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以评价促发展——对学生评价改革的思考
被引量: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在分析传统学生评价模式利弊的基础上,提出了学生评价改革的核心应突出发展的功能,从对人的丰富内涵的认识,肯定发展性学生评价是一种面向未来教育的评价理念,是当前学生评价的理性选择。并对发展性学生评价内涵和特征进行了阐述和思考,对评价的方法和策略进行了探讨。
作者
张霞燕
机构地区
宁波大学纪委/监审处
出处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6年第2期53-55,共3页
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词
发展性学生评价
学生评价
个体差异
学生发展
分类号
G455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60
同被引文献
33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45
参考文献
5
1
刘伟清.
纪实性评价:大学生评价的主导方针[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1):64-66.
被引量:4
2
李润洲.
学生评价模式探析[J]
.中国教育学刊,2003(5):53-56.
被引量:33
3
王景英主编..教育评价[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439.
4
韩立福.
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方法策略研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4(7):32-35.
被引量:17
5
徐魁鸿,张荣娟.
发展性学生评价理论与实践研究[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4(5):53-54.
被引量:14
二级参考文献
8
1
朱智贤,钱曼君,吴凤岗,林崇德.
小学生字词概念发展的研究[J]
.心理科学通讯,1982,5(3):25-31.
被引量:4
2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被引量:26
3
高平叔.蔡元培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48.
被引量:25
4
柏拉图著 郭斌和译.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216.
被引量:9
5
[5]林德宏.哲学概论[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被引量:1
6
雷颐.教育与社会.东方文化,2000,(1).
被引量:4
7
林崇德.学习与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453.
被引量:49
8
尤建成,强建周.
学生评价——大学素质教育的切入点[J]
.中国高教研究,2000(2):43-44.
被引量:20
共引文献
60
1
曲秋莳,庞文燕.
高职信息化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验证[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7):89-96.
被引量:8
2
吴全全,王茜雯,闫智勇.
职业院校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的困境表征与模式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范式的探思[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37(14):55-63.
被引量:18
3
冒孪国.
关于初中美术课程开展成长性评价的实践研究[J]
.试题与研究,2021(18):43-44.
4
程中,郭清.
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初探[J]
.职业教育研究,2010(S1):41-42.
被引量:4
5
李明远.
新课程背景下政治学科学业评价的问题与对策[J]
.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3,2(3):77-79.
被引量:2
6
柳世玉,李祥.
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多视阈融合[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28(8):112-114.
7
曹红英,齐路良.
大学生质量评价方法的改进与思考[J]
.理工高教研究,2005,24(5):77-81.
被引量:3
8
吴维宁,高凌飚.
学业评价模式的初步研究[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107-112.
被引量:16
9
杜彦武,孙兆进.
实施发展性学生评价的一点思考[J]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5,27(6):109-111.
被引量:2
10
黄旭升.
单独招生考试入学学生学习适应性及评价研究——以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单招考试为例[J]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6(2):50-52.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33
1
贾保方.
学生学习评价主体多元化初探[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1):64-65.
被引量:15
2
杨慧莹.
浅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J]
.三江高教,2006,0(Z1):26-29.
被引量:3
3
王剑飞.
高校学生工作创新机制探新[J]
.长春大学学报,2004,14(5):82-84.
被引量:1
4
杨四海.
高校学生工作评价体系重构的目标取向[J]
.江苏高教,2005(2):106-108.
被引量:14
5
陈淼焱.
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实施策略探究[J]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5,7(1):30-33.
被引量:6
6
王建军.
“大”学生评价[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5(12S):35-36.
被引量:1
7
贾宝汝,郭红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发展性学生评价[J]
.绥化学院学报,2005,25(6):131-132.
被引量:3
8
徐敦楷,吴汉东.
新时期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思考[J]
.中国高等教育,2006(6):43-45.
被引量:6
9
马勇琼.
