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柳社逸史稿(二)——献给欧阳予倩先生
被引量:3
出处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4-30,共17页
Drama:The Journal of the Central Academy of Drama
同被引文献12
-
1郭长海,金菊贞.李叔同和南社[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29(5):87-91. 被引量:3
-
2郭长海.关于李叔同若干史料的补充[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29(2):58-60. 被引量:3
-
3罗志田.新旧之间:近代中国的多个世界及“失语”群体[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6):78-83. 被引量:53
-
4中村忠行,陈凌虹.春柳社逸史稿(一)——献给欧阳予倩先生[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04(3):32-45. 被引量:5
-
5黄爱华.春柳社在日本的第三次公演新考[J].戏剧艺术,2004(6):84-89. 被引量:1
-
6饭塚 容.从《杜司克》到《热血》与《热泪》——日中两国早期话剧界对一部法国戏剧的改编[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2):3-25. 被引量:5
-
7刘晓路.李叔同不是第一个在日本学西画的中国人[J].美术观察,1997(5):61-61. 被引量:2
-
8王安葵.欧阳予倩的戏曲改革观[J].戏曲艺术,2009,30(3):4-8. 被引量:4
-
9魏名婕.春柳社《黑奴吁天录》在日本的生成背景[J].戏剧艺术,2014(6):72-88. 被引量:3
-
10魏名婕.李叔同赴日前后的人际交往关系[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6,36(5):69-73. 被引量:1
-
1孙德民.不负使命 积极创作优秀话剧作品——在河北省文艺家学习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座谈会上的发言[J].大舞台,2007(3).
-
2许亚洲.20世纪30年代南京的话剧风波——南京话剧艺术的萌芽和繁荣[J].金陵瞭望,2007(7):64-65.
-
3关健.浅谈近现代中国的“美术革命”思潮[J].作家,2009(6):194-195.
-
4胡宇锦.话剧上海(一)[J].上海戏剧,2007(10):8-12.
-
5黄海碧.感念百年沧桑[J].中国戏剧,2007(11):12-13.
-
6何丛.索尔蒂指挥贝多芬九首交响曲[J].高保真音响,2008(1):66-67.
-
7孔文峣.继往昔之辉煌,开未来之灿烂[J].广东艺术,2010(2):9-11.
-
8常河.百年话剧的启示[J].戏文,2007(2):9-11.
-
9翟乃民.在不变中变化——浅议二十世纪初美术革命思潮冲击下的中国画[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1(20):129-130.
-
10张乐民.百年前国人在东京上海公演的《黑奴吁天录》——纪念中国话剧诞生一百周年[J].上海集邮,2007(5):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