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沙门氏菌的快速检验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沙门氏菌是兽医临床和食品工业中的重要检测对象之一,囚此其快速检测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关于沙门氏菌快速检测方面的一些研究情况。
作者
化丽珍
黄素珍
机构地区
山西农业大学动科院
出处
《肉品卫生》
2002年第8期13-14,共2页
关键词
快速检验
沙门氏菌
快速检测
检测对象
综述
兽医临床
分类号
R927 [医药卫生—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7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2
1
章新生,臧富妍.
应用PCR技术检测沙门氏菌[J]
.中国兽医学报,1999,19(2):147-151.
被引量:35
2
易序权.
在食品检验中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J]
.肉品卫生,1997(11):24-27.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4
1
卢强,林万明,陈贵连.
HRP直接标记属特异性基因探针检测沙门氏菌的研究[J]
.中国兽医学报,1994,14(1):48-53.
被引量:5
2
卢强,陈贵连,林万明.
PCR扩增invA基因特异性检测沙门氏菌[J]
.中国兽医学报,1994,14(3):251-256.
被引量:30
3
刘晨.
鸡群人畜共患沙门氏菌病的预防和免疫[J]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95,11(5):43-46.
被引量:15
4
佐藤静夫,武和平.
不容忽视的沙门氏菌[J]
.国外畜牧科技,1992,19(2):50-51.
被引量:30
共引文献
37
1
宋涌,程安春,汪铭书,刘菲,廖永洪,袁桂萍,韩晓英,徐超,陈孝跃.
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鸭瘟病毒方法的建立和应用[J]
.中国兽医杂志,2005,41(2):17-20.
被引量:12
2
林雪玲,杨永余,顾万军.
猪多杀性巴氏杆菌(PM)PCR诊断技术的建立[J]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3(3):69-72.
被引量:1
3
李毅.
食品中沙门菌检测方法进展[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6,16(2):251-253.
被引量:7
4
何小维,刘玉.
PCR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6,27(5):107-109.
被引量:14
5
郑友限,杨育红,陈培蓉,陈秀恋.
TaqMan探针法实时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沙门菌的探讨[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6,18(4):311-313.
被引量:10
6
江树勋,吴圣静,李寿崧,饶静静,江云.
PCR检测沙门氏菌invA基因的灵敏度[J]
.食品科技,2006,31(10):251-253.
被引量:12
7
吕世明,陈杖榴,陈建新,李春梅,邱电.
应用PCR快速检测食品中沙门氏杆菌方法的研究[J]
.食品科学,2006,27(12):607-611.
被引量:9
8
王毳,闫磊,曾庆祝.
沙门氏菌的检测技术与方法[J]
.现代食品科技,2007,23(5):82-85.
被引量:65
9
邵碧英,陈彬,汤敏英,吴谦,张体银.
沙门氏菌DNA提取及PCR反应条件的优化[J]
.食品科学,2007,28(7):331-334.
被引量:29
10
邵碧英,陈彬,汤敏英,吴谦,张体银.
沙门氏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J]
.食品科学,2007,28(10):489-492.
被引量:33
同被引文献
4
1
王军,朱鲁生,林爱军,李文海.
农药残留速测技术研究进展[J]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1,2(1):17-24.
被引量:58
2
陆贻通,周培,李振红.
生物酶技术在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中的应用进展[J]
.上海环境科学,2001,20(10):467-470.
被引量:36
3
蒲健,冯晓红.
ELIS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简介[J]
.肉类研究,2002,16(2):41-41.
被引量:7
4
朱迅涛.
近红外分析技术在火腿肠检测中的应用[J]
.肉类研究,2002,16(2):42-44.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1
1
牛乐宝,葛长荣,曹振辉.
肉及肉制品中的快速检测技术[J]
.肉类工业,2004(12):38-40.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杜蕾,刘中良,黄桂龙,郎红,邵辉.
动物检疫技术与应用研究[J]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2,28(9):87-88.
被引量:3
2
徐尧国.
浅谈动物检疫技术的发展[J]
.农民致富之友,2014(4):273-273.
被引量:2
1
黄宝明,王新,崔一喆.
氨基糖苷类药物抗生素后效应的研究进展[J]
.中国兽药杂志,2009,43(2):42-45.
被引量:3
2
李增光,李煜华,毛永胜.
试述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及合理应用[J]
.安徽畜牧兽医,2004(6):30-31.
3
王江云.
探讨抗生素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J]
.北京农业(下旬刊),2011(9):33-34.
被引量:2
4
禽病防治中的几种新药简介[J]
.科技致富向导,2004(3):30-31.
5
陈晓红,姚浔平,施家威.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牛奶中9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研究[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8,9(11):995-998.
被引量:4
6
李雪威.
应用磺胺类药物的注意事项[J]
.吉林畜牧兽医,2005,27(1):36-36.
被引量:1
7
李晓双,张俊娟.
应用维生素制剂四注意[J]
.北方牧业,2004(19):26-26.
8
韦建强,王瑾,姚洪平,胡永新,陈阿芳.
抗菌新药替米考星在兽医临床应用简介[J]
.医学动物防制,2006,22(7):530-534.
被引量:7
9
陈杖榴,吴聪明,蒋红霞,廖晓萍,魏秀丽,丁焕中,曾振灵.
兽用抗菌药物耐药性研究概况[J]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05,27(4):177-180.
被引量:34
10
薛瑞辰.
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兔巴氏杆菌病效果的观察[J]
.黑龙江畜牧兽医,2005(2):44-45.
肉品卫生
2002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