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宗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0-31,共2页
China Religion
同被引文献22
-
1李向平.社会化,还是世俗化?——中国当代佛教发展的社会学审视[J].学术月刊,2007,39(7):56-61. 被引量:16
-
2邓子美.赵朴初人间佛教思想追论——实现朴老最重大的遗愿[J].佛学研究,2003(0):22-25. 被引量:2
-
3蒋九愚.赵朴初人间佛教的理论特点及其时代精神[J].江西社会科学,2004,24(9):76-78. 被引量:6
-
4华方田.赵朴初的人间佛教及其特点[J].佛学研究,2004(1):60-64. 被引量:1
-
5邓子美,毛勤勇.赵朴初与星云的人间佛教理念及实践[J].五台山研究,2005(3):16-22. 被引量:2
-
6钟扬.中国新诗格律化尝试——论赵朴初的“自度散曲”[J].江淮论坛,2005(5):128-133. 被引量:1
-
7孔庆东.旧体诗与中国现代文学[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1(5):15-19. 被引量:9
-
8陈友康.二十世纪中国旧体诗词的合法性和现代性[J].中国社会科学,2005(6):143-153. 被引量:50
-
9何保林.略论赵朴初人间佛教思想的独特贡献[J].湖北社会科学,2007(3):124-126. 被引量:2
-
10吴承学 何志军.诗可以群--从魏晋南北朝诗歌创作形态考察其文学观念.中国社会科学,2001,(5):174-174. 被引量:10
-
1李晴.谦虚是一种习惯[J].中国高新区,2014,0(12):170-170.
-
2于永顺,宇琳.也论刘勰及《文心雕龙》背后的佛教思想[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3(1):74-78.
-
3萧秉权.弘法利生 实践“人间佛教”——缅怀真禅法师圆寂十周年[J].佛教文化(北京),2005(5):27-29.
-
4觉醒.巍巍功德 流芳百世──纪念恩师真禅大和尚圆寂一周年[J].中国宗教,1997(1):41-44.
-
5佛学造诣日益精进 十一世班禅首次为僧俗信众讲经[J].法音,2010(6):58-58.
-
6朱洪.赵朴初佛学人生[J].学术界,2003(1):221-235.
-
7荆墨.大师的泛滥[J].文史天地,2008(11):1-1.
-
8邱祖晖.归零——让我们重新开始[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3(4):1-1.
-
9沈海波.覃寿公与因明学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7(5):38-43.
-
10汪远飞.由两个“空杯”故事引发的思考[J].中学历史教学,2014,0(11):19-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