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6年第9期3-4,共2页
Journal of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二级参考文献1
-
1[2]Appelbaum William J. Chambliss.Sociology a brief introduction,Richard P. Addison-Wesley Educational Publishers Inc,1997. 被引量:1
共引文献11
-
1宋丽范.符号互动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11(1):20-22. 被引量:28
-
2冯雪红.目的论引导下的实践型翻译教学新模式探索[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7(4):109-112. 被引量:2
-
3王举.论我国高考社会存在的合理性——基于结构功能主义的解读[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版),2010(1):41-43.
-
4郑雪松.论功能主义理论对教育的启示[J].煤炭高等教育,2010,28(2):15-18. 被引量:2
-
5张爱琴.功能主义视野中民族地区校本课程的价值关怀[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1(5):72-74. 被引量:1
-
6刘礼娜.结构功能理论视角下中小学班干部问题[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2(7):282-283.
-
7谢彩虹.基于功能主义理论的新闻英语翻译教学[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8):107-108. 被引量:1
-
8陈卫亚,王军.从社会学相关理论看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传承之必要性及政策调整[J].民族教育研究,2013,24(4):16-21. 被引量:9
-
9杨琳,陈亮.符号互动理论文化对教育的启示与局限[J].商业文化,2014(27):243-244.
-
10孙峰.终身教育共同体视角下高校与社区互动利益驱动机制构建[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4(5):11-17.
同被引文献26
-
1石鸥.教学过程: 飘忽的声音和流动的本质——兼论教学语言[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26(3):74-79. 被引量:15
-
2刘赵平.社会交换理论在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研究中的应用[J].旅游科学,1998,12(4):30-33. 被引量:39
-
3陈羚.国内外有关教师课堂提问的研究综述[J].基础教育研究,2006(9):17-20. 被引量:89
-
4徐致云,陆林.旅游地生命周期研究进展[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9(6):599-603. 被引量:25
-
5杨莉君,康丹.对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的观察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7(2):22-26. 被引量:47
-
6尤洛夫斯基、古苏:《居住距离对居民旅游态度的影响》,《旅游研究纪事》,2004年第31期,第296~312页. 被引量:1
-
7古苏、尤洛夫斯基、尤塞尔:《基于结构模型方法的旅游目的地居民态度研究》,《旅游研究纪事》,2002年第29期,第79~105页. 被引量:1
-
8尼古拉斯、塔帕、高龙宰:做游目的地居民视角下的世界遗产地圣卢西亚皮通山保护区》,《旅游研究纪事》,2009年第36期,第390~412页. 被引量:1
-
9瑞安、谷慧敏:《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98—299页. 被引量:1
-
10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模型的起源》,频道视野出版社2006年版,第13~26页.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23
-
1叶玲丽,张学新.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指导互动机制的探索与实践——基于对分课堂视角[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11):187-189. 被引量:1
-
2张婷.幼儿园课堂有效性研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0(5):53-53.
-
3陶蕊.市场营销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基于符号互动论视角[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8,34(2):49-53.
-
4帅飞飞.可见的英语写作教学评研[J].基础教育参考,2018,9(24):6-8. 被引量:2
-
5曹新茹.符号互动理论视野下实习生专业认同研究——以学前教育专业硕士为例[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29(1):86-90. 被引量:1
-
6唐金萍,耿江华.符号互动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反拨效应——大姚一中高中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海外英语,2019,0(13):54-55.
-
7徐洁,颜玉如.符号互动理论视角下的爱国主义教育行动逻辑[J].现代教育科学,2020(5):76-80.
-
8阿依古丽.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提问[J].教育观察,2020,9(24):86-87. 被引量:2
-
9李臣之,阮沁汐,纪海吉.研究生学习获得感影响因素的质性探究[J].现代教育管理,2020(11):102-110. 被引量:17
-
10杨默衍,何英,李翠含.小学生武术兴趣与合作精神的促进提高——基于合作学习实证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21,43(3):65-72.
-
1熊华生,G.K.Verma,R.M.Beard.教师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J].上海教育科研,1986(6):45-46.
-
2谢惠娜.谈中职德育课教学管理中的角色期待[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5(3):124-126. 被引量:2
-
3田兆东.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要“立体化”[J].学周刊(中旬),2010(4):71-71.
-
4雷茜.美丽的误会——我与社会学[J].高考金刊,2003(4):20-21.
-
5李飞.浅谈高校德育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1997,0(4):47-49.
-
6高德娟,张学梅.多校区的大学文化比较及建设的实证研究[J].保山师专学报,2006,25(1):23-25. 被引量:1
-
7隋赤,王敏.教师在职培训的主要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05(8):115-116. 被引量:3
-
8孙兰英.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3):254-254.
-
9徐章韬,何穗.如何深度挖掘教材——从平均数的角度把握抽屉原理[J].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2013(4):5-5. 被引量:2
-
10常丽丽.教学活动中的公平问题[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2(4):33-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