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英若诚翻译风格的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英若诚的翻译风格特征很明显。究其原因,最根本自然是其本身的教育程度、语言能力、双语转换能力等等。不过,因其主要是戏剧翻译,或更准确地说是话剧翻译,所以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也是不得不考虑的,比如剧本(话剧)本身的特性,所属剧院的风格影响以及观众构成等。
作者
魏思超
机构地区
郑州大学外语学院
出处
《咸宁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41-42,共2页
Journal of Xianning University
关键词
英若诚
戏剧翻译
翻译风格
话剧
分类号
I04 [文学—文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4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8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1
廖奔.
说北京人艺的风格[J]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0(2):5-17.
被引量:2
2
刘晓晨.
从话剧《家》英译本看英若诚的戏剧翻译风格[J]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0,24(3):83-87.
被引量:6
3
聂玉景.
可表演性:话剧翻译的座标——评《茶馆》两个版本的翻译[J]
.四川戏剧,2010(1):47-49.
被引量:10
4
邓笛.
从观众中心原则看戏剧翻译策略[J]
.上海戏剧,2008(5):32-34.
被引量:5
5
朱明胜.
活的语言 英若诚翻译中外戏剧作品的特色[J]
.中国戏剧,2006(11):54-56.
被引量:11
6
陈军.
论北京人艺对老舍戏剧创作的影响[J]
.北京社会科学,2006(3):83-87.
被引量:5
7
马会娟.
论英若诚译《茶馆》的动态表演性原则[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27(5):46-50.
被引量:23
8
邹红.
当代话剧观众构成及对话剧发展的影响[J]
.文艺研究,2003(6):100-106.
被引量:7
9
金宏宇.
《家》的版本源流与修改[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3):239-256.
被引量:9
10
刘肖岩,关子安.
试论戏剧翻译的标准[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5-7.
被引量:20
二级参考文献
54
1
杨晓荣.
二元对立与第三种状态─—对翻译标准问题的哲学思考[J]
.外国语,1999,22(3):57-62.
被引量:37
2
余思.
剧院与剧作家的双向互促——北京人艺与“郭、老、曹”[J]
.中国戏剧,1997,0(11):8-12.
被引量:4
3
舒乙.
北京话——北京人艺的特色[J]
.中国戏剧,1992,0(8):12-13.
被引量:2
4
张帆.
“英大学问”——英若诚[J]
.中外文化交流,2003(12):26-28.
被引量:2
5
彭长江.
翻译标准多,何以断是非[J]
.外国语,2000,23(5):62-69.
被引量:38
6
金鑫.
论《茶馆》英译本的动态表演性原则[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6(4):71-74.
被引量:2
7
巴金.谈<春>[J].收获,1958,(2).
被引量:3
8
中共中央办公厅调研室.构筑国家级艺术殿堂的成功之路-关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调查[N].光明日报,1992-1-6.
被引量:3
9
张帆.时代的遗憾.北京人艺,2001,(1).
被引量:2
10
夏淳.《茶馆》导演后记[A].剧坛漫话.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84
1
刘本利.
从《推销员之死》英若诚译本看戏剧翻译的语言特点[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1(21):55-57.
被引量:1
2
李桂芝,张在钊.
从目的论角度看《茶馆》两个英译本[J]
.长城,2012(2):191-192.
3
刘金龙.
译可译,非常译——从戏剧的“可表演性”看戏剧的翻译原则和变通策略[J]
.译林,2012(3):212-217.
4
朱姝,朱丽轩.
英若诚戏剧翻译思维研究[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S3):68-73.
被引量:1
5
邓笛.
戏剧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J]
.戏剧文学,2008(5):18-22.
被引量:1
6
金鑫.
论《茶馆》英译本的动态表演性原则[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6(4):71-74.
被引量:2
7
田广文.
2006年中国现当代戏剧研究综述[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07(8):6-9.
8
时波.
戏剧翻译的动态表演性及其可译性限度[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139-141.
被引量:2
9
王晨婕.
翻译目的论视角下戏剧的翻译——兼议《推销员之死》中译本[J]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5(4):51-53.
被引量:5
10
陈刚,黎根红.
格式塔意象重构:话剧翻译美学之维[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8(1):183-191.
被引量:11
1
张远婷.
埃兹拉·庞德诗歌中的意象及影响因素分析[J]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6,25(1):85-87.
2
闫凤霞.
文化地域背景对文学翻译的影响因素分析[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4,30(2).
3
白素屏.
中世纪欧洲妇女文学之影响因素分析[J]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28(2):58-61.
4
邹红.
当代话剧观众构成及对话剧发展的影响[J]
.文艺研究,2003(6):100-106.
被引量:7
5
李枚珍.
大学英语听力影响因素分析[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2):165-166.
被引量:4
6
王棵锁.
《小时代3:刺金时代》:粉丝致幻剂[J]
.电影世界,2014(7):34-35.
7
孟智慧.
《饥饿艺术家》中“看”与“被看”所构筑的二元世界[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2):72-75.
被引量:5
8
王晓琳,陈达.
从文体学视角看话剧翻译技巧——以《茶馆》的英若诚英语译本为例[J]
.青年文学家,2013(5X):155-155.
9
吴学平.
论王尔德喜剧人物的独创性[J]
.外国文学研究,2007,29(6):157-163.
被引量:4
10
熊婷婷.
从功能派角度看话剧翻译——兼评《推销员之死》的两个译本[J]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4(1):56-60.
被引量:3
咸宁学院学报
2012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