
生死法杖[J]
.读读写写,2013(3):32-33.
6
陈雪莲.
药丸风波[J]
.读读写写,2013(1):30-31.
7
张正江.
素质与教育问题的早期研究[J]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1998(5):3-6.
被引量:1
8
朱景坤.
“学科”范式下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
.现代教育管理,2014(10):28-32.
被引量:4
9
陈金江,许晓东.
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之反思——从学科性视角到方法论视角的转向[J]
.高等教育研究,2007,28(12):72-76.
被引量:12
10
宗文.
“14年抗战”将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关键词[J]
.老同志之友(下半月),2017,0(2):18-19.
中国高教研究
2006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