构建符合新课程的学生评价体系,促进学生个体发展[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6,27(1):163-165.
被引量:7
10
孔羽,方耀楣,张希胜.
中美高校教师本科教学评价体系的比较研究[J]
.辽宁教育研究,2006(11):80-83.
被引量:33
引证文献
10
1
李文明,赵江,陶宇,王颖.
对高校学生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J]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3):86-88.
2
徐玲.
发展性学生评价在人体机能学基础及护理应用教学中的运用[J]
.卫生职业教育,2009,27(2):43-45.
被引量:1
3
马来训,刘广利.
学生质性评价实施困境浅析[J]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9(2):7-8.
被引量:4
4
潘玉驹,何毅.
论发展性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构建[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57(5):113-117.
被引量:29
5
李远煦,赵月峰.
现行大学生评价体系导向功能失衡的实证分析——基于高校教育主体评价的角度[J]
.社会科学战线,2010(10):274-276.
被引量:2
6
叶超,高洁.
浅谈独立学院现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反思及对策——以温州大学城市学院学生评价体系为例[J]
.新课程(教育学术),2012(2):39-40.
7
张秀梅,何晓丹.
浅析中美高校的学生考评模式[J]
.中国轻工教育,2013,16(6):8-11.
被引量:1
8
孙平红.
改革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法手段的研究[J]
.教育观察,2013,2(35):12-16.
被引量:1
9
周静,王运武.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学习发展性评价模式研究[J]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15(3):29-33.
被引量:6
10
陈春香,姜智能,程正.
《新能源发电技术》实验考核模式探讨[J]
.教育教学论坛,2018(28):270-27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45
1
沈振.
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标准:问题与对策[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19,0(12):160-161.
2
何毅,潘玉驹.
试论当前高校学生评价体系改革的必要性[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8(3):114-117.
被引量:11
3
贺世杰,上官修敏,王传远.
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36(1):155-161.
被引量:1
4
王家.
基于AHP模糊综合评判的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J]
.商情,2011(13):142-142.
5
严赞开,衷明华,陈秋平.
谈化学特色专业的建设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韩山师范学院为例[J]
.新课程研究(下旬),2011(10):94-96.
被引量:3
6
李玲,熊健杰,韩玉梅.
西方教育目标分类学对构建我国教师素质标准的启示[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7(6):65-69.
被引量:5
7
叶超,高洁.
浅谈独立学院现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反思及对策——以温州大学城市学院学生评价体系为例[J]
.新课程(教育学术),2012(2):39-40.
8
林伟华.
基于灰色模糊理论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5(4):98-105.
被引量:4
9
董卓宁,张江,张弛.
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构建与实施方法研究[J]
.教育探索,2012(12):120-121.
被引量:22
10
林勇.
基于FAHP的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设计[J]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3,41(7):1108-1110.
被引量:10
1
刘晓丽.
巧用评价促发展[J]
.成才之路,2010(24):79-79.
2
评价促发展 和谐创优质[J]
.宣武教育,2008(7).
3
段雪莲.
以评价促发展——新课程背景下对生物教学评价的思考[J]
.教育革新,2008(3):17-18.
被引量:9
4
成小伟.
以评价促发展[J]
.祖国(教育版),2014(7):339-340.
5
杜春联.
以生为本,用评价促发展——实施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实践[J]
.新校园(中旬刊),2013(9):158-159.
6
陈黔英.
中学图书馆怎样为新课改服务[J]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2(9):124-124.
被引量:1
7
常佩艳.
坚持以人为本与发展教育[J]
.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6,20(3):11-13.
被引量:5
8
陈全席.
版本不同目标应一致 “依标脱本”评价促发展[J]
.云南教育,2006(11Z):19-20.
9
王伟红.
以评价促发展——对学生评价的几点认识[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3):35-36.
被引量:2
10
任丰.
对网络环境下学生评价模式的探究[J]
.中小学电教(综合),2005(11):39-41.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