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0-151,共2页
Academic Monthly
同被引文献105
-
1程金生.论自然的历史观与历史的历史观[J].学习与探索,2006(4):26-31. 被引量:1
-
2吴宏岐.区域社会生活史的若干理论问题[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5(1):52-57. 被引量:7
-
3葛金芳.关于中国古代社会性质、结构及其演进轨迹的思考[J].史学集刊,2006(1):5-6. 被引量:2
-
4张国刚.“唐宋变革”与中国历史分期问题[J].史学集刊,2006(1):8-10. 被引量:12
-
5陈典.历史的求真与求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6(1):126-128. 被引量:1
-
6韦森.斯密动力与布罗代尔钟罩——研究西方世界近代兴起和晚清帝国相对停滞之历史原因的一个可能的新视角[J].社会科学战线,2006(1):72-85. 被引量:85
-
7王立新.工业化问题研究范式的反思和重构:从工业主义到重农主义[J].史学月刊,2006(1):12-19. 被引量:4
-
8董立河.关于后现代历史哲学中几个主要问题的研究综述[J].学术界,2006(1):283-289. 被引量:3
-
9乔治忠.论中日两国传统史学的比较研究[J].学术月刊,2006,38(1):87-93. 被引量:1
-
10薛其林.傅斯年的“科学学术”论[J].长沙大学学报,2006,20(1):41-4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9
-
1刘兰兮.2007年中国经济史研究总论述评[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8(2):122-128.
-
2侯娟娟.中国经济史的研究意义及趋势[J].大家,2011(10):115-115.
-
3吴乾,宋悦.“近代华北历史文化”特色专栏的实证研究——以《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为例[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8(2):109-111. 被引量:2
-
4宋悦,吴亦繁.“近代华北历史文化”专栏阶段性综述[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8(2):11-14. 被引量:1
-
5唐仕春.心系整体史--中国区域社会史研究的学术定位及其反思[J].史学理论研究,2016(4):56-66. 被引量:8
-
6崔晓燕.关于高中生历史批判性思维养成的几点思考——以“鸦片战争前中国经济并不落后”这一论断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11):55-59. 被引量:3
-
7王先明.界域建构中的困境及其反思——立足于近代华北区域史研究的考察[J].近代史研究,2022(1):143-153. 被引量:5
-
8张天虹.伊懋可“中古经济革命”论的价值与局限再认识[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8(5):138-150.
-
9王先明.界域建构中的困境及其反思--立足于近代华北区域史研究的考察[J].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2022(6):136-146.
-
1朱立元.《学术月刊》和我的学术成长[J].学术月刊,2006,38(8):156-156.
-
2胡乃志.促进图书馆发展与伴随图书馆学人学术成长的地方奇葩--恭贺《图书馆建设》创刊30周年[J].图书馆建设,2008(4):52-53.
-
3谭寨璐.关注研究生学术成长[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10):44-46. 被引量:8
-
4桑毓域.《天津档案》与我的学术成长[J].天津档案,2015,0(5):12-12.
-
5李廷杰,言静霞.百尺竿头 更上一层楼[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10):1023-1024. 被引量:2
-
6张武升.《教育研究》扶持教育科研人才成长[J].教育研究,2004,25(4):87-89.
-
7科学共同体要闻[J].科技导报,2010,28(14):14-15.
-
8秦忠群,杨允仙,焦艳.以学术成长为视角的科研人才分类评价研究[J].山西科技,2016,31(1):27-28. 被引量:1
-
92012年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糊采集工程工作会议召开[J].科技与生活,2012(5):77-77.
-
10邱紫华.衷心祝愿[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9(4):439-4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