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高等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7-39,共3页
China Higher Education
二级引证文献19
-
1韩大国.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探讨[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1):19-20. 被引量:12
-
2曲铁华,牛海彬.高校教师专业发展途径解析[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7(5):5-9. 被引量:16
-
3王尔茂,贡汉坤,魏福华.高职高专食品类专业设置改革初探[J].农产品加工(下),2008(9):85-88. 被引量:4
-
4邢思珍.论基于新课程改革的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J].职教论坛,2009,25(01Z):61-62. 被引量:1
-
5陆翔,陈可中,陈燕红,郑明晖,肖桂平.电子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9):134-136. 被引量:2
-
6陶金,张连绪,王贵军.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反思型教师培养探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6):40-40.
-
7徐玉斌,李迤航.“4+4”教师培养模式初探[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8(5):27-30. 被引量:2
-
8孟国强,刘越琪,罗宇飞,李军.基于汽车类专业“2+1”订单培养模式中“1”阶段过程控制的探索与实践[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3):89-91. 被引量:3
-
9陈文东.论“全实践”理念下的师范教育分层实践教学[J].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09,9(6):31-32. 被引量:4
-
10王红梅.教育学专业毕业生入职适应性调查及对策研究——以江苏技术师范学院为例[J].商业经济,2009(24):27-28.
-
1侯秋琚.基于电子商务物流的农村经济发展对策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32(12):96-97. 被引量:1
-
2田正.制鞋企业与高校产学结合的实践[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1):80-81. 被引量:2
-
3龚永明,蔡跃进.苏州建立企业技工学校教育联合集团[J].职业教育研究,1997(3):16-16.
-
4崔光耀.产学结合重在找准结合点——网神、北邮联合实验室揭牌[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7(7):36-36.
-
5英国投资建设国家级制造业研发中心[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1(4):112-112.
-
6刘君.重塑职教之三 江苏:星火可以燎原[J].教育与职业,2008(4):37-38.
-
7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职业教育集团成立[J].中国劳动,2015(3).
-
8石社轩.产学结合培养汽车维护技工[J].机械职业教育,2004(12):41-42. 被引量:1
-
9蒋建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与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中国职工教育,2013,0(12X):45-45.
-
10陈文举.产学结合促进贵州印刷业发展[J].科技资讯,2008,6(25):182-1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