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13
-
1史秀莲.唐代的“宾贡科”与宾贡之制[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7(3):338-341. 被引量:6
-
2田廷柱.朝鲜、韩国古代史学略述[J].史学史研究,1998(3):65-70. 被引量:5
-
3樊文礼.宋代高丽宾贡进士考[J].史林,2002(2):42-45. 被引量:4
-
4刘海峰.唐代俊士科辨析[J].中国史研究,2000(2):157-167. 被引量:5
-
5刘海峰.中国对日、韩、越三国科举的影响[J].学术月刊,2006,38(12):136-142. 被引量:20
-
6(宋)王溥撰.唐会要[M].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1 被引量:1
-
7(后晋)刘桒等,撰.旧唐书[M]. 中华书局, 被引量:1
-
8拜根兴.唐与新罗使者往来关联问题的新探索——以九世纪双方往来为中心[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8,18(1):70-80. 被引量:6
-
9郑若玲.“考试社会”解析[J].中国考试,2008(5):9-12. 被引量:5
-
10刘海峰.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J].中国高等教育,2001(2):22-23. 被引量:117
二级引证文献17
-
1梁青.贵族·私学·贡举——以菅原氏为核心的日本“科举学”一瞥[J].日本学研究,2022(1):183-195.
-
2陆淑婷.他者之眼:燕行录中的科举[J].科举学论丛,2023(2):143-155.
-
3许露.论厦门大学科举学人的学术求索与认同[J].科举学论丛,2022(1):110-118.
-
4严得秋.《儒林外史》日译本科举词汇浅析[J].科举学论丛,2021(2):52-64.
-
5尹磊.科举、奉使与星数——明代首元吴伯宗与丝绸之路上的知识传播[J].科举学论丛,2019,0(2):42-58.
-
6袁敏.现存唐代长安与朝鲜新罗文化交流历史遗迹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37(2):8-9.
-
7吴光辉,熊娟.日本“科举学”的转型与评价——以江户时代的《对策则》为中心[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69(3):105-112. 被引量:2
-
8管伟康.“化外人”规定的历史变迁[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2):16-24. 被引量:1
-
9王方.日本平安时代大江氏家族的贡举参与探究[J].日本问题研究,2020,34(1):56-63. 被引量:1
-
10许露.越南科举制度停废百年的中国研究述评[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5(1):72-75.
-
1贾云.宾贡进士崔致远和他的《桂苑笔耕集》[J].东南文化,1997(4):79-82. 被引量:6
-
2宋强刚.试论唐代文化繁荣的原因及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特点[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1994,21(2):49-58. 被引量:4
-
3南美怪物——大食蚁兽[J].英语大王(百科探秘)(动物植物),2012(11):1-5.
-
4韩国磐.南北朝隋唐与百济新罗的往来[J].历史研究,1994(2):21-42. 被引量:11
-
5党银平.唐代有无“宾贡科”新论[J].社会科学战线,2002(1):152-157. 被引量:6
-
6金宪镛,李健超.陕西新发现的高句丽人、新罗人遗迹[J].考古与文物,1999(6):59-71. 被引量:12
-
7刘后滨.从宿卫学生到宾贡进士——入唐新罗留学生的习业状况[J].社会科学战线,2013(1):123-128. 被引量:1
-
8徐珊珊.浅析《全唐诗》中的新罗诗人[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0(12X):187-188.
-
9鸣弓.炎凉与血腥——“最大问题”谈片[J].书屋,2015,0(11):61-67.
-
10陶纯.动物世界[J].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05,0(4):71-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