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赵朴初的人间佛教及其特点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首先简要回顾了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中国大陆佛教的发展过程,介绍了赵朴初提出人间佛教理论的时代背景,然后,从赵朴初人间佛教思想的基本内涵、主要贡献及其特点等方面,探讨了他对人间佛教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及其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作者
华方田
机构地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出处
《佛学研究》
2004年第1期60-64,共5页
Buddhist Studies
关键词
赵朴初
人间佛教思想
1978年
新中国成立
继承与发展
发展过程
中国大陆
时代背景
佛教理论
基本内涵
主要贡献
首先
分类号
B949 [哲学宗教—宗教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2
1
圣辉副会长在中国佛教协会成立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报告摘要[J]
.佛教文化(北京),2003(5):8-10.
被引量:2
2
邓子美.
二十世纪中国佛教智慧的结晶──人间佛教理论的建构与运作[J]
.法音,1998,0(6):2-8.
被引量:13
共引文献
12
1
王永会.
八十年代以来的人间佛教[J]
.宗教学研究,2000(2):128-135.
2
方田.
当代中国大陆佛教的繁荣与发展[J]
.佛教文化(北京),2004(6):20-26.
3
邓子美,毛勤勇.
赵朴初与星云的人间佛教理念及实践[J]
.五台山研究,2005(3):16-22.
被引量:2
4
军事广角[J]
.舰载武器,2005(11):10-11.
5
何保林.
略论赵朴初人间佛教思想的独特贡献[J]
.湖北社会科学,2007(3):124-126.
被引量:2
6
李兰芬.
寻找入世的真理——以章太炎、太虚与欧阳竟无的观点为例[J]
.现代哲学,2007(2):92-97.
被引量:2
7
欧阳镇.
当代印顺佛学思想研究述评[J]
.法音,2009(2):19-24.
被引量:2
8
胡勇.
人间佛教的“人间性”和“佛教性”——兼论太虚与印顺思想之同异[J]
.云南社会科学,2012(5):121-126.
9
薛江谋.
人间佛教的幸福观及其伦理启示——以太虚大师的《人生进善之阶段》为中心[J]
.学术论坛,2013,36(2):6-9.
10
邓子美,周菲菲.
人间佛教研究五十年述评[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6(6):65-77.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14
1
李向平.
社会化,还是世俗化?——中国当代佛教发展的社会学审视[J]
.学术月刊,2007,39(7):56-61.
被引量:16
2
邓子美.
赵朴初人间佛教思想追论——实现朴老最重大的遗愿[J]
.佛学研究,2003(0):22-25.
被引量:2
3
蒋九愚.
赵朴初人间佛教的理论特点及其时代精神[J]
.江西社会科学,2004,24(9):76-78.
被引量:6
4
王卫国.
赵朴初诗词中的人间佛教思想[J]
.中国宗教,2005(4):30-31.
被引量:2
5
邓子美,毛勤勇.
赵朴初与星云的人间佛教理念及实践[J]
.五台山研究,2005(3):16-22.
被引量:2
6
何保林.
略论赵朴初人间佛教思想的独特贡献[J]
.湖北社会科学,2007(3):124-126.
被引量:2
7
邓子美.
二十世纪中国佛教智慧的结晶──人间佛教理论的建构与运作[J]
.法音,1998,0(6):2-8.
被引量:13
8
陈星桥.
略论“人间佛教”(二)[J]
.法音,1997,0(10):6-12.
被引量:2
9
邓子美,王佳.
海峡两岸佛教慈善事业多视角比较[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9(1):124-131.
被引量:5
10
陈红兵,秦克寅.
从观念到实践:佛教慈善向生态环保的拓展[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9(1):137-141.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1
1
邓子美,周菲菲.
人间佛教研究五十年述评[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6(6):65-77.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4
1
HE Rong.
Solitary String and Elegant Melody: Master Taixu's Theory on Buddhism and Society[J]
.The Voice of Dharma,2021(2):29-44.
2
何蓉.
孤弦雅韵:太虚大师的佛教——社会理论[J]
.社会学评论,2018,6(5):66-74.
被引量:6
3
张佳.
百年来中国佛教慈善事业(1912-2024)研究述评[J]
.世界宗教研究,2024(4):119-125.
4
侯杰,马晓驰,吴慧.
倓虚、永惺、宽运对人间佛教的傳揚[J]
.华中国学,2018,0(2):165-173.
1
胡启银.
人间佛教理论的思想渊源[J]
.内蒙古电大学刊,2008(11):13-14.
2
丁小平.
太虚的伦理思想简论[J]
.伦理学研究,2010(2):86-91.
3
欧阳镇.
论太虚人间佛教儒学化的特色[J]
.孔子研究,2008(1):95-101.
被引量:2
4
邓子美.
二十世纪中国佛教智慧的结晶──人间佛教理论的建构与运作(下)[J]
.法音,1998,0(7):16-22.
被引量:8
5
欧阳镇,舒建国.
从鬼神之教到人生佛教的转变——论太虚人间佛教的理论与特色[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0(6):21-26.
6
蒋九愚.
赵朴初人间佛教的理论特点及其时代精神[J]
.江西社会科学,2004,24(9):76-78.
被引量:6
7
黄全春.
从佛教中国化看少林寺的现代性[J]
.消费导刊,2008,0(21):193-193.
被引量:3
8
邓子美,毛勤勇.
赵朴初与星云的人间佛教理念及实践(续)[J]
.五台山研究,2005(4):13-16.
9
智正.
以止观双运之理试析人间佛教“人成即佛成”的理论依据[J]
.法音,1998,0(1):18-20.
10
人本佛教:新世纪中国佛教的一面旗帜[J]
.中国宗教,2009(5):74-74.
佛学研究
200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