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少年司法中协商性司法模式的价值 被引量: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每一种司法模式都蕴含着司法主体一定的价值取向。传统刑事司法模式源于司法国家本位主义,其价值核心以报应和威慑为主。但在未成年人司法保护领域,刑罚报应和威慑观念已大大弱化.转而从特殊预防中发展出教育刑论,提出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价值诉求。传统刑事司法难以满足这一价值诉求。本文引入协商性司法模式的概念,对我国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制度进行系统的论述和探索。
作者 李少平
出处 《法律适用》 2004年第12期2-7,共6页 Journal of Law Applica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8

  • 1康树华主编.《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与法制教育全书》上卷.第175页. 被引量:1
  • 2王运声,谢圣华.《未成年人犯罪刑罚价值取向探索》.北大法律信息网/法学文献. 被引量:1
  • 3田宏杰.《我国内地与港、台地区未成年人犯罪非刑罚处理方法之比较研究》.北大法律信息网. 被引量:1
  • 4“外国青少午法法例”.康树华主编.《预防未成年犯罪与法制教育全书》(上卷),第255--257页. 被引量:1
  • 5殷驰,谌辉.《建立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制度的构想》.中国法院网. 被引量:1
  • 6张伟.《多国刑罚体系与种类概览》.刑事法律瞭望网. 被引量:1
  • 7陈兴良著..刑法的人性基础[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579.
  • 8马明亮.正义的妥协——协商性司法在中国的兴起[J].中外法学,2004,16(1):1-18. 被引量:58
  • 9Gehm.John R:"Victim-Offender Mediation Programs:An Explorration of Practice and Theoretical Frameworks."Westem Criminology Review 1(1998). 被引量:1
  • 10向朝阳,马静华.刑事和解的价值构造及中国模式的构建[J].中国法学,2003(6):113-124. 被引量:304

二级参考文献34

共引文献715

同被引文献69

引证文献7

二级引证文献1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