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ADR反思我国的民事调解现状
被引量:
14
Current Situation of Civil Mediation in China: A Retrospect in Respect of ADR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ADR是世界各国近年兴起的一种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具有传统纠纷解决方式所不具备的诸多优点,我国的人民调解制度和法院诉讼调解制度存在严重缺陷,需要吸收ADR方式的合理因素。本文为我国人民调解制度和法院诉讼调解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作者
邵军
机构地区
华东政法学院
出处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2005年第3期76-80,共5页
Journal of The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s and Law
关键词
民事调解
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
诉讼调解制度
人民调解制度
反思
纠纷解决方式
ADR方式
合理因素
法院
分类号
D925.14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41
同被引文献
63
引证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78
参考文献
1
1
克丽斯蒂娜.沃波鲁格.
替代诉讼的纠纷解决方式(ADR)[J]
.河北法学,1998,16(1):58-59.
被引量:42
共引文献
41
1
王东风.
我国法院附设ADR初探[J]
.研究生法学,2001(3):39-43.
2
李靖.
国际民事争议中的ADR[J]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09,25(3):117-120.
3
王越飞.
“三位一体”调解体系的基本原理[J]
.河北学刊,2015,35(2):169-173.
被引量:1
4
尹力.
调解含义界说[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4-19.
被引量:7
5
章武生.
基层法院改革若干问题研究[J]
.法商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2,19(6):46-53.
被引量:6
6
林应钦.
律师参与ADR问题研究[J]
.中国司法,2004(11):27-31.
被引量:2
7
章武生.
简易、小额诉讼程序与替代性程序之重塑[J]
.法学研究,2000,22(4):31-44.
被引量:70
8
孙建.
论司法ADR[J]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6):52-53.
被引量:3
9
仇鹏.
和谐社会与我国的民事调解立法[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3):42-45.
被引量:2
10
刘晓红.
构建中国本土化ADR制度的思考[J]
.河北法学,2007,25(2):36-40.
被引量:24
同被引文献
63
1
李琛.
民事诉讼调解新规则探析[J]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4):75-76.
被引量:1
2
李步云,张志铭.
跨世纪的目标: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J]
.中国法学,1997(6):18-25.
被引量:34
3
汤火箭.
司法公正视野中的诉讼效率[J]
.理论与改革,2004(4):148-150.
被引量:1
4
陈雯君.
ADR——在我国运用的前景[J]
.探索与争鸣,2004(8):24-25.
被引量:4
5
范愉.
社会转型中的人民调解制度——以上海市长宁区人民调解组织改革的经验为视点[J]
.中国司法,2004(10):55-62.
被引量:97
6
李章军.
替代性纠纷解决程序之研究[J]
.河北法学,2004,22(12):91-95.
被引量:7
7
章武生,张大海.
论德国的起诉前强制调解制度[J]
.法商研究,2004,21(6):124-131.
被引量:43
8
孙冕.
“私了”现象的法社会学思考[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4):56-59.
被引量:5
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J]
.中国司法,2002(12):53-53.
被引量:2
10
袁振华,陈秋玲.
诚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J]
.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2005(7):36-37.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14
1
钟小敏.
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重构——以司法ADR为启示[J]
.法制与社会,2008(19):140-141.
2
张跃进,江洪娟.
法院调解制度价值分析——兼谈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再重构[J]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6,1(1):31-34.
被引量:1
3
赵宝华.
人民调解与和谐社会建设[J]
.潍坊学院学报,2006,6(5):64-67.
4
孙晓红,马跃进.
基层纠纷解决机制的完善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以人民调解制度为中心[J]
.兰州学刊,2007(5):116-119.
被引量:8
5
周晓唯.
ADR——一个法经济学视角的探析[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57-66.
被引量:1
6
张华,赵可.
人民法院诉前调解制度的初步建构 司法ADR模式诉前调解制度合理性、可操作性探究[J]
.法律适用,2007(11):13-17.
被引量:24
7
马志强.
论替代性争端解决机制在我国的建立[J]
.求索,2008(1):112-114.
8
陈晓晖.
论构建审调分离下的人民调解制度[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1):161-162.
被引量:4
9
肖建国,黄忠顺.
诉前强制调解论纲[J]
.法学论坛,2010,25(6):38-45.
被引量:30
10
于语和,田学丽.
完善大调解机制论纲[J]
.天津法学,2014,30(3):28-3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78
1
邓婷婷,王文斐.
ISDS机制中强制调解的制度构建与中国因应[J]
.民间法,2023(2):36-51.
2
梁咏.
"一带一路"争端调解机制构建的中国因素研究[J]
.复旦国际关系评论,2022(1):226-250.
3
林珍.
民间纠纷调解的社会工作介入——基于沪浙等地的“老娘舅”的思考[J]
.社会工作,2010(6):29-31.
被引量:4
4
王阁.
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下的民事审判权力配置——以德国为视角的考察[J]
.西部法学评论,2012(5):115-120.
5
许少波.
论先行调解协议的效力[J]
.江苏社会科学,2014(6):78-84.
被引量:7
6
崔永振,刘璇.
诉调对接的概念浅析[J]
.法制与社会,2008(31).
被引量:1
7
刘宏林.
基层矛盾纠纷有效化解途径初探[J]
.当代经济,2009,26(6):46-47.
8
王韶鹏,孙镤.
浅议建立军队住房贷款制度[J]
.当代经济,2009,26(9):44-45.
被引量:1
9
赵远.
困境与出路:我国诉前调解制度改革论析[J]
.法学杂志,2009,30(6):107-110.
被引量:12
10
刘文慧,宋远军,王志.
浅议农村人民调解制度[J]
.法制与经济,2009,18(22):34-35.
被引量:2
1
李广辉.
试论澳大利亚民商事纠纷的解决机制[J]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15(2):100-107.
2
饶传平.
论科技纠纷的ADR解决[J]
.科技与法律,2005(1):24-28.
3
侯晓雨.
论我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完善[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23):42-43.
4
袁勇.
我国警察治安调解存在的问题[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7,20(5):33-37.
被引量:7
5
邱闯.
国际工程合同争议解决的ADR方式[J]
.建筑经济,2001(3):25-27.
被引量:3
6
王静纯.
在我国医疗纠纷的解决机制中引入ADR方式的思考[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5):78-80.
被引量:7
7
寇晓燕.
中国ADR方式兴起原因之探析[J]
.凉山大学学报,2003,5(2):62-64.
8
张梅姿,贺志明.
无讼的价值取向与调解制度的法律传统[J]
.湖南社会科学,2012(3):108-110.
被引量:3
9
蒋惠岭.
我国ADR发展战略之分析[J]
.北京仲裁,2010(1):31-35.
被引量:1
10
艾媛,魏丹丹.
对构建我国小额诉讼程序的思考[J]
.华商,2008,0(15):46-46.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5